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武與漢之間》,再與你談談武漢
澎湃新聞記者 康寧
字號
2020年2月,武漢因新冠疫情封城。當時被困于家中的諶毅開始為我們寫作、錄制《武漢之聲》。他出生于漢口,求學于武昌,現居住在漢陽。我們找到他,希望通過一個本地人的講述來呈現這座城市浮于私人視角與歷史記憶之間的面貌。這個專題在武漢的至暗時刻籌備制作,在武漢即將重啟之時結束。發布后,不少讀者向我們反饋,《武漢之聲》讓他們重新認識了武漢。
當我們湊近了看,發現武漢的確是一座值得再多談一些的城市。長江與漢江交匯于此,奔騰向東的河水將這片土地分出三鎮格局,雖是一城,卻在時光的軌道中演繹著截然不同的風云變幻。這里是曾幾度上演改變中國人命運的歷史事件的舞臺,也是時代洪流中特大型中國城市發展變遷的縮影。武漢,從來就不缺故事。
我們再次邀諶毅提筆,請他再來談談武漢,于是有了即將在城市漫步欄目推出的新專題《武與漢之間》。
“一座城市理應也實際上是一個容器。這個容器最好不要是玻璃瓶或者瓷碗,那樣哪怕容積再大,一旦破損就什么都沒有了。它可以細碎,可以雜亂,可以矛盾重重,可以晦暗不明,只要它足夠豐富,足夠包容,充滿了氣泡,無關緊要的枝節,無法歸納的特質,可能性蔓生的脈絡……武漢一直在不斷失去這些,盡管如此,它仍然擁有很多,還不算太壞。”諶毅說,《武漢之聲》是試圖給讀者“一個聲音”,一個雜于“1”的東西;而《武與漢之間》則希望能夠帶讀者走入其中,“武漢”不再是一個審視的對象,而是一個可能代入的處境。這一次,他想要寫給讀者的是,“假如有那樣一天,你們將如何可能想象它”。
歡迎關注專題《武與漢之間》。

“武與漢之間”題字:孫鑒 設計:白浪
責任編輯:吳英燕
校對:張亮亮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