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漢諾威王朝:四代“喬治”相愛相殺,原因竟是遺傳病?

張子愷
2016-02-01 10:45
來源:澎湃新聞
? 私家歷史 >
字號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狄更斯《雙城記》那有名的開篇舉世流傳,已成佳話。不過,在第二段中,狄更斯筆鋒一轉(zhuǎn),開始調(diào)侃起王室成員的長相來了:“英格蘭寶座上有一個大下巴的國王(指喬治三世)和一個面貌平庸的王后(指王后索菲亞·夏洛特)”。雖說英王喬治三世與哈布斯堡家族的大下巴肯定沒什么關(guān)系,但是漢諾威家族特征之鮮明,也一點兒不遜色于哈布斯堡家族,因為這個王朝是由5代相愛相殺的父子組成的。

一個不懂英語的外來君主

1714年,德意志的漢諾威選帝侯格奧爾格·路德維希(德語Georg Ludwig)成為英國國王喬治一世(George I),這一年他已經(jīng)54歲了,以18世紀的標準算是個老年人,頗有大器晚成的色彩。這個德意志的公爵繼承英國王位,是一連串偶然事件交織的結(jié)果。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使這個遠房侄兒登上王位,諷刺的是喬治在王位繼承順序中排名第52位。

盡管排名不靠前,喬治還是登上了西渡的駁船。9月18日初到英倫,島國的濃霧彌漫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大概也奠定了他對英國的厭惡感。這里的天氣固然與陽光明媚的漢諾威大相徑庭,更糟糕的是政治的“天氣”同樣令他水土不服。

1714年喬治一世著加冕袍服

喬治一世生于斯長于斯的漢諾威,只是到了1692年才勉強取得選帝侯資格。這種專制主義的小朝廷遍布德意志,“君權(quán)神授”在英國雖已失去市場,在德意志卻是方興未艾,喬治一世遠赴英國的時候,他的畫像就被置于漢諾威宮廷的王座上,代替其本人接受臣民的朝拜。這種做派集中體現(xiàn)了德意志小君主們對路易十四的爭相模仿。可是到了英國,喬治發(fā)現(xiàn)他不得不面對爭吵不休的英國議會,而且這個議會早在他到來之前就奪去了王室的權(quán)力,對于習慣了家長制作風的喬治來說這是個不小的打擊。然而他還得克制自己不能發(fā)作,因為在這個國王凡事得和臣民商量的國度,他自己的王位本就是議會授予的。

反過來看,英國民眾對外國來的君主也沒有什么好感。不僅因為喬治一世公開宣稱討厭英國和英國人,反對君主立憲制,而且作為英國的國王,喬治一世基本不會說英語。考慮到他的年齡,再想學一門外語實在是力有不逮,更何況這還是他最討厭的語言。不過,正是從漢諾威王朝開始,君主立憲制迎來了發(fā)展的重要契機。由于國王不通英語,而大臣們也很少懂德語,雙方用法語交流也力不從心,漸漸地國王就不再親自參加內(nèi)閣會議,而是由某大臣在會后對國王作書面報告。領(lǐng)頭的大臣原本只負責召集、協(xié)調(diào)會議和匯報工作,法理上并沒有特別的地位,后來這個大臣的地位逐漸固定,發(fā)展為“首席大臣”(Prime Minister,即首相)的雛形,羅伯特·沃波爾爵士(Sir Robert Walpole)是第一位首相,執(zhí)掌內(nèi)閣達20年。

喬治一世西渡英倫之時,也帶來了他同名的兒子小喬治,即后來的喬治二世國王。雖然他在英語水平方面跟老喬治半斤八兩,但是父子間的關(guān)系卻極為惡劣,甚至到了“相攻擊如仇讎”的地步。所有的怨懟可追溯到老喬治的妻子、小喬治的母親索菲亞·多蘿西婭那里。早在漢諾威時,容貌姣好的索菲亞就與一名瑞典軍官保持情人關(guān)系,東窗事發(fā)后盛怒之下的老喬治很快就讓這瑞典軍官“人間蒸發(fā)”了,而對妻子他也是毫不留情:索菲亞被喬治監(jiān)禁在城堡中,此后直到去世的32年間她再未見過自己的兒女。在這期間,小喬治曾嘗試用各種辦法去探望乃至解救母親,均以失敗告終。

父子間的仇恨并未因入主英國而稍有緩解,對于早年父親對他的飽以老拳,小喬治也禮尚往來:他在議會兩院組建了針對父王的反對黨,喬治一世在政界蒙上了虐待發(fā)妻的惡名。雖然小喬治對君主立憲制并不比他父親更有好感,但只要有利于反對父親,他就絕不浪費這樣的機會。

喬治二世國王

“父不慈,子不孝”的惡性循環(huán)

轉(zhuǎn)眼到了1727年,當年的小喬治成了喬治二世陛下。諷刺的是父子相煎的悲劇如詛咒般地重演了,小喬治曾經(jīng)的角色由腓特烈王子來扮演。對于當時的英國人來說,喬治二世對威爾士親王腓特烈的態(tài)度,實在令人大惑不解。因為只要一提到他的這個兒子,喬治二世總是怒不可遏,似乎父子是天生的敵人,從來沒有過哪怕一絲的溫情。

前面曾說到,喬治二世對君主立憲制同樣厭惡,它的意義很大程度上在于被利用來反對父王。到了喬治二世自己坐到那個位置上,他就立即感受到了君主立憲制對他的壓力。1728年他任國王不久,按照英國的慣例,他的兒子、王位繼承人腓特烈必須到英國接受威爾士親王的冊封。面對來自體制的約束,喬治二世毫不掩飾對兒子的痛恨:“他是一個惡魔,是這個世界上最壞的惡棍。他愚蠢至極,謊話連篇,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卑鄙的人,我衷心希望他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不僅在公共生活方面,這位驕橫的父親在私人生活上也對兒子極為粗暴。喬治一世在世時為孫子腓特烈選定普魯士公主威廉明娜為配偶,喬治二世剛一即位就立即否決了這門親事,并且憤憤然地嫌棄道:“我認為讓我家這個低能兒和一個瘋子似的女人結(jié)婚對后代沒什么好處!”

中國俗語說“一代做給一代看”,威爾士親王腓特烈也從他父親那里學來了反對老子的不二法寶:充分利用議會中的反對力量。在公眾面前逐漸為父王樹立起“倔強固執(zhí)、放任自流、寬于待己、嚴于律人、一毛不拔、肉欲橫流的偽君子”的形象。雖有不少添油加醋的成分,不過霍勒斯·沃波爾(Horace Walpole)的自傳也印證了親王的話絕非無中生有。作為首相沃波爾之子,這位當時的“官二代”對喬治二世的私生活大加諷刺,這與他寫《奧特朗托城堡》所練就的語言風格多少有些關(guān)聯(lián)。由于腓特烈王子籠絡(luò)了許多反對派成員,他們常常聚集在威爾士親王府邸針砭時政,氣氛積極活躍,這與喬治二世宮廷的呆板乏味是大異其趣的。

威爾士親王腓特烈王子,與他的姐妹安妮、卡羅琳和阿米莉亞在一起

然而,學習也是相互的。為了削弱兒子籠絡(luò)門客的實力,喬治二世大幅削減了給威爾士親王的津貼,而且他宣布任何與親王相友善的人都是國王的敵人,這種逼迫大家站隊的做法跟乃父喬治一世如出一轍,當年老喬治就是這樣整他的。如今到他用來整治兒子的時候了。但不知是否喬治二世先前的詛咒應(yīng)驗了,1751年腓特烈王子先于其父去世,此時喬治二世作為父親所應(yīng)有的那種表面的悲傷都裝不出來。

兩位喬治國王在位時期,雖然英國民眾對德意志來的君主從未有什么好感,但是漢諾威王朝在英國還是站穩(wěn)了腳跟。一方面,英國人寧愿承認根基不深的外來王室,從而維持著“光榮革命”后平穩(wěn)的政治局勢,也不愿讓所謂土生土長的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瑪麗一世時代天主教報復的血腥,到那時還讓人不寒而栗。另一方面,雖然喬治們對君主立憲制頗為介懷,但他們心里明白,恰是1701年議會的“王位繼承法”將他們推上英國王座。

喬治二世自己有一段話頗能顯露漢諾威君主的無奈心態(tài)。1755年喬治二世返回漢諾威居住,當時英國面臨七年戰(zhàn)爭的形勢,迫切敦促他返英,但國王沒有輕易回去:“英國已經(jīng)有足夠多的國王了。”他酸溜溜地說。他是指議員們。“我在那里什么也不是。我老了,”——時年七十三歲——“不要回去受那該死的議會的耍弄了。”

值得一提的是,喬治二世是英國歷史上最后一位親自上陣,與士兵們并肩作戰(zhàn)的國王,顯示了他古條頓騎士的回音。

喬治二世在德廷根戰(zhàn)役中

瘋還是不瘋?這是一個問題

1751年威爾士親王腓特烈去世,他的兒子被喬治二世冊立為王儲。巧合的是,這位“王太孫”也叫喬治,與兩位先王不同的是,喬治三世是第一位出生于英國本土的漢諾威朝國王,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自然增強了他對英國的認同。相應(yīng)地,他對漢諾威極為不屑,稱之為“討厭的領(lǐng)主國”。

從個人氣質(zhì)而言,這第三位喬治頗得貴族理想主義的熏陶,他將國王看作一種天職,象征著正義、榮譽和清廉,是民眾權(quán)利和自由的衛(wèi)士。喬治三世年輕時曾寫道:“英國的驕傲與榮耀,英國憲政的最終目標,就是政治自由。”這話出自君主之口,連那些法學家都未曾意料到。對于包養(yǎng)情婦他更是沒什么興趣,雖然狄更斯諷刺他的大下巴,也說了王后夏洛特面貌平庸,不過這不影響國王夫婦的伉儷情深。以中國儒家傳統(tǒng)對君主的要求而言,喬治三世的品質(zhì)也頗多可圈可點之處。

1754年任威爾士親王時的喬治三世

不過,即便這樣喬治三世仍未能逃脫漢諾威家族代代相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父子關(guān)系長期不睦。頗有道德模范色彩的父親喬治三世,其兒子們似乎在每個方面都與他相反。尤其是威爾士親王最令他頭疼,這位王儲同樣名叫喬治,這實在很讓人懷疑漢諾威家族在給新生兒取名上的智商,究竟是出于德意志民族特有的嚴謹,還是受到英國保守風格的熏染,姑且存疑。問題在于,王儲喬治一點都沒有遺傳父親的優(yōu)點,相反早先兩位喬治王的缺點他似乎照單全收。完全是酗酒賭博、沾花惹草、鋪張奢華的紈绔子弟形象,雖說這位喬治在文藝鑒賞和美食烹飪方面極具天賦,但這也意味著很快他就大腹便便,過早地肥胖起來。據(jù)說當時引領(lǐng)潮流的立領(lǐng)就是他發(fā)明的,這樣他可以掩蓋住發(fā)胖難看的脖子——如果他還有脖子的話。

1821年時的喬治四世,可以看出此時身材已很臃腫

饕餮之徒:諷刺喬治四世貪吃的漫畫

1788年,喬治三世精神上出了問題,在溫莎城堡就餐時,他突然抓起王儲并飽以老拳,還企圖將他的頭部往墻上撞,雖然國王這次逐漸痊愈了,但此后他的身體已大不如前。挨了這頓揍的王儲喬治,從此之后就盼望著父王真的精神失常,自己就有機會出任攝政。1801年和1804年,國王曾兩次精神失常,1810年以后基本已不能視事,因此從這一年開始,花花公子小喬治以攝政王身份實際掌權(quán),1820年父王死后他登基成為喬治四世。

晚年的喬治三世,1800年左右

關(guān)于喬治三世發(fā)病的原因,自從那個時代以來一直爭論不休,人們對于究竟該從心理學角度還是內(nèi)科病角度來解釋國王的病因,莫衷一是。直到20世紀30年代,研究人員才為國王診斷出結(jié)果,認為他患有卟啉病,是一種遺傳性卟啉代謝的病態(tài)紊亂。而這項研究結(jié)論不僅符合當時國王的種種病理表現(xiàn),而且也能解釋之前幾位喬治王的性情反復無常、父子相煎的惡性循環(huán)。而對于喬治三世來說,他所面臨的處境更加復雜,他一心想成為理想中的君主,并的確為此不懈努力。但是他只具備“中人之資”,面對18世紀下半葉日益發(fā)展的政黨政治,他試圖對其加以主動干預(yù)。但是那些職業(yè)政客的權(quán)謀和城府,他應(yīng)付起來又力不從心。國王以為自己在引領(lǐng)政府,實際上他卻被政府牽著鼻子走。前有小皮特和福克斯這類老練的政治家,后有聲色犬馬的不省心兒子們,北美獨立戰(zhàn)爭又造就了一個嶄新的國家,他久久不愿承認既成的事實,終于從1788年開始逐漸成為壓垮國王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
            缅甸百家乐娱乐场开户注册| 真人百家乐信誉| 战神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游戏规则介绍| 百家乐官网赌场现金网| 温州市百家乐鞋业| 云阳县| 永康百家乐赌博| 豪华百家乐官网桌子厂家| 百家乐园好又多| 互联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网络棋牌游戏排行榜| 百家乐是怎样的| 石家庄市| 百家乐庄6点| 百家乐官网大眼仔小路| 大发888开户注册平台| 回力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下载大发888游戏平台| 狮威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bet365备用器下载| 百家乐注册优惠平台| 百家乐博彩,| 百家乐技巧头头娱乐| 百家乐官网翻天youtube | 百家乐官网博娱乐平台赌百家乐官网| 百家乐庄9点| 百家乐官网黄金城游戏大厅| 手机| 瓦房店市| 蒙特卡罗网址| 新加坡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最新百家乐官网双面数字筹码| 大竹县| 遵义市| 网上百家乐官网网址| 猫游棋牌下载| 娱乐城开户送金| 威尼斯人娱乐代理| 百家乐小九梭哈| 澳门百家乐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