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長江隧道預留軌交通道偏小,專家建議先開“導向公交”
2009年開通的上海長江隧橋,是目前上海陸域與崇明島之間唯一的陸上交通通道。但長江隧橋每逢節假日必堵,而原先預留的軌道交通通道(規劃19號線)由于空間不足,現有的地鐵車輛難以通過。10月12日,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獲悉,有關專家提出了利用預留隧橋越江通道開行帶導向輪的快速公交的方案設想,目前這一課題正在研究中。

預留空間現有地鐵列車難通過
上海長江隧道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采用盾構法施工。隧道上層頂部為專用排煙風道,中部為三車道高速公路,下層分為三部分,中部為預留軌道交通空間,兩側分別為安全疏散通道和電纜管廊。而中間預留的軌道交通通道高度為3.93米,寬度為3.4米。
“這樣大小的空間,無法滿足國內地鐵車輛通行要求,國外一些特制車型在國內還沒有使用的先例?!鄙虾J姓こ淘O計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蔡逸峰認為,目前,崇明三島之間、島與浦東的交通主要以私人交通為主,公共交通發展相對落后,導致三島地區的隧橋及翔殷路越江隧道擁堵嚴重,周末及節假日來往崇明島與上海的客流量激增,可從平時每天3萬到4萬輛次增加到7萬到8萬輛次,擁堵時乘坐公交的乘客也同樣被堵在隧道內進退不得。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一些市民乘坐公交車回崇明,原本1個多小時的車程因為擁堵而花了4個小時。
“如果能在預留通道先期開行專用快速公交,利用公共交通方式將崇明、長興與浦東快速聯系起來,并在浦東設金海路站與12號線及規劃的9號線三期換乘,不僅可以縮短在途時間,提高居民出行的服務水平;還能通過換乘軌道交通,快速到達人民廣場、五角場、徐家匯等商業圈。更重要的是,能吸引更多的乘客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提高崇明公共交通效率,優化交通結構?!?/p>
過隧道的公交應帶有導向輪
目前,城市道路車道的標準寬度為3.75米,但預留的通道寬度只有3.4米,如何保證在長達8公里的隧道內公交車能安全駕駛?對此,研究人員提出,給公交車兩側加上導向輪,在隧道內利用導向輪控制公交車行駛方向,出了隧道則收起導向輪。
“導向公交是在普通公共汽車的前軸兩側各裝一個側向導輪,以構成車輛行駛導向裝置,該導向裝置與汽車的轉向系統協調聯動,使其既可以在普通道路上行駛,又可以借助該裝置在專用道路上實現人工操縱行駛和自動導向行駛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蔡逸峰介紹,這種車輛在行駛時,側向導輪會與路緣壁接觸,并保證車輛在道路中央行駛,此時駕駛員無需操控方向盤即可以駕駛車輛。而這種車輛在國外已有使用。
由于過江時走預留通道,導向公交可以比普通公交車更快,而且既能在普通道路上行駛,又能在專用道路上依靠“軌道化”提高運營的品質及服務水平,因此可以根據客流情況靈活開行公交線路,同時相比軌道交通造價更低。
“近期利用崇明隧橋越江通道開行快速公交不僅能改善越江擁堵現狀,還能充分利用隧橋預留通道閑置空間,減少資源浪費,并為公交優先培育客流?!?/p>
線路與地鐵車站相銜接
對于快速公交的線路走向,專家建議,可以起于浦東金海路金穗路交叉口處,沿金海路-華東路,經過曹路鎮,進入上海長江隧道,沿公路層下方預留空間向東進入長興島,沿大橋兩側預留的通道,進入崇明島,在陳海立交處轉陳海公路,至陳家鎮。由于過江段有獨立路權,避免擁堵,從浦東曹路鎮站至崇明島、長興島的旅行時間控制在40分鐘以內。
全線設站5座,浦東區域???站,長興島和崇明島各1座,全部為地面站。在長興島和崇明島與兩島內部骨干公交系統換乘。浦東設曹路站、金海路站(9、12號線)和金穗路站(14號線),實現與地鐵的換乘。澎湃新聞記者發現,這一走向與規劃的19號線基本一致。
由于傳統的輪渡以及隧橋的交通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居民的出行需求,需求一種新的交通方式,充分發揮現有長江隧橋預留通道的功能,既可以減少資源浪費,同時快速公交的載客量也能滿足目前的過江需求。蔡逸峰建議可對導向式公交系統開展相關工作的前期研究。
國外導向公交案例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導向公交:南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路導向公交系統運營較成功,導軌全長12km,全程運行約13min,旅行速度60公里/小時。
系統于1987年全線通車,途經此線路的公共汽車線路多達18條,有兩條干道,平均站間距5公里。該系統高峰時段發車間隔為50秒,平峰時5~15分鐘一班,日均載客量25000人次,高峰單向客流達到4500人次/小時。
英國劍橋郡導向公交:英國劍橋郡為解決高峰期道路擁堵問題而設計并開通了導向公交線路,成為了接通劍橋郡與周邊郊區的城郊快速通道。線路全長40公里,其中導向部分23公里,非導向部分17公里。采用雙層巴士作為導向公交的車輛,有效緩解了交通的擁堵狀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