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龍一:談談《潛伏》小說與電視劇的改編

龍一
2021-08-28 15:45
翻書黨 >
字號

【編者按】

由孫紅雷、姚晨主演的諜戰劇《潛伏》曾火爆熒屏,也為該類型電視劇立下新標桿。《潛伏》改編自天津作家龍一的同名短篇小說,他也是《借槍》的原著作者。近日,龍一出版了新書《小說技術》,總結自己二十余年的小說創作經驗,剖析了海明威、毛姆、老舍等文學大師的中短篇小說文本,也講述了《潛伏》改編成熱播劇的經驗,本文編摘自該書,澎湃新聞經授權刊載,標題為編者所擬。

《潛伏》

談談小說與影視劇

電視劇《潛伏》播出后,親朋好友紛紛向我道賀,弄得我有些惶恐。同時我又擔心這件事會被誤讀,對天津年輕的作家們造成誤導,所以有些話是不能不說的。

首先,電視劇《潛伏》的成功并非是我個人的成功,我只是跟著沾光而已。要知道,小說與影視劇是完全不同的藝術樣式,在藝術規律上有著極大的區別,所以作為小說家,對于影視劇的改編應該抱有一種誠實和謙遜的態度。我個人認為,一次成功的改編應該是這樣的:小說具有獨特的人物和獨創的戲劇結構,要遠遠高于庸常的生活;影視劇的改編應該在原小說的基礎上極大地豐富人物和內容,從影視劇的標準上看,劇本應該高于小說;而后,導演和演員要通過每個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將劇本中的美妙更提高一步,要讓最終的成品遠遠高于劇本。這也就意味著,從小說到影視劇,需要跨越三個巨大的臺階,需要眾人合作邁出三大步。也正因為如此,參與制作的任何人,不論是光彩照人的明星,還是導演、演員、編劇、小說作家等,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獨享榮耀,同時每一個人又都會因為影視劇的成功而充分地享受榮耀。這也就意味著,我的短篇小說《潛伏》只是給電視劇《潛伏》開了個頭而已,絕非厥功至偉,所以也就沒有什么可夸耀的了。

其次,關于怎樣才能寫好小說的問題,在這里我只能談些個人的看法。其實,小說、影視劇、戲劇等所有講故事的藝術門類,都有一個最基本的規律:一部作品之所以稱得上是藝術品,是因為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差別與技術。如果連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那也就沒什么可說的了。

說到差別,作家必須先要與文壇有所差別。中國文壇也好,世界文壇也好,每年都會有極出色的作品出現,于是便被許多有勢力的出版商和編輯們鼓噪起一股文風、一股潮流。我們必須要頭腦清醒地認識到,潮流是商機,并非是文學創作的機會,也不是作家確立自我的機會。潮流只對商人有利,對作家卻是有害的。因此,作家既不能跟風,也不必生硬地反潮流而動,作家應該只做自己,反躬自問,看看自己的肚子里有哪些原材料,再客觀地審視大到文學史、小到文壇上缺少哪些獨特的東西,這其中又大到人物、戲劇結構,小到生活細節,然后再審視我們自己的原材料又能生產哪一種缺少的東西。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作家對文學史有所了解,對文壇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需要對自己有所了解,然后還得耐得住性子,具有置名利于不顧的勇氣。

說到小說技術,實在沒有什么好談論的,這就如同廚師需要熟練地掌握廚藝,木工需要熟練地掌握技術,作為一個小說家,熟練地掌握小說技術是這一行業的基本要求,如果連這一點都無法做到,那就實在沒什么好說的了。當然,小說技術與其他實用行業的技術有所不同,但也絕不是無章可循,風格雖然是作家個人的,但小說創作的基本規律是共有的。因此,向前輩作家和作品虛心學習就很有必要,那些在一百年前便早已成熟的小說技術,至今仍然被所有偉大和近乎偉大的作家使用著,把這些基本技術學到手,才能確保我們順利完成有“差別”的作品,才能通暢地、可理解地與讀者交流。作為作家,我們不需要考慮制片商,也不需要考慮文章千古事,需要考慮的只有一件事——我們是不是能夠坦率、真誠地對待讀者和自己。

第三點,關于怎樣才能把小說賣給制片商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很愚蠢,毫無意義,但是因為經常被人問及,所以順便談一談我個人的一個近乎玩笑的觀點。我認為,作家出賣影視劇改編權的活動,類似于“天上掉餡餅”,只不過是恰好掉進某人的嘴里而已。就我個人淺薄的經驗,作家如果沿門托缽,四處交際,想方設法向制片商推銷自己的作品,多半都是不成功的。因為制片商做的是生意,小說的改編權即使賣得再高,制片商最終都要再投入二十至一百倍的資金,才能完成這部影視劇,而這些投資成功與否,與制片商的飯碗、前程和身家性命息息相關,所以作家不論自以為有多么出色的口才,上門推銷的辦法多半難以成功。

話說到這里便出現了悖論,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作家能夠售出小說的改編權呢?別人的經驗我不知道,我只能談我個人淺陋的觀點:要想接到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唯一可行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獨自在家里練習如何把嘴張大。換句話說,要豐富我們的知識、學養,提高認知能力和小說技術,發現并成功地完成有“差別”的作品,隨著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接餡餅的嘴自然就越張越大,接到餡餅的概率也就隨之增加。

小說家須尊重編劇的勞動

自從得知我的小說《潛伏》由姜偉擔任編劇,我的心情便很坦然,這就仿佛我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一個公認的博學、自律且認真負責的教師,即將由他教導成人一樣。等我讀過劇本之后,我的心情就不再是坦然,而是滿懷欽佩和激動。我發現,姜偉在劇本中發揮了巨大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不但保留住小說中所有可珍視的內容,而且獨自進行了充分的發揮和再創造,使這個故事真正成為一次宏大的歷史生活的再現,成為一連串跌宕起伏的生命歷險,成為一次次對靈魂和生命的深刻拷問,成為一出令人嘆為觀止的好戲。對于一個小說家來講,能有人將拙作進行如此輝煌的再創造,我的心情之激蕩就不僅僅是滿意可以表達得了的。

我第一次與姜偉見面是在電視劇《潛伏》的拍攝現場。姜偉是謙謙君子,總是盡力回避我對劇本的贊美。因此,我在本書中講講對劇本的真實感受,同時也談一談我關于革命歷史故事的一些想法。

其實,不論是小說還是戲劇(也包括影視劇),只要它在講故事,就有一些共通的原則需要遵循,就有一些基本規律可以幫助我們使所講述的內容充滿趣味性,同時也有一些準則可以幫助我們衡量主要人物和戲劇結構的獨創性。

“人物即結構”,主要人物決定著故事的走向。在一個真正具有獨創性的故事當中,必須得有一個甚至幾個性格特征獨特且具有豐富內心世界的主要人物。具體到《潛伏》特殊的時代和生活背景,作者在進行人物設計的時候,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就是人物身份與行為的合理性問題。

小說也好,戲劇也好,整個創作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說服讀者或觀眾的過程,如果我們不能說服讀者相信我們講述的一切,哪怕他們只在一個關鍵點上對作者產生了懷疑和不信任,他們多半就不會再看下去了。對余則成這個人物的設計,姜偉在劇本中進行了很大的發展,將他從中共打入敵人內部變成由敵人內部投身中國革命,這個轉變過程不但帶來了開始兩集的精彩戲劇沖突,也使得這個人物的身份和思想更加復雜,使他的行為和動機更具有趣味性。而為了使這一切達到合情合理,作者就需要做大量的細節工作——于是,一個具有特殊身份、特殊背景、特殊使命和特殊心理狀態的主要人物便被塑造出來,而他本身便具有極大的戲劇魅力。

《潛伏》中的余則成

一個對人性具有深刻洞察力的作家,他所講述的故事的全過程,同時也是對主要人物人性的各個層面的探索和拷問過程。《潛伏》這個故事中幾十個大型的戲劇沖突,強大且難以戰勝的對抗人物,以及種種困難得無法完成的任務,最重要的還有余則成的“婚姻”與愛情,都緊緊圍繞著一個目的——深入探索這位中共地下黨員人性的各個層面。故事中的每一個轉折點,都需要余則成在內心深處撕開一道縫隙,將里邊最隱秘的世界揭示出來。而在這個轉折點過后,他不得不面對的斗爭又自然而然地進入了一個更高、更艱苦、更殘酷的層次,其結果又將撕裂他人性和內心更深入的層面……不論是他的對敵斗爭,還是他對待愛情、對待“婚姻”,或是對待自己人性中的弱點,甚至是在對敵斗爭中倫理上的模糊性和難以判斷,每一項內容都有著多個層面,而探索每一個層面都需要一系列激烈的戲劇沖突和天人交戰般的選擇——這個故事成功的關鍵,首先在于此。

其實,《潛伏》這個故事的成功有著多種重要因素在起作用,我在這里只談兩點。這個故事第二個成功的關鍵,在于作者對生活的洞察力。不論是余則成、翠平,還是作為對抗人物的站長、馬奎和李涯,他們首先需要面對的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生活,是真實的生活,是真實的困境和抉擇。故事的戲劇性永遠根植于真實的生活,特別是今天讀者和觀眾可理解的生活困境和心理矛盾。余則成與翠平充滿對抗和誤解的“假夫妻”關系,是這個戲劇結構的根本,是一種前所未見且充滿趣味性的戲劇關系,同時也是以往的文學藝術作品從來也未曾涉及的一個特殊倫理話題。由此生發開來,我們便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人物關系領域,一個全新的倫理氛圍,這便使故事中的人物更接近于“自然人”,接近歷史的真實。同時,這個新的領域和倫理氛圍卻對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作者解決一系列全新的、沒有前人的經驗可資借鑒的矛盾沖突與關系糾葛,解決大義與小節之間的倫理關系,解決“假意”中的“真情”,以及“真情”偽裝成“假意”等一系列非常態的情緒與沖突。《潛伏》 的劇本在處理這一切的時候,既有舉重若輕的智慧,又有“舉輕若重”的自我挑戰。作家的聰明機智是建立在無數的“笨功夫”基礎之上的,作者在這里不避風險,不怕挑戰最艱難的選擇,不懼將自己逼上絕路,所追求的就是峰回路轉之時給讀者和觀眾帶來的巨大感情洗禮。為此我要說的是,要完成一分的作品,就必須得有十分的資源儲備,還要下足十成的功夫,更重要的是絕不回避作者的自省與自我批判。在這部劇本中,姜偉做到了這一切。

我認為,原創小說作家與劇作家的合作類似一場婚姻,其結果是良緣還是孽緣,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如果原創小說不具備獨特的人物和獨創性的戲劇結構,交給劇作家的便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同樣,如果劇作家不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便無法將小說這捧種子培育出春華秋實、碩果累累。時至今日,看過電視劇《潛伏》的樣片之后,我終于可以說,我與姜偉的合作是一種幸運,是一次良緣,但愿中國的小說家們都能有此幸運,得此良緣。

《小說技術》,龍一/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版

    責任編輯:顧明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15人桌子| 百家乐赌场软件| 哪个百家乐官网最好| 布加迪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博彩百家乐官网后一预测软件| 一二博| 百家乐b28博你| 大发888娱乐场客户端下载| 澳门百家乐如何算牌| 百家乐官网的珠盘| 百家乐官网破解视频| 南通棋牌游戏金游世界| 威尼斯人娱乐城现金开户| 百家乐科学打法| 百家乐模拟游戏下载| 风水24龙| 姚记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老虎机规律| 视频百家乐平台出租| 百家乐官网平注常赢玩法| 百家乐官网技巧心得| 上蔡县| 池州市| 沙龙娱乐开户| 体育博彩| 六合彩摇奖结果| 宝龙娱乐城官网| 娱乐城开户送钱| 德州扑克下载| 大发888的任务怎么做| 求购百家乐程序| 百家乐官网牡丹娱乐城| 粤港澳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官网视频游戏帐号| 百家乐官网试玩账户| 汨罗市| 高要市| 呼和浩特市| 博野县| 伟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怎样概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