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復牌無望后漢能再遭一擊:宜家宣布終止與其合作
曾幾何時,與明星企業瑞典宜家集團的合作,被漢能視作經典的成功應用案例,出現在各類推廣材料中。但如今,就在漢能掙脫停牌泥淖依然無望之時,這一全球最大的家具和家居用品零售商決定終止與其合作。
英國《金融時報》11月2日報道稱,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下稱漢能薄膜)失去了與宜家在歐洲銷售太陽能面板的合同。根據宜家的聲明,宜家終止了與漢能簽訂的住宅用太陽能合同,并提示所有購買漢能產品的用戶,今后與漢能英國售后服務聯系。
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對于股價腰斬后始終復牌無望的漢能薄膜來說,又是一重打擊。在接受香港證監會調查前,漢能薄膜的市值一度上升至400億美元,隨后受財務數據以及關聯交易等問題影響,該公司市值一夜蒸發近50%。此前,漢能曾拿與宜家的合作為例,力證自己的產品除了與母公司漢能控股集團的關聯交易,還擁有其他客戶。
但在漢能股價急瀉后,外媒曾援引宜家高層的電郵內容稱,該公司尚未決定會否繼續與漢能合作,為消費者提供太陽能發電板。
在停牌101天之后,漢能薄膜于8月28日深夜公布了未經審核的中期財報。截至6月30日,漢能薄膜上半年營業收入21.18億港元,較上年同期32.13億港元,下跌34.1%;凈虧損5932.3萬港元,較去年同期的凈賺16.76億港元,跌幅達到103.5%。
這是漢能系2013年正式登陸港股市場后首次出現業績虧損。對此,該公司將原因歸結為暫停或終止大部分與母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所致。
中期財報同時顯示,該公司預期將會在總部、事業部及各區域公司總共精簡約2000名員工,這一裁員數據占全員比例逾30%。
漢能與宜家在歐洲市場的大部分交易,源自漢能集團對德國薄膜制造商Solibro的收購。自10月開始,Solibro位于柏林附近的工廠已縮減其生產規模。德國商業新聞社Handelsblatt對此報道稱,似乎是漢能薄膜的困境影響了其歐洲的生產,生產縮減的背后是該公司未來的不確定性。
對于在歐洲宜家店內出售的戶用薄膜發電系統業績,漢能薄膜曾在中期財報中稱,2015年上半年在英國、荷蘭及瑞士出售了超過800件的戶用薄膜發電系統,并且計劃在未來將繼續進入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及法國等國家。但《金融時報》援引一名業內人士說法稱,宜家自身并不使用漢能的太陽能面板。漢能的太陽能面板通常在宜家商場內一個獨立的展位內出售,與宜家之間是相互獨立的關系。
漢能薄膜于今年3月宣布,受益于中國太陽能項目銷售量大增,該公司2014年共實現營業收入96億港元,比上年增長約193%,凈利潤從上一年的20億港元增至33億港元。但《金融時報》稱,漢能收入的營收大多來自母公司漢能集團的訂單,除此之外,宜家作為外部銷售途徑的貢獻甚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