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上海小店故事 | 在“云朵里”吃飯,這家社區食堂很用心

2021-08-16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澎湃新聞記者 王昱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于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

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后的主人。這是一個好吃、好喝、好逛、好玩的城市,小店是它基因里重要的一部分。

“很復古很時髦”、“有點像網紅餐廳啊”、“抬頭看云、低頭就餐”,“小時候的味道啊”……

聽到這樣的評價,你或許很難想象這說的是一家社區食堂。

社區食堂是什么?就是由街道統籌,開在居民家門口的食堂。從2019年起,上海大力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包括建設一批解決老年人就餐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社區食堂就是配套的設施之一。

不過,不只服務老年人,部分社區食堂還面向社會開放,為周邊人群服務。于是近年來,一些社區食堂辦得風生水起,有的還成了“網紅”,據說高峰時一座難求,部分菜品、點心還要限購。

這不,開頭提到的“網紅餐廳”就是一家坐落在北外灘附近的社區食堂,開業首日就吸引了不少食客來“嘗鮮”,還獲得了“云朵餐廳”的美名。這家食堂到底有多么神奇?“云朵”里面藏了什么秘密?

探訪北外灘街道惠臨客堂,在社區食堂尋覓老上海風味。   澎湃新聞記者 王昱、李思潔 視頻(02:08)
抬頭看“云”,低頭就餐

從12號線大連路6號口出站,沿著長陽路一直走,在第二個路口拐入臨潼路,北外灘街道社區食堂——“惠臨客堂”就坐落在臨潼路與惠民路的交界口。

上午10點半,距離惠臨客堂的午餐營業時間還有半個小時,門口已陸陸續續有食客在排隊。隔著玻璃門,穿著白色制服的工作人員在里面走來走去,正為最后的準備工作進行收尾。

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食堂目前嚴格控制堂食人員數量,一張桌子只能落座兩人,桌上配有隔板,進店要求戴好口罩,測量體溫,洗手消毒,可以說方方面面都管控得十分仔細。但即便是這么“麻煩”,食客的熱情仍然不減。門一開,惠臨客堂一天最熱鬧的時刻就開始了。

惠臨客堂獨特的“云頂”設計。 本文圖片除特備注名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王昱 圖

與傳統食堂不同,惠臨客堂的設計的確讓人眼前一亮,最獨特的莫過于“云頂”。設計師將天花板的線條勾勒出云朵的形狀,很童趣,又增加了視覺的縱深感,空間顯得開闊。白色的環境色又仿佛讓人置身在一個太空艙,帶點科幻的味道。

“白色能給人帶來純凈的感覺,看上去干凈,不雜亂。另外云朵的半圓形,仔細看,你會發現還像微笑的形狀,設計師想傳達的意思就是要用微笑來面對生活。”北外灘街道社區服務辦副主任陳文佳介紹道。

云朵的半圓形像微笑的樣子。

在入口的墻壁上,一些帶有年代感的擺設十分有趣。復古廣告畫、老式熱水瓶、保暖瓶、手電筒、寫著革命標語的搪瓷杯等等,滿滿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味道。

一些帶有年代感的擺設。

另一邊,志愿者倪阿姨拿著暖水瓶往杯子里倒出“熟悉的”童年記憶。“我們這邊麥乳精、涼茶、還有綠豆冰沙,嘴巴干的話就來喝一點,都是免費的。”

麥乳精,真的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      

據陳主任介紹,惠臨客堂提供早、中、晚三餐。早餐從6點30分至9點,午餐從11點30分至下午1點,晚餐是17點到19點。每天中餐及晚餐出菜數都在30個左右,早餐時段也有20多種餐點,以此滿足不同口味、需求的居民。

惠臨客堂的“今日菜譜”。

不過,對于食客來說,最關心的一定是菜色和口味如何。而作為一個社區餐廳,惠臨客堂的早餐菜單可以說眼花繚亂,有售價6元4只的生煎、鍋貼,還有豆漿、現炸油條、咸豆花等傳統上海早點,都是現做現賣。人氣最高的午餐時間段的菜肴,有紅燒獅子頭、蔥燒鯽魚、白斬雞、蔥油芋艿、虎皮青椒、蝦仁豆腐等等不少經典的本幫菜、淮揚菜。據說紅燒獅子頭用的是食堂自己的“獨家配方”,銷售之好來晚的食客基本上就沒有口福。

早餐有售價6元4只的生煎、鍋貼,都是現做現賣。

“有個阿婆已經九十歲了,就喜歡吃我們食堂的蔥燒鯽魚,經常叫家人來買。為了符合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在菜品的設計上,我們也以清淡、軟糯,少油、少鹽、少糖為主。 ”

人氣的紅燒肉、白斬雞和蔥燒鯽魚。

“我們還引入了智能結算系統,所有的菜品的營養成分和熱量值均能顯示在出餐區智能小屏上,居民根據需求自行選好菜品后,只需將托盤放到結算處,系統就會自動掃描餐盤中的芯片并結算價格。一些享有特殊優惠補貼的老人還能實現人臉識別支付。”陳文佳介紹說。

惠臨客堂的智能結算系統。

為居民解決“吃飯難”的問題

惠臨客堂的前身,其實是臨潼路養老院的一樓大廳。過去那里不但是養老院的活動室,也是內部食堂。或許有人好奇,街道為什么選擇在這里打造一座社區食堂呢?為什么把養老院的內部食堂打開呢?

“主要是因為北外灘地區舊改開始后,大量居民遷出,包括周邊早餐的攤點、小餐飲的經營者也走了,導致一些還住在這里的居民,包括在附近商務樓上班的白領,就跟我們反映中午就餐比較難,經常要走很長的路才能找到一家吃飯的地方。為了響應民眾的需求,我們決定打造一個社區食堂。”陳文佳說。

大量周邊早餐攤點、小餐飲遷出,導致出現了“就餐難”的問題。

街道在寸土寸金的濱江沿線開設這樣的公共服務設施,目的是為了滿足周邊居民享受就近、便捷、價廉的助餐服務需求。后來區領導來調研,在選址的時候,正巧看到了臨潼路養老院的空間,覺得很合適。街道就和養老院負責人商量,由街道負責改造,用了半年的時間,將這里改造成了一個全新的社區食堂。

“作為民生工程,我們當然愿意把空間分享出來。而且臨潼路的西面基本上都拆了,東面還有好多居民,對他們的影響比較大,社區食堂確實很需要。”臨潼路養老院負責人狄德才說。

惠臨客堂,滿足居民就近、便捷、價廉的助餐服務需求。

狄德才從小就在虹口生活,可以說是一個老虹口人。1985年從部隊退伍后,因恰逢國內經濟轉型,他決定轉業從商。2009年,上海政府為應對“老齡化”問題,開始大力推行和完成養老床位指標,在街道的信任和支持下,狄德才進入了養老行業,

作為一家公辦民營的養老院,臨潼路養老院從2017年開始運營,床位共有129張。過去雖有內部食堂,但老人的飲食是定額分配的,家屬來看老人,都必須自行解決。所以有時候,子女想陪老人一起吃頓飯,就必須出去找地方吃。但自從拆遷開始后,這個問題就顯得更加困難了。

“對于老人來說,出去吃要走很多路,遇到刮風下雨天就很不方便。現在好了,不但食堂菜色多,可以點菜,子女也可以陪長輩一起就餐。甚至住得近的子女,天天可以過來打飯。”狄德才說。

而目前養老院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采取封閉管理,食堂工作人員每天就把飯菜打包送給樓上的老人,同時鼓勵外面的食客打包帶走。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鼓勵食客打包帶走。

“7月15號試運營以來,老人和家屬都非常喜歡這個社區食堂,而且飯菜的價格,我們是按照街道的要求,以市場均價的80%來定價。現在食客中,70%左右是老年人,30%是附近的上班族。”

對于許多國家來說,人口老齡化是當今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之一,而上海是我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且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

據上海市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末上海市各區老年人口基本情況”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戶籍人口為1478.09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33.49萬人,占總人口的36.1%。而在上海市中心七個區中,虹口區的“老齡化”最為嚴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占到全區的42.5%,換句話說在虹口區,每10個人里面就有4個以上是退休老人。

從事養老行業十二三年了,狄德才深感養老任務的艱巨。而他也看到了這幾年,政府不斷提升為老服務水平,養老機構設施日益完善。今年,為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上海市將新增200個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場所和社區食堂。

“確實現在對養老院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為什么我做得越來越有信心呢,因為做這一行,帶給我的精神力量很大。”

“而且養老事業,如果你追求的只是績效和盈利,那么一定是做不好的,只有先把事情做好,才能有帶來好的效益。”狄德才說。

動遷組“觀光團” 紛紛來打卡

北外灘與外灘、陸家嘴構成了上海最繁華的CBD“黃金三角”。然而新舊景象在這片3.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交融——一邊是充斥著摩天大樓的繁華之地,另一邊是雜亂的老城廂生活。2012年實施舊改新政以來,北外灘區域成功征收39個地塊72個街坊,惠及居民近3.9萬戶。

昆明路以南舊改地塊被簡稱為“昆南地塊”,10個街坊“組團打包”,涉及6000余戶居民,是虹口區最大的舊改項目,也因關系復雜、矛盾眾多而被戲稱為“困難地塊”。不過今年,在黨建引領下,虹口區舊改指揮部、北外灘街道、房屋征收事務所等通力合作,與居民攜手打贏這場“舊改攻堅戰”——最終“昆南地塊”二次征詢簽約率高達98.8%,舊改生效。

惠臨客堂所在的街道,就屬于昆南地塊的舊改范圍,很多居民也已搬遷出去。“開業的時候,有些老居民就跟我們說,要是食堂早一點開,他們肯定天天過來吃,不過雖然搬到其他的街道,他們說也愿意坐公交車過來打卡。”北外灘街道社區服務辦副主任陳文佳分享道。

食客戴阿姨和付先生,就是曾經住在附近的老鄰居,聽說街道上開了一家社區餐廳,慕名而來。

“我們以前就住在惠民路晉陽里,現在已經動遷了。前兩天,過來辦事情的時候,正好看到這里開了家新店,我就跟我老婆說,來這里吃吃看。我們兩個人一起才花了48塊錢。”付先生說。

“我們點了紅燒獅子頭、帶魚、豆干、雞爪。這個雞爪,檸檬味蠻重的,真的很好吃。”戴阿姨夸贊道。

戴阿姨是曾經住在附近的老鄰居,特地前來“打卡”。

陳文佳說,未來在非營業時間段,希望將惠臨客堂打造成為一個共享的空間,歡迎周邊的白領、居民來喝喝下午茶,進行小憩,或者舉辦一些市民樂于參與的沙龍活動,比如老電影的放映、講座等等,真正打造出一個共建共享的城市會客廳。

而惠臨客堂也成為了“動遷組”的懷舊打卡地,食堂里的每一個細節,都承載了許多老城廂的記憶。

在綠豆刨冰的吸管上,“霍山路二百八十弄”、“榆林路八百八十弄”……有趣的“路牌”設計里藏著關于北外灘的印記。  上海虹口微信公眾號 圖

“我在這里住了70年,雖然搬走了,但當然還有感情。未來這里肯定會越來越好,以后我們就是來觀光啦。”付先生笑著說。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运城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开户送58| 云鼎百家乐注册| 美高梅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威尼斯人娱乐城 2013十一月九问好| 百家乐官网代理新闻| 大发888怎么下载| 百家乐怎么计算概率| 沙龙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棋牌游戏平台排名| 明溪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迅盈网球比分| 中国百家乐澳门真人娱乐平台网址| 百家乐官网开和几率| 澳门网络游戏| 香港六合彩管家婆| 大发888游戏平台 送1666元礼金领取lrm | 大发888娱乐城开户| 钱隆百家乐大师| 百家乐犯法| 哪个百家乐玩法平台信誉好| 澳门百家乐官网真人娱乐场| 真博国际| 百家乐赌博机| 真钱的棋牌游戏| 大发888真人游戏| 百家乐网页游戏网址| 足球.百家乐官网投注网出租| 大发888提款之后多久到账| 百家乐打印程序| 百家乐官网那里最好| 百家乐官网发脾机| 百家乐官网打法心得| 百家乐官网为什么庄5| 大发888黄金版娱乐场| 威尼斯人娱乐场怎么样| 定制百家乐桌垫| 属蛇做生意坐向| 百家乐官网衬衣| 百家乐官网真人视屏游戏| 百家乐官网一直下注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