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物學者呼吁國際社會關注阿富汗文物命運
隨著阿富汗喀布爾、赫拉特和坎大哈等阿富汗主要城市被塔利班占領,阿富汗數以萬計的文物和文化遺產地也成為文化界關注的焦點。
當地有關文物學者方面近日稱,目前阿富汗的一些文物命運仍然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據《紐約時報》報道,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學者通過一名西方官員呼吁提供幫助,由于衛(wèi)兵已棄守博物館,他們擔心這個在20世紀90年代被嚴重洗劫的博物館會再次于混亂中成為搶砸和偷盜的目標。
2001年3月,世界最高佛像巴米揚大佛被炸曾震驚了全世界。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當年遭到的破壞。一位叫阿斯夫的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工作人員回憶說:“有幾周時間,他們不停地來,不停地破壞在展的和在倉庫中的雕像,其中包括許多佛像。”

阿富汗博物館歷經了戰(zhàn)爭和導彈攻擊,一身滄桑

2020年,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員工一直沒有放棄從戰(zhàn)火中拯救博物館的收藏
作為曾經的佛國重地,阿富汗遺留了眾多佛教遺跡,其中一些寺院從佛陀在世年代已經開始建造。除了舉世聞名的巴米揚大佛所在的巴米揚石窟,哈達佛寺遺址、艾納克遺址等都是阿富汗重要的古佛寺遺址所在,出土大量精美的佛教藝術品。在唐代,中國著名僧人玄奘從長安到印度求法,他在《大唐西域記》就明確記錄途經巴米揚和哈達地區(qū)。

巴米揚大佛被毀前后對比 圖 UNESCO
在喀布爾偏遠的西南角,興都庫什山的雪頂和遼闊的喀布爾河之間,坐落著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那里藏有世界最偉大的文物收藏之一。從史前文物到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藏品跨越50000年時光,展現(xiàn)了阿富汗作為古代文明交匯點的悠久歷史。更重要的是,建館89年來,從蘇聯(lián)入侵到塔利班掌權,它的藏品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天災人禍。
“阿富汗有許多古跡和雕刻。”阿富汗考古研究所所長努里和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館長拉希米此前接受采訪時說,“阿富汗連接著中亞、南亞和中東。所以來自不同文化的人群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精神和物質遺產。”

2020年的阿富汗國家博物館,一個國際團隊正在修復這些佛像

一批被繳獲的佛像,曾在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展出
然而,正因為這些收藏不可估量的價值,以及正巧靠近喀布爾地標之一達魯拉曼宮的位置,多年來,博物館一直面臨阿富汗政權爭奪和交替所帶來的威脅、掠奪和毀壞。1979年蘇聯(lián)入侵期間,博物館藏起了1世紀的黃金珠寶、武器和錢幣。1989年蘇聯(lián)撤軍之后,博物館又陷入了1990年代上半葉“圣戰(zhàn)者聯(lián)盟”所帶來的交火之中。1993年,一枚火箭擊中了博物館的屋頂,毀掉了一幅4世紀的畫作,許多古代陶器和青銅器也化為一堆瓦礫。1997年,第二枚火箭命中了博物館。到了1990年代末,博物館百分之七十的藏品要么被掠走,要么被毀。
“每個方向都有不同的軍隊涌來,混戰(zhàn)不休,而博物館就在戰(zhàn)火中心。”拉希米敘述著當年蕩平喀布爾的暴力場面,“博物館員工根本沒法保護藏品,甚至沒法來博物館。”
據博物館負責人此前介紹,蘇聯(lián)占領期間,博物館方面說服了政府將三分之二的博物館收藏放入銀行保險庫以及位于喀布爾市中心的信息文化部后的倉庫,防止“圣戰(zhàn)者”的攻擊。后來,在1992年到1996年的“圣戰(zhàn)”軍隊在喀布爾交戰(zhàn)時期,博物館的大部分建筑成了廢墟,剩下的部分也沒有水電供應。
1994年,趁著暫時停火,盡管沒有報酬,博物館員工還是回到已關閉的博物館,借助煤油燈的照明,用卡車將500多箱的數千件文物秘密運送到喀布爾酒店(如今的喀布爾塞雷納酒店),保管起來。
1996年,塔利班奪權之后,戰(zhàn)斗有所停止,但塔利班后來毀掉了被他們認為是反伊斯蘭的東西,尤其是佛像及相關文物。2001年3月,塔利班炸毀有3000年歷史的,世界最高佛像巴米揚大佛,震驚了全世界。在2001年2月,武裝人員進入博物館保險庫,并用斧頭和錘子砸毀任何帶有人體和動物形象的文物。幾次之后,幾千件無價之寶被毀,其中歷史最久的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

阿富汗地理位置圖
隨著近期喀布爾、赫拉特和坎大哈等阿富汗主要城市被塔利班占領,數以萬計的文物和文化遺產地如今也在塔利班的控制之中。這讓阿富汗的考古學家們和博物館的館長們措手不及,有關學者稱,這讓阿富汗的一些文物命運仍然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中亞最偉大的古代佛教遺址之一艾納克,圖片來自flicker
據《藝術新聞》報道,今年1月,塔利班伏擊了看守喀布爾城外古代佛教遺址之一的梅斯·艾納克(Mes Aynak)的幾名政府士兵。該遺址有超過400尊佛像、佛塔和40公頃寺廟群。鑒于缺乏安全保障,官員們在事發(fā)之后將其中約3000件文物轉移至喀布爾的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如今塔利班已經完全控制了梅斯·艾納克遺址,且阿富汗國家博物館也面臨著安全隱患。根據《紐約時報》8月16日最新報道,位于喀布爾西側的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官員通過一名西方官員呼吁提供幫助。由于博物館衛(wèi)兵已棄守博物館,他們擔心這個在20世紀90年代被嚴重洗劫的博物館會再次于混亂中成為搶砸和偷盜的目標。赫拉特城堡(Citadel of Herat)的新博物館,以及坎大哈、加茲尼和巴爾赫等的小型博物館和收藏館如今都在塔利班的控制之中。

2010年,一名阿富汗考古學家在洛加爾省東部梅斯·艾納克的一座古老寺院里考察佛像。 SHAH MARAI/AGENCE FRANCE-PRESSE VIA GETTY IMAGES

阿富汗 哈達佛寺遺址出土佛像
今年2月,塔利班領導人在一份公開聲明中指示他們的追隨者“有力地保護、監(jiān)測和保存文物,停止非法挖掘,并保護所有歷史遺址”,且禁止在藝術品市場上出售文物。
事實上,當阿富汗塔利班宣稱控制阿富汗總統(tǒng)府的消息傳來,巴米揚大佛殘破的影子便不斷浮現(xiàn),幾個月前,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剛剛發(fā)文紀念巴米揚大佛被炸毀20周年。巴米揚大佛的悲劇一直牽動著國際社會,人們期待歷史不會再重演,不會有新的文化遺產遭此“厄運”。2001年,塔利班用大炮和炸藥摧毀了著名的巴米揚佛像(Bamiyan Buddhas),并在去年否認了這一行為。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館長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米(Mohammad Fahim Rahimi)在《國家地理》雜志8月14日的報道中表示:“我們非常擔心我們的工作人員和藏品的安全。”
在同一報道中,領導喀布爾阿富汗考古研究所的努爾·阿加·努里則(Noor Agha Noori)說:“我們沒有想到會發(fā)生得這么快。官員們打算將文物從赫拉特和坎大哈等城市運來(喀布爾)保管,但最近幾天阿富汗政府抵抗力量的突然崩潰阻止了這些行動。”根據《國家地理》雜志報道,阿富汗各地的不少文化遺產工作人員收到了塔利班官員的短信和電話,指責他們與國際組織合作。
拉希米一直在與被塔利班控制了的城市中的工作人員保持聯(lián)系,目前這些員工處境安全。他們稱塔利班官員告訴博物館和文化遺產工作人員,他們可以繼續(xù)從事之前的工作。然而,由于這些員工一直被限制在家中,他們未能提供關于考古遺址、博物館和文物狀況的信息。

巴米揚大佛,是曾經坐落在阿富汗巴米揚谷內山崖上的兩尊立佛像,建于公元六世紀,在2001年3月12日被塔利班炸毀
據《藝術新聞》報道,法國駐阿富汗考古代表團主任菲利普·馬奎斯(Philippe Marquis)表示情況非常難以預測的。截至目前,阿富汗官員未提出對阿富汗國家博物館舉世聞名的藏品有何保護計劃。自2017年起,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200余件重要館藏在中國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巡展,從北京故宮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到湖南省博物館和香港歷史博物館等,并于2020年回到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在《國際地理》雜志的報道中,一位政府人士說,"我們需要保護這些文物,但問題是如何找到一個安全的地點”;另一位補充說,他相信聯(lián)合國將對塔利班施加壓力,以保護文化遺產官員以及文物和古遺址的安全。
(本文參考并引用BBC記者魯齊·庫馬爾的報道《在破壞下幸存的阿富汗寶藏》、藝術新聞《阿富汗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呼吁國際關注與援助》及澎湃新聞資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