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曾俊華談香港重要角色:非常有條件成為一帶一路的地區樞紐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再度提醒香港商界,要盡早布局“一帶一路”。
10月4日,曾俊華發表了一篇題為《重要角色》的網志,稱“一帶一路”涵蓋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大幅地域,香港要把握“一帶一路”的機遇,必須要早著先機,盡快加深對沿線新興市場的認識。
曾俊華提醒香港商界,要成功打入一帶一路市場難度實在不小,并不是單靠做好資料搜集和市場研究就能做到。各地實際的營商環境,獨特的商業文化,以至政府各項規條和關稅安排等,均需要花上不少時間適應和掌握。
在這篇網志中,曾俊華回顧了自己近期訪問匈牙利布達佩斯、波蘭華沙,以及德國杜塞爾多夫和法蘭克福的經歷。
曾俊華提到,“一帶一路”戰略推動沿線地區的互聯互通,其中一個重點是加強國家之間的基建連接。過去數年,來往成都、重慶、蘇州等地和歐洲多國的貨運鐵路相繼開通,中歐兩地的聯系越加緊密。
眼下,越來越多產自中國的電子產品、汽車配件和日用品,經由中歐鐵路走向歐洲市場,這一度引發沿海港口樞紐的擔憂,它們是否會因此失去中轉中心的地位。
雖然曾俊華在網志中沒有直接提到這個問題,但他提到了一組數據:中歐鐵路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等國家,約兩個星期就能將貨物由中國運至歐盟地區,運輸速度比海運快三分之一,但成本卻又比空運低一半,對推動“一帶一路”下中國、中亞、中歐、以至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的貿易十分有幫助。
曾俊華強調,香港是亞洲區的航運中心,擁有發達的海空運輸和物流網絡,加上在商貿、金融以及多種專業服務的國際優勢,香港也非常有條件成為“一帶一路”的地區樞紐。“我一直認為,在一帶一路戰略中,香港首要是加強和不同地區樞紐的聯系合作,再利用這些地區作為基地,慢慢將我們的市場幅射至一帶一路沿線更多地區、更大范圍。”
即便是在中歐鐵路中,曾俊華也提到,通過跨境鐵路從中國入口的商品遠比由歐洲出口的多,以致營運者不時要把空空的貨柜運回中國,顯然基建硬件的潛能沒有被充分利用。
在這方面,香港龐大的國際商業網絡和人脈,以及會展和商業配對服務,就非常適合作為商貿物流的促進平臺,為歐洲企業引進商機,促進貨品出口。
此外,香港在建筑、工程、管理、法律等多種專業服務方面也有優勢,能夠在設計和營運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等設施方面,為“一帶一路”沿線基建項目提供支援。
更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還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和亞洲最大的資產管理中心,擁有非常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曾俊華說,香港是“一帶一路”基建設施的理想融資平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