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
新華社: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改變“一條腿長一條腿短”
【編者按】
新華社就“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連續發聲。
10月31日,署名為新華社評論員的文章《堅持協調發展,提升整體效能——二論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指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出協調發展理念,正是著眼于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這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要發展理念之一。
全文如下:
改革是當代中國的鮮明特征,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改革開放偉大實踐造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迅速崛起的中國傳奇,讓我們深切領悟“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分量,也清醒認識到必須解決好“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
事物總是在矛盾中運行,而發展也常常伴隨新的問題。改革開放30多年的高速發展,在創造世界矚目發展成就的同時也讓成長的煩惱不斷顯現。從區域差距到城鄉差距,再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不同步,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暴露出發展面臨的瓶頸制約,更催生著發展理念與方式的深刻轉變。
身處“十二五”“十三五”交替之際的歷史新方位,面對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出協調發展理念,正是著眼于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這是黨中央堅持問題導向、破解發展瓶頸的應對之策,也是著眼未來謀劃全局的戰略考量,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指導作用,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要發展理念之一。
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于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協調發展因應發展失衡和不可持續而生,是發展實際倒逼而來,也是因時而動、應勢而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主動選擇。正確的發展理念從來不是憑空想象,而是發展實踐的產物、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堅持協調發展,就要以協調的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從整體和全局上把握,提升發展整體效能,推進事業全面進步。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從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增長的硬指標,到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軟實力,從經濟結構的優化到生態環境的改善再到扶貧脫貧的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貫穿著“全面”的總要求,體現了“協調”的新特點。認清、吃透、把準協調發展理念的豐富內涵、精髓要義、本質要求,才能在實際工作中胸中有全局、行動有章法,有序推進各項事業發展。
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抓住重點要害,才能“舉一綱而萬目張”。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難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改變“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失衡問題;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把這幾個發展中的重大關系擺正理順,就能使單項發展的動能聚合成整體發展的勢能,形成更有利于解決發展問題的總體之勢,開創相互促進、協同推進的良好發展局面。
增強發展協調性,關鍵是做到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無論是區域協調發展還是城鄉協調發展,無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還是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既要考慮鞏固和厚植原有優勢,也要著力破解難題、補齊短板,加大對落后地區、貧困人口、弱勢群體的幫扶力度,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后勁。各地實際情況不同,優勢和問題各異。只有善于運用辯證思維指導工作,既突出重點,也統籌兼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把協調發展理念落到實處,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
“唱和如一,宮商協調”。從古代中國的傳統智慧,到當代中國協調發展的全新理念,“協調”一詞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下一個5年航程即將起錨。讓我們貫徹協調發展的理念,推進協調發展的實踐,在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中,實現更高水平的協調發展,邁向永無止境的發展新境界。

- 哈佛硬刚特朗普
- 全国纪检监察一季度处分18.5万人
- 现货黄金价格站上3400美元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独家回应“控产会议”传闻:不信谣不传谣
- 恒生指数早盘下跌0.04%,恒生科技指数跌0.5%:京东、美团双双大跌超6.5%

- 国际东方学大师,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
- 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有名句“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