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發改委設油價漲跌上下限:國際油價低于40美元國內不再降價
在國際油價一度跌穿30美元/桶的關口,國家發改委在1月13日15時53分宣布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并發布了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這意味著國家發改委對成品油調價設置了調控的“天花板”和“地板”。就目前來說,當國際油價低于40美元/桶時,國內成品油價就不再下調。
此次發改委設置的調控上限為每桶130美元,下限為每桶40美元。即當國際市場油價高于每桶13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降低;在40美元-130美元之間運行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正常調整,該漲就漲,該降就降。
對于為何設置調價的“天花板”與“地板”,發改委表示,油價過高或過低都對中國經濟不利。油價過低,短期看可降低石油進口和供應成本,長期看會導致國內原油產能萎縮、削弱石油自給能力,使我國已達60%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快速并大幅上升,不利于保障能源安全。過低油價也不利于治理空氣污染。
在新的定價機制出臺前,中國實行的是2013年3月發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其中第七條指出: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于每桶80美元時,按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80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時,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在原辦法中,國家發改委只設置了130美元/桶的“天花板”,并未設置40美元/桶的“地板”價,有分析稱,這是由于當時發改委并未預料到國際油價會跌得如此之慘,不認為會出現跌破國內油企生產成本的情況。
“盡管成本下跌對煉制環節帶來一定利好,但國內油田平均開采成本在45-53美元/桶附近,當前國際原油長期低價將使得國內油田開采企業虧損嚴重,這會打擊其開采積極性。同時,或會加大原油進口量,從而進一步推高對外依存度。目前,依存度已高達60%的背景下,保障國內原油穩定生產在一定程度上將減輕原油對外依存度急速攀升帶來的壓力,可以維護國內能源安全。因此從能源安全角度來講,定價機制設立地板價意義重大?!?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秦文平告訴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
安迅思中國研究總監李莉在此前曾表示,如僅考慮汽油產品,成品油價格暫緩政策令石油行業得以每日輸血約2億元,加上柴油,每日得以輸血約5億以上。對業績羸弱的油田、煉油企業和整個供應側來說,是有一定保護作用的。
“此外,與高油價相比,長期低油價容易催化高消耗,有悖于當前綠色環保以及節能減排的方針。另外,國家“十三五”中計劃積極鼓勵改變國內能源品質供應單一,促使能源產品多樣化發展,價格底線的限制有助于新能源產品加入到市場競爭中來,利于能源結構多樣化。”秦文平說。
在完善調價機制的同時,發改委還宣布下調油價:自2016年1月13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下調140元和135元。測算到全國平均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分別降低0.10元和0.11元。
為何低于40美元的地板價了,發改委今日還是選擇下調油價?發改委表示,“去年12月15日國家暫緩調整成品油價格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對應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略高于每桶40美元。因此,根據完善后的價格機制,國內成品油價格還有一定下調空間。按此,汽、柴油價格每噸可分別降低140元和135元,測算到全國平均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分別降低0.10元和0.11元?!?/p>
國家發改委透露,隨著成品油價格機制的完善,國家決定進一步推進價格市場化改革。一是放開液化石油氣出廠價格。二是簡化成品油調價操作。將目前由國家發改委印發調價通知改為以信息稿的形式對外發布調價信息。
國家發改委強調,這些市場化措施都是希望逐步放松價格管制,為將來全面放開成品油價格積累經驗。下一步,國家將結合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進程,適時放開成品油價格。
下一次調價窗口將在1月27日24時開啟。據安迅思推算,從新的定價機制要求來看,目前國際油價處于40美元/桶以下,一旦原油利空因素在未來持續,下一輪成品油價格將不再下調。
以下為通知全文: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物價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2013年成品油價格機制修改完善以來,運行總體平穩,國內成品油價格更加靈敏反映國際市場油價變化,保證了成品油正常供應,促進了市場有序競爭,價格調整透明度增強,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2014年下半年以來,世界石油市場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成品油價格機制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適應的問題。鑒于此,經研究,決定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并進一步推進價格市場化?,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一)設定成品油價格調控下限。下限水平定為每桶40美元,即當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于每桶4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不再下調。
(二)建立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于40美元調控下限時,成品油價格未調金額全部納入風險準備金,設立專項賬戶存儲,經國家批準后使用,主要用于節能減排、提升油品質量及保障石油供應安全等方面。具體管理辦法另行制定。
(三)放開液化石油氣出廠價格。液化石油氣出廠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
(四)簡化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發展改革委不再印發成品油價格調整文件,改為以信息稿形式發布調價信息。
供軍隊用成品油價格按既定機制計算確定;航空汽油出廠價格按照與供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汽油供應價格保持1.182:1的比價關系確定,均不再發布。
二、印發《石油價格管理辦法》
根據近年來《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實施情況及此次成品油價格機制完善內容,修訂并形成《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三、做好相關配套工作
(一)確保市場供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公司要繼續發揮石油企業內部上下游利益調節機制,組織好原油和成品油生產和調運,保持合理庫存,加強綜合協調和應急調度,保障市場供應。
(二)維護市場秩序。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要嚴格執行國家價格政策,自覺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加強價格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各種價格違法行為,維護成品油市場穩定。
(三)加強市場監測。要加強成品油市場動態和價格監測,密切跟蹤新機制運行情況,積極協調解決機制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并配合有關部門采取應對措施,確保新機制平穩運行。
(四)做好宣傳解釋。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做好宣傳解釋工作,正面引導輿論,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為完善機制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