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127
中紀委機關報刊文評“天價魚”:各級政府應謹防為了快忽視真
2月21日,持續發酵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天價魚”事件調查結果終于出爐。從消費者陳先生的網上“訴苦”到最終認定這是一起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惡劣事件,“天價魚”事件發展可謂“一波三折”。而在回應社會關切的過程中,松北區政府的表現亦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信息發布課”。
在調查初期,為了“盡快還原事件真相,積極(回應)社會媒體關注”,在聯系不上當事人的情況下,松北區方面單方取證,形成初步的調查報告后對外發布。“飯店明碼標價無欺詐,出警民警很規范”的通報曾引起網友一片嘩然。
由于盲目追求“及時”,工作做得不夠嚴謹細致,導致真相被掩蓋。如此倉促和草率的回應非但沒能平息輿論,反而招致群眾的質疑,讓原本簡單的案情竟撲朔迷離,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損害。
隨著新證據的出現、調查的逐步深入,松北區方面補全漏洞,最終做出公允裁決,贏回了公眾信任。調查組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開誠布公地承認工作中存在失誤,并啟動對相關責任人的問責程序。盡管一開始走了彎路,但松北區政府并沒有對早先的失誤捂著蓋著,而是勇于改正,也正是這種真誠的態度及時挽回了政府的公信力。
松北區政府回應“天價魚”事件的全過程是一次很好的“現身說法”。信息發布工作不難,難的是政府在輿情事件中如何扮演好發布權威、正面引導的角色。反應迅速并保證精準,這始終是一個難點。
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當下,網絡輿論日益成為引發社會關注的焦點,在這種背景下,各級政府和黨員干部必須更加積極作為。在缺少權威聲音的時候,輿論場往往最容易出現流言,各級政府相關部門除了第一時間不遮掩、不回避,澄清事實,給廣大群眾一顆“定心丸”之外,開展工作更要以嚴謹細致的調查工作為前提,謹防為了快而忽視了真。
對待突發事件處置、調查和處理,必須講究公開公正和實事求是。一旦出了問題,有錯誤的要糾正過來,有責任的要擔當起來,該處理的就處理,該問責的問責,這才是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