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何我們更愛垃圾食品?
原創 Robin 神經現實 收錄于話題#周周發64個

文獻:Sullivan, N.J., Huettel, S.A. Healthful choices depend on the latency and rate of information accumulation. Nat Hum Behav (2021).
DOI: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1-01154-0
作者:Robin | 封面:Ania Ania
當你津津有味刷著劇,突然嘴饞時,你會傾向于選擇更健康的蘋果,還是更美味的薯片?或許大部分人會跟隨自己的味覺迅速拿起薯片。但美味和健康似乎是一對水火不容的屬性:美味的食物常常不那么健康,而健康的食物卻往往食之無味。在生活中,我們每天都面臨這種兩難選擇:選美味還是健康呢?
影響人們對食物選擇的因素很多。有的人說,對食物的選擇,受個人口味偏好的影響。有些人喜歡吃香脆的薯片,喜歡喝甜膩的奶茶,而有的人卻喜歡吃新鮮的蘋果,喝香醇的牛奶。有些人認為,人們選擇垃圾食品是因為他們缺乏自制力。一項最新的研究指出了另一種影響因素,即人們選擇味道更好的垃圾食品,或許是因為大腦優先處理味覺信息。
這項發表在Nature Human Behavior上的研究探索了味覺在人們對食物的選擇過程中的優勢。研究人員招募了79名年輕人,要求他們參加實驗前4小時禁止攝食,以確保他們處于饑餓狀態。參與者首先需要對研究人員提供的零食的美味度、健康度和可取度進行評分。隨后研究人員向他們展示一對零食,讓他們做出選擇。研究人員還會計量他們的選擇時間。

研究結果顯示,在選擇吃什么零食的過程中,人們選擇健康零食的時間是選擇美味零食的時間(平均400毫秒)的兩倍。也就是說,人們在食物決策中,比起考慮味覺信息,大腦考慮健康信息所需時間要更長。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時間雖然在分毫之間,但足以影響人們對健康或美味食物的選擇。
這是不是證明我們敗給了垃圾食品呢?其實不然。研究人員指出,在決策前,如果參與者接收到關于食物健康的宣傳信息,那么他們更可能選擇健康食物。另外,這項研究還發現減緩決策過程,即擁有更充裕的選擇時間,我們將更可能選擇健康的食物。
這項研究還有需要深入探究的問題:第一,人們的進入實驗的饑餓程度可能不相同,禁止攝食4小時對不同的人效果不一。第二,參與者的自制力和飲食偏好不相同,性格也不盡相同,這些因素有可能會影響零食選擇的時間。第三,研究需要擴大參與者的人數及類別,提高普遍性。
當你在選擇今晚吃什么的時候,不妨給自己更充分的時間思考,讓大腦有充分的時間考慮食物健康與否。久而久之,或許你會發現自己選擇健康食物的頻次變高啦。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