- +1
米博華:李春城等邊腐邊提說明干部考察任用還有不少制度漏洞
拙作《官升一級,修養也要更進一步》刊發后,不少熱心網友表示贊同,也有的提出補充意見,認為有的干部職務提升后,變得驕傲、狂妄、放縱,這固然是一個值得警惕的問題。但另一面,有些人原本政治素質就不高,甚至在提拔重用之前就是腐敗分子,這恐怕是更突出的問題。
網友甚至直率地說,“不對選人制度和監督機制深刻反思并切實改進,那只能是瞎扯。”這些意見雖然不是新鮮觀點,但筆者也有同感:反腐根本是制度建設,關鍵是強化監督。
這些年我們在選人制度和監督機制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在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怎樣在選拔任用干部方面減少失準失誤失敗,怎樣構筑起不能腐、預防為主的制度體系,我們要走的路還不短,要做的事還很多。
有效甄別、精準辨識,是選好人選對官的重要一環。
這兩年反腐力度空前,一批“老虎”落馬,這也同時引發人們思考——他們怎么上來的?
吏治清明,無非是預防和懲治兩手抓。應該說,我們治貪這一手很硬,那些看似不可一世的大人物不是照樣認罪服法嗎?共產黨對害群之馬絕不容情,老百姓是充分肯定的。另一方面,邊腐邊提,遠不止一人一事。有些人被稱之為“老貪”,如陽寶華、陳安眾貪了18年,譚棲偉貪了16年,楊剛貪了14年,李春城貪了13年……十幾二十年,被提拔不止一次,被考察也不知有多少,為什么還有那么多漏網之魚?
這說明,干部考察任用還有不少制度性漏洞:一面嚴厲打擊腐敗、挖找蛀蟲,一面“帶病干部”、“問題官員”卻又被提拔重用。
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吸取這些年的教訓,在選任各環節有很大改進。倘若認真貫徹,應該可以避免很多失誤。
為什么在有的地方和單位還是沒法認真?正如大家所知,一些單位對“黨管干部”的理解,是一把手說了算;對抓“全面工作”的理解,也是所有事一把手拍板——一把手的實際作用有時甚至大于紀律和規定。
不是說一把手有意要使用壞人,但經驗證明,決策離開了民主集中制,十之八九要犯錯誤。“主觀感受靠不住”“群眾眼睛是雪亮的”“信任不能代替考察”這些確是經驗之談。可以想一想,如果多聽班子成員意見,讓群眾更多參與,有關部門嚴格摳條件、走程序,那些貪腐分子也許就不會那么順利地爬上來、呆下去。
全面的監督、管用的監督,是約束權力的利器。我們對監督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水平不低,但在實際工作中確有許多障礙。比如,下級對上級不敢監督,同級對同級不愿監督,以致有些事、有些人早有貪腐的疑似之跡,但不到流膿出血,不到傷人害命,就不會有人認真對待。
紀檢監察的重要職能之一,是對黨政干部實施監督,主要是發現問題。這兩年,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效顯著,老百姓的看法是,監督務實管用。
由此可知,監督的意義是找毛病、查問題,監督的作用是促糾正、督改進,監督的力量是執好紀、抓蛀蟲。如果監督僅僅是不痛不癢的規勸,虛應故事的作秀,可有可無的建議,沒有手段的空言,那么,監督不僅沒有權威,恐怕連監督的責任心也將漸漸淡化。
從黨的制度上鼓勵監督,從國家法律上保護監督,從社會輿論上支持監督,使被監督的人心生敬畏,使人們不再害怕監督并敢于監督,這樣,黨風政風有更大改觀,是可以期待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