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資本大佬建言股指期貨:設計適合普通投資者的迷你合約

轉眼間,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金所)出手限制股指期貨過度投機交易已過去兩個月的光景,期指成交逐日下滑,顯示出相關嚴格監管措施取得成效。
“金融無國界,定價權的轉移是非常快的,哪里有流動性,資金就會去到哪里,習慣了一個地方就再也不動了。”在9月17日舉行的一場股指期貨運行情況研討會上,申毅資本董事長申毅對比歷史上曾在美國和日本發生過相似股災情況后認為,在后股災時代,可以考慮設計適合普通股票投資者的迷你股指期貨合約,來令市場各參與主體更為公允。
此前曾做過高盛交易員的申毅,非常認可此次對于期貨高頻交易的嚴格監管,“很多市場,是不允許在中國進行的高頻交易技術的。在期貨上,會對流量和撤單有非常高的限制的。”
申毅指出,中國的期貨交易所硬件、軟件比美國交易所都先進,系統可以承受很大的流量,因此對高頻交易比較容忍,但這也恰恰令其對高頻交易的市場沖擊預估不足。
目前,中金所已將股指期貨單個品種單日開倉量限定在10手,超過該數量的客戶就會被認定為“異常交易”。
不過,結合此前海外經驗,申毅建議后續可以制定更加靈活的標準,來對市場參與主體進行約束。
“需要反思!高頻確實存在砸盤的現象,那么是機構的問題還是計算機的問題,要分清,要監管人,但也要給自律的機會。”申毅稱。
境內抑制過度投機政策不斷出臺的情況下,境外交易所乘機推廣攬客搶奪境內風險管理市場利益。新加坡交易所和境內部分期貨公司不失時機地加大A50推介力度,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也計劃12月份開發上市E-mini FTSE 50股指期貨,爭搶中國的金融衍生品產業利益,中國股指期貨定價權面臨旁落的危險。
統計數據顯示,新加坡A50股指期貨交投日趨活躍,已經成為新加坡交易所最為活躍的品種,成交量加速增加。2015年A50日均成交量達到44.1萬手,同比增長164%。2015年6月26日,A50股指期貨的當日成交量達153.1萬手,創下歷史新高,備受市場關注。同時A50的持倉量亦逐年增長,2015年日均持倉量達到了58.9萬手,同比增長超60%。2015年5月26日,A50股指期貨的持倉量一度創下81.9萬手的歷史新高。
對此,東灣資本總經理胡曉輝也有切身的感受。“已經很多人去做A50的交易了”
作為中國的第一批股民,胡曉輝也親身經歷了中國股市二十載的起起伏伏,雖然對于期貨市場的限制措施可能引發產業鏈崩潰表示擔憂,但他同樣理解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
“其實市場的流動性越少,救市難度就越大。”胡曉輝建議,讓更多的市場參與者加入市場進行博弈,更市場化的手段才能更好發展資本市場。
量金資產董事長孟誠的建議則是,放開滬深300成分股“T+0”交易,進一步放開融券交易。
“T+0的品種在市場稀缺,再限制還是會有人做。”孟誠也是倡導完善制度建設的一員,在他看來,任何一個市場只有一個人在叫賣是沒有用的,中國市場有大量的人在提供流動性,要發展更多的產品來規避風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