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 +116
新華社:異地消費糾紛應戒地域攻擊,也應摒棄地方保護思維
【編者按】
哈爾濱“天價魚”事件消費者在微博就“黑東北”一說向東北人民道歉。新華社2月17日發表時評《異地消費糾紛應戒“地域狹隘”》,指出在異地消費糾紛中,除了要警惕“地域攻擊”,還應摒棄地方保護思維的盛行。
文章提到,在涉及與外地的糾紛中,相關各方在處理中一定要有超脫意識,用事實說話。唯有以法為綱、以理服人,才能贏得尊重。“地域狹隘”不但無助于事件的解決,還極易讓自身陷入被動。
以下為全文:
新華網北京2月17日消息,針對自己在網上發布的“地域攻擊”言論,哈爾濱“天價魚”事件當事消費者已通過電視節目進行道歉,這一行為值得肯定。但遺憾的是,至今仍有部分網絡言論以此次消費糾紛為由,大肆進行“地域攻擊”,此風斷不可長。
“地域攻擊”首先反映出發言者的思想狹隘。一段時間以來,我們時常在網絡跟帖、論壇中看到類似“某省人、某地人都是XX”的粗俗謾罵。不僅一些網友習慣挑動“地域攻擊”,甚至個別知名主持人也在節目中說出“地域攻擊”的狂言。對于一個理性社會,這種不負責任的謾罵應戒除。
在異地消費糾紛中,除了要警惕“地域攻擊”,還應摒棄地方保護思維的盛行。本質上來說,這兩者都是狹隘思想的表現。尤其在涉及外地消費者的糾紛中,網絡討論極易演化為大規模“地域攻擊”,現實中的調查處理如果再帶有地方保護色彩,就會造成惡性循環,讓理性和文明蒙羞。
狹隘思想造成的不良影響顯而易見。網絡上的“地域攻擊”直接導致理性討論的聲音微弱,讓“真理越辯越明”成為一句空話。現實中刻意保護本地利益,則難免讓公平公正受到質疑。
熱愛家鄉、自覺維護家鄉形象、希望家鄉變得更好是人之常情。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熱愛家鄉也要勇于面對家鄉的不足。尤其在涉及與外地的糾紛中,相關各方在處理中一定要有超脫意識,用事實說話。唯有以法為綱、以理服人,才能贏得尊重。“地域狹隘”不但無助于事件的解決,還極易讓自身陷入被動。
包容的心態、理性的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這不僅要體現在現實生活中,更要體現在網絡社交的語言中。現實社會和網絡世界都有自身的秩序和規則,法律法規、文明互敬是一切言行舉止的底線。不管在網上還是網下,人人都應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踐行“友善”要求,汲取“兼相愛,交相利”思想養分,真正做到“不逾矩”。

- 临时停火!交换战俘
- 上海半马多个首次冲击一城双白金
- 券商并表监管有何看点?

- 北京理工大学:开除宫某党籍,免去行政职务,解除聘用关系
- 截至3月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43.4%

- 中国古代著名大型琴曲,十大古琴曲之一,相传嵇康善于弹奏此曲
- 美国的一位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