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黨媒評“天價魚事件”:旅游業早非一錘子買賣夠吃一輩子時代
【編者按】
文中說,與其說游客是在吐槽某地區的旅游環境,不如說是在提問整體發展水平和全面管理能力;與其說輿論是在譴責旅游產業“硬實力”不足,不如說是在期待與旅游體驗有關的“軟實力”進步。
以下為全文:
對于消費者在網貼中提到的價格問題、執法態度、消費金額等疑問,當地給出了正面回應,“明碼標價”“事前告知”等問題得到了澄清,同時公眾也確認了“鰉魚售價不在指導范疇”等認知,了解到實收餐費“打了7折”等事實。而對于是否“缺斤少兩”這個核心問題,調查組也強調了目前只有店家證言、消費者方面還有待核實的情況。應該說,當地政府部門的介入和調查比較迅速和清楚,但這樣的結果,仍未能緩解輿論對立的局面。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大家現在談論的已經不僅僅是吃魚糾紛,而是對于旅游產業的糾結。
根據國家旅游局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春節公民出境游人數(不含港澳地區)創紀錄地達到519萬人次,同比增長約10%。無論是東京的銀座,還是首爾的樂天,到處可見國人“如逛超市”般提著大包小包的身影。從去年開始,中國人已經榮登全球出境旅游消費第一。有位游客在接受采訪時說得很實在,“春節期間國內旅游和一些出境游的成本差不多,而且國外的服務、配套還好些?!?strong>游客用腳投票,不僅反映了中國旅游產業內外競爭激烈的現狀,也生動闡釋了旅游需求與旅游供給之間的矛盾。
中國坐擁世界上最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最龐大的旅游消費群體,這也讓不少地方政府以為發展旅游難度并不大。當年僅僅因為一部《絲綢之路》紀錄片,就讓大批外國游客蜂擁而至,即使當地服務配套并不完善,也足以帶火絲綢之路游二三十年。依傍名勝古跡、名山大川經營吃住行的店家甚至直言不諱:中國人又這么多,就算只做一錘子買賣也足夠吃一輩子。這樣的產業狀況和業態心理,一旦碰到游客們不滿足于“上車睡覺、停車撒尿、下車拍照”、開始追求“到日本做健康檢查,到馬爾代夫拍婚紗照,到大堡礁考潛水執照”,馬上顯露出尷尬和不適。
旅游者對旅游產業的期待,早已超出了我們既有的一些供給認知。旅游體驗,不僅包括吃行住玩,旅游產業,更需來一次“供給側”改革。從近年來屢屢出現的旅游糾紛可以看出,游客對旅游目的地的服務業層次、執法水平乃至當地人的文明程度,都釋放出了強烈需求。與其說游客是在吐槽某地區的旅游環境,不如說是在提問整體發展水平和全面管理能力;與其說輿論是在譴責旅游產業“硬實力”不足,不如說是在期待與旅游體驗有關的“軟實力”進步。
現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對發展旅游業寄予厚望,期待這個產業能成為地方經濟的新增長點。實際上,開發旅游與搞工業園和做房地產不同,尤其需要有手段平抑被旅游拉高的物價,需要有提升本地文明習慣的思路。只有那些能夠接受“最挑剔意見”的景區,只有那些真正領悟“功夫在身外”的地方,才能修煉好管理和布局的“內功”,做到賓客盈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