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紀委為何要在深夜宣布蘇樹林落馬,還刷新打虎最晚紀錄?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首名在任省長落馬,也是第7名落馬的中央委員。但更令大家熱議的是,這則消息再度刷新了中紀委發布“打虎”消息的最晚時間:23:30。
此前,關于中紀委“打虎”的規律,諸多媒體可沒有少總結歸納,諸如“周一拍蒼蠅,周五打老虎”之說曾讓很多媒體人一到周五下午就守在中紀委網站前等待“打虎”消息。不過,中紀委很快用事實打破了這一論斷:2014年12月26日早上6點55分,當大部分人還在夢鄉尚未醒來的時候,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孫鴻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被調查。此后,其他“打虎”的消息也不再集中在周五發布,讓人完全摸不著規律。
不過,這摸不著規律的時間卻又引來了新一輪的吐槽:“中紀委辦案信息高度壟斷和保密,10月7日晚11:30發布與8日上班時間發布差別不大,何必折騰得大家都不能好好睡覺呢?”言下之意,中紀委有必要這么起早貪黑地發布組織調查的消息嗎?
正哥哥今天就想來談談這件事:有必要,而且很有必要。
首先,及時發布“打虎”消息,是信息公開的必然要求。今天早起看到這么一個段子:“5年前,全世界在猜測金正日接班人是誰,諾基亞單季度市場占有率超過四成,蘋果4s還沒有發布,騰訊還沒有微信。看到以上這些事情,你是不是很震驚,感覺5年的時間好像換了一個世界?”其實大家翻看5年前的反腐新聞也可以發現,那時候中管干部被調查在第一時間并不會向社會通報,都是市場化媒體先爆料,然后要等到一年半載、此官員被開除黨籍、移送司法機關時,中紀委才會發布新聞。黨的十八大之后,中紀委在案件審查新聞發布方面作出了實質性的改變,每名中管干部只要一經組織調查,就立即向社會發布消息,把反腐新聞發布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中紀委適應信息公開、盡可能第一時間保障公眾知情權的明智之舉,理應點贊。
其次,中紀委選擇在早上6點多或是晚上11點多發布“打虎”消息,是有“講究”的。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在“老虎”確定被調查之前,消息是絕對保密的,如果有任何風聲走漏,都可能導致涉案人發生意外甚至出逃,因此在何時何地將“老虎”拿下,中紀委的工作人員一定是經過精心準備的。正是由于這種高度的保密性,在拿下“老虎”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若干的變數,因此也就不排除預定時間和最終成功拿下的時間有出入。因此,也許并不是辦案人員想起早貪黑,在早上6點多或者晚上11點多才動手,是因為那個時間點動手的時機恰巧最成熟而已。
具體來說,從目前媒體公布的消息看,蘇樹林國慶期間應該是在北京,如果不出意外,昨晚(10月7日)他應該按時回到福建,準備今天繼續工作。選擇在北京將其拿下,正好省去了從福建將其帶回北京的麻煩,既安全又省時省力。同理,今年“兩會”剛一結束就宣布對仇和、徐建一進行組織調查,也是因為他們在北京剛開完“兩會”,就地拿下正好省時省力。
“講究”的另一層含義,是中紀委對公布某則“打虎”新聞產生的效應的評估。如果真的都是每周五下午發布“打虎”新聞,震懾力還能總是這么強嗎?而出其不意地在早6點、晚11點來一則消息,產生的反應顯然更加強烈。尤其是選擇在長假的最后一天晚上發布新聞,光從如此多的人在熱議發布新聞的時間點來看,這本身就已經達到了信息發布者想引起公眾注意的目的了。再舉個例子,中紀委選擇在“天津8·12爆炸案”調查期間對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原局長楊棟梁進行組織調查,也令許多人十分意外。而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一消息的發布時機選擇得非常巧妙:還有比在爆炸案事故調查現場拿下調查組組長更令媒體興奮的消息嗎?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選擇在10月7日深夜發布蘇樹林被組織調查的消息,有利于福建省委及早傳達通報中央決定,盡快調整相關工作安排,避免對省委省政府工作造成更大影響。據微信公眾號“福建新聞聯播”今早6點40分發布的消息,10月7日晚上,福建省委就召開了常委會議,通報了中央關于對蘇樹林進行調查的決定,并表示省委堅決擁護中央決定,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實。因此,在長假結束前及時發布新聞,對福建省委省政府順利開展長假后的各項工作無疑是大有幫助的。
諸位現在是不是覺得,中紀委起早貪黑這么拼地“打虎”,是在情理之中了呢?正哥哥想要告訴大家的是,中紀委的工作人員也想和大家一樣正常地休息,可是他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經常要加班加點。希望大家對他們的工作能夠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因為他們的默默奉獻,是為了讓這個社會更加風清氣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