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多省市又燒秸稈,河南周口:再發現一把火,鄉鎮領導就地免職
在期盼已久的北風助力下,10月7日21時,遭遇持續霧霾天氣的北京終于解除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處于嚴重污染級別的空氣質量得到改善。

據北京青年報8日報道,北京環保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輪重污染的主要原因除污染擴散條件明顯不利,造成污染物快速積累和轉化外,還與華北地區焚燒秸稈,排放大量污染物有關。
環保部7日通報的全國秸稈焚燒衛星遙感巡查監測情況佐證了這一說法。10月1日至6日期間,在全國范圍內,環保部共監測到疑似秸稈焚燒火點376個,比2014年同期增加53個,增幅為16.41%。
火點主要分布在河南、山東、遼寧、新疆、安徽、湖北、河北、黑龍江、內蒙古等9省(區),其中,河南有火點222個、山東106個、遼寧17個、新疆16個、安徽10個,其他4省份火點數低于5個。
從秸稈焚燒火點強度看,平均每千公頃耕地面積火點數排序為前5位的省份依次為河南、山東、新疆、遼寧、安徽。
然而上述省份的秸稈禁燒力度此前已被外界冠為“史上最嚴”。
河南省秋季秸稈禁燒(9月25日-10月25日)以來,省政府成立了9個秸稈禁燒督查組,周口市下轄的太康縣因多個鄉鎮工作不力,秸稈焚燒現象嚴重,被省政府約談,為此,周口市政府給予太康縣通報批評,并進行先期經濟處罰2000萬元,同時對多名領導干部給予了相應處分。
9月30日通報當天,周口市市長劉繼標在秋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緊急電視電話會議上稱,對焚燒秸稈的行為,政府部門的態度要“斬釘截鐵、毫不含糊、從嚴從重”。“即刻起,發現一起,曝光一起,問責一起,如再發現一把火,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就地免職。”
今年5月19日,河南省會鄭州市規定,禁燒秸稈時段一個火點要罰100萬,不僅對農作物秸稈焚燒下達了“封殺令”,在該時段內,鄭州市轄所有區域還嚴禁露天焚燒垃圾、荒草、落葉等。
據河南媒體大河報5月報道,三夏(夏收、夏種、夏管)期間,在河南駐馬店市確山縣,地頭、路邊掛著醒目的宣傳橫幅;泌陽縣的各鄉鎮出動宣傳車,在鄉村巡回廣播秸稈禁燒的意義。駐馬店市驛城區胡廟鄉一包村鄉政府干部稱,麥收季節,鄉村干部防火最辛苦:“為了田間不現火光,一個麥季下來,鄉村干部個個是伴星星曬太陽,皮膚黑來胡子長。”
作為禁燒管理主力,各省鄉鎮干部“壓力山大”的狀態由來已久,在小麥播種面積達185萬畝以上的安徽宿州市埇橋區,進入收割季后,80%的黨政干部將被派往田間地頭。
除對管理者施壓,對農民的管束也不少,按照河南平頂山市政府通告,凡在平頂山市轄區內焚燒秸稈的,將處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引起火災的,處15日以下拘留,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許昌市秸稈禁燒辦公室則于5月印制了95萬份“2015年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承諾書”直接下達農戶。
“三夏”期間,河南省共進行了3次工作問責約談,扣撥財力累計2.34億元,其中,周口市被罰最多達4100萬元,駐馬店次之達3900萬元。
實行高強度巡查與罰款追責雙重措施的不止河南省,山東臨沂市10月6日下午緊急召開的全市大氣污染防治秋季秸稈禁燒工作現場會對25個鄉鎮和所屬村居進行了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會議要求成立巡查小分隊,全天24小時值班巡查,堅決遏制秸稈隨意焚燒現象發生。
據安徽合肥日報5月消息,合肥將秸稈還田作為秸稈綜合利用的主攻方向,與此同時,為推進秸稈禁燒源頭防控,自2015年起合肥首次實行全年全域秸稈禁燒,執行不力嚴重者將“一票否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