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人民日報客戶端發文駁六大質疑
這幾天,習近平主席正在非洲訪問,還將同南非總統祖馬共同主持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
一直以來,中國和非洲的親密關系都吸引著國際社會的關注,當然也伴隨著非議。一些西方輿論又開始鼓吹中國正在非洲加速推進“新殖民主義”,想把這里變為“中國的第二塊大陸”。那么事實究竟是怎樣的?

眾所周知,非洲大陸資源豐富,但卻經歷了西方殖民者長時間的侵略與掠奪,成為了“輸血之地”。中國與非洲的合作,究竟是正常貿易還是等同于西方殖民者的瘋狂掠奪,數據說話明明白白:
中國已經連續六年穩居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2014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220億美元,是2000年的21倍,增速極快。15年來,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年均增長37%,投資存量超過300億美元,是2000年的60倍以上。在中非經貿合作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合作領域和結構也不斷拓寬和優化,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聚焦非洲市場,工業、金融、旅游、電信、航空、廣電等行業成為中非經貿合作新的亮點。
南非金山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謝爾頓在受訪時表示,推動非洲的經濟增速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來自中國的商品需求,中國推動了對石油、天然氣和其他原材料的需求,對于非洲資源出口型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積極作用。

這種言論讓人啼笑皆非。產能轉移是世界經濟發展中的普遍現象和客觀規律,并非中國人創造的。而且,資金、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等生產要素通常總是從先發展的國家向后發展的國家進行轉移的。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也承接了大量發達經濟體的富余產能和技術。
具體到中非之間的合作,已從一般貿易逐步向產業對接、產能合作和技術轉移升級,這些已經成為中非合作的新亮點。
換個角度來看,在全球化的今天,非洲企業完全有能力辨別是否適合自身,不會甘心做“冤大頭”的。非洲大部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都相對落后,他們對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的鋼材、水泥、玻璃等需求量巨大。事實上,許多非洲國家和企業制定各種優惠政策,期待能承接這些轉移的產能。

截至今年9月,中國通過援助和融資在非洲已建和在建鐵路5675公里,公路4507公里,中國的相關企業向非洲派出了大量員工。
有個說法是,中國企業在非洲的融入性做的很差,項目一般都是自己弄,不帶非洲人玩。即便在當地招工,也是干體力活,都是最初級的崗位。
這種說法又是閉門造車了。以正在建設的肯尼亞蒙內鐵路為例,修路期間,將帶動當地就業3萬人,僅中國路橋在肯尼亞就有當地員工1萬多人,占員工總人數的90%。
當地員工可不是就“搬搬磚”而已。據介紹,蒙內鐵路第八項目部有當地員工680多人,中國路橋為他們辦夜校、搞培訓,開展技能大賽,提升他們的技術能力,其中不少當地人成為電焊、機械操作、電務通信等領域的行家里手。

有人說,中國在非洲只會修路蓋樓,最后都成了當地政府的政績工程,甚至有些資金還被政府官員貪掉了,老百姓獲益有限。
一個事實是,非洲基礎設施的薄弱,正是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中國有句話,“要想富先修路”,截至今年9月,中國通過援助和融資在非洲已建和在建鐵路5675公里,公路4507公里,極大幫助和改善了當地的交通狀況。以蒙內鐵路為例,它建成后將把肯尼亞全國各地乃至整個東非地區連接起來,該地區人員、貨物流動成本也將因此大為降低,一定會惠及周邊的民眾。
另一個事實是,中國目前在非洲建設項目中,絕大多數或都是惠及非洲民眾的,既有修路蓋樓,也有建體育場、學校、醫院、飲水供水項目、城市電網,這些都跟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些帶給民眾的好處也是實實在在的。
另外,在埃博拉肆虐的時候,中國第一時間向塞拉利昂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是第一個為塞拉利昂提供援助的國家。這些例子不勝枚舉,相信非洲民眾也都記在心上。

非洲大陸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有媒體說,中國修建的道路和鐵路切斷了野生動物走廊,破壞了棲息地,水電站改變了河流的生物和物理性質。
實際上,非洲許多國家雖然并不富裕,但對環境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護相當重視,要是破壞了環境,中國企業很難獲得訂單。而中國政府一直非常重視中國企業在非洲開展活動時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在審批項目的時候,凡是可能造成當地污染或公害的項目一律不予批準。
蒙內鐵路途經肯尼亞著名的察沃國家公園,這里有大象、獅子、獵豹、羚羊、斑馬等野生動物活動,它們在這里生存、繁衍、遷徙。在這一路段施工的時候,中方企業想方設法,減小對動物的影響。具體的做法,就是建設專門的“動物通道”,把鐵軌墊高,讓動物能自由通行。考慮長頸鹿的特殊高度,多個通道需要建設到7米以上。中國企業的努力獲得了當地環保部門的認可。

東非的吉布提最近屢被提起,關于中國將在這里建設軍事基地的傳言不絕于耳。更有甚者,猜測中國將以這個軍事基地為跳板,為將來搞軍事擴張做準備。
對于這種猜測,國防部最近明確答復:中國和吉布提正就在吉建設保障設施事進行協商,為的是更好地保障中國軍隊執行國際維和、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這對于中國軍隊有效履行國際義務,維護國際和地區和平穩定具有積極作用。
對此,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鐘建華更是直截了當地說,“我覺得不值得把它夸大為一個所謂的軍事基地,哪有相互幾個大國把軍事基地建在同一個港口的地方,這叫什么軍事基地呀,就是一個補給港口。”鐘建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會積極參與非洲的和平安全建設,但絕不會反客為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