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接收論文量登頂,斬獲最佳論文:ACL 2021統計數據出爐
原創 Synced 機器之心
機器之心報道
機器之心編輯部
2021 年的 ACL 上,國人論文的占比繼續增加,最佳論文獎也被收入囊中。
8 月 2 日,計算語言學、自然語言處理領域頂會第 59 屆 ACL 大會及第 11 屆亞洲自然語言處理學術會議 IJCNLP 聯合會議(ACL-IJCNLP)以線上方式舉行。
作為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今年的 ACL 大會已是第 59 屆,會議舉辦時間為 8 月 2 日 - 5 日。
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宗成慶老師擔任了今年的 ACL-IJCNLP 主席,程序主席包括華盛頓大學的夏飛教授(Fei Xia)和香港理工大學的李文捷(Wenjie Li)教授以及羅馬大學的 Roberto Navigli。
在上周六機器之心于北京舉辦的 ACL 2021 論文分享會上,宗成慶老師向我們介紹了本屆會議的一些數據信息。隨著大會的開幕,我們可以看到更多有關今年 ACL 的論文數據,包括熱門主題、中國學者的論文數據等。
從公開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今年共有 3350 篇投稿,其中包括 2327 篇長論文和 1023 篇短論文,這個數據相比去年(3429 篇)略有減少。在所有研究之中,有 710 篇最終被接收,接收率 21.2%。在今年的會議中,另有 493 篇論文被接收為 Findings,這額外 14.9% 的論文被接收到了大會的 Findings 子刊。

在論文的方向上,機器學習、翻譯、信息提取、語言交互系統等方向是人們探索的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該會來自中國的論文投稿數量已經大幅超越美國,并領先其他國家與地區:共有 1239 篇論文投稿來自中國大陸,其中 251 篇被接收,接收率 20.3%。

最佳論文 & 杰出論文
在大會正式召開之前,程序委員會公布了。本屆大會的最佳論文《Vocabulary Learning via Optimal Transport for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來自中國機構字節跳動火山翻譯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詞表學習方案 VOLT,在多種翻譯任務上取得了優秀的結果。

論文鏈接:https://arxiv.org/abs/2012.15671
代碼地址:https://github.com/Jingjing-NLP/VOLT
有趣的是,該研究修改前的版本曾投至另一個機器學習頂會 ICLR 2021。在 Openreview 網站上現在還能看到該論文及匿名評審的結果。當時四名評審給出的意見是 3、3、4、4——未達到接收標準,作者做了 rebuttal 之后撤稿轉投 ACL 并獲得了人們的認可。
從評審者的角度來看,這篇 ACL 2021 最佳論文和以往有所不同——以往經常是開創了新的方向,而今年研究的想法非常創新,且工作極為細致透徹。這是以往中國大陸學者所很少能夠做到的程度。
今年的最佳主題論文(Best theme paper)研究來自卡耐基梅隆大學、巴伊蘭大學、加勞德特大學與艾倫人工智能研究所等機構。第一作者殷綺妤(Kayo Yin)本科畢業于巴黎綜合理工學院,目前是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在讀研究生。

論文鏈接:https://arxiv.org/abs/2105.05222
此外,還有六篇論文獲得了 ACL 2021 的杰出論文榮譽,包括港中文、騰訊 AI Lab、斯坦福大學(李飛飛、曼寧等人團隊)的研究。
從 ACL 的論文投稿和接收數量來看,近幾年來中國的 NLP 領域從追趕者逐漸成為國際舞臺的主力軍。對比曾在北京舉辦的 ACL 2015:那時中國的論文投稿數量還不及美國,整個大會也只有 318 篇接收論文。

仍要關注到的是,國內論文投稿的接收率仍不及美國,在 NLP 的大方向上,還有很多地方值得努力。
宗成慶表示,國內論文數量的增長是人工智能領域近年來火熱,以及新技術應用前景所推動的結果。隨著 NLP 的發展,未來我們或許能看到更多投身這一領域的學者。
? THE END
轉載請聯系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投稿或尋求報道:content@jiqizhixin.com
原標題:《中國接收論文量登頂,斬獲最佳論文:ACL 2021統計數據出爐》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