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審議:委員建議對有劣跡影人設禁入門檻

11月4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分組審議了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多位常委會建議草案中應明確規定演藝人員要強化社會責任,并對有劣跡的電影從業人員設置禁入門檻。
任茂東委員說,電影從根本上講是“人”的藝術創作,促進電影產業發展不單單是“錢”的問題,關鍵是“人”的問題。電影立法要有這樣一個目的,即通過法律實施,不僅票房收入明顯增加,設施明顯改善,作品質量有質的飛躍,同時我們國家電影從業人員的素質應明顯提高,培育出大批德藝雙馨的電影藝術家,甚至是蜚聲海外、世界級的“電影大師”。
但令任茂東委員注意的是,近年來有個別演藝人員吸毒、酒后駕車、尋釁滋事、擾亂社會治安、超生、賭博,造成了極不好的社會影響,因此他建議應在草案中明確規定演藝人員要強化社會責任,提高素質,為觀眾提供正能量。
此外,任茂東委員還建議,相關行業協會組織和有關部門要切實擔負起職責,維護行業形象,引導從業人員自律,拿出具體的措施,營造良好的從業氛圍,讓演藝人員切實擔負起文化使命和社會責任。例如,要研究設立行業禁入制度,對有劣跡行為、特別是實施過違法犯罪行為的演藝人員在一定期限內禁止其從事影視拍攝;屢犯者,讓其終身不得從事影視拍攝。“尤其是一些‘主旋律’影片,要堅決禁止他們參演,以保證影片的嚴肅性和積極的社會影響。”
劉振來委員也建議在草案中增加對演藝人員自律的內容,對那些自身形象太差,違法犯罪或者發生嚴重問題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應在演出、發行、放映等方面制定一定時期禁演、禁映等必要的懲罰措施,形成正確的導向。
方新委員呼應前兩位委員的意見,建議在草案中對電影從業人員的行為應有所規范,一是增加禁止措施,比如對涉及到“黃賭毒”違法犯罪行為的影人要有更嚴格的限制規定;二是對于廣大的電影從業人員,應該要求他們提升素質,增強社會責任。“電影明星承擔著對青少年和公眾的導向與示范作用,真的是有錢也不能任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