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位“輪椅上的庫里”,三分準得連《人民日報》都驚動了
單場飚進9記三分在籃球場上堪稱華麗,更別說這樣的表演是坐在輪椅上完成的。
9月14日,在全國第九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六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輪椅籃球比賽中,廣東輪椅籃球隊球員林銀海單場命中9記三分球,助球隊在小組賽戰勝河南。
賽后,林銀海的三分視頻集錦在網上瘋轉,有網友稱他為“坐著的庫里”,而他的故事也登上了9月16日的《人民日報》。




看著科比的錄像學習投籃
這場輪椅籃球比賽中,林銀海單憑三分球就砍下27分,從微博@成都高新發布的視頻中,可以看到林銀海有好幾個球是從后場自己帶球到前場,直接“一條龍”三分命中。
這段視頻在網絡上瘋轉后,有網友表示:“林銀海的出手像極了庫里,這三分的感覺就是MVP啊。”
不過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這個羞澀的小伙子卻表示自己是科比的“死忠粉”。“我喜歡科比,真的,投籃就是跟科比學的,我會看科比的錄像,對著鏡子學習他的投籃動作,手腕的感覺。”
而據廣東隊教練黃建文回憶,即使跟科比比起來,林銀海在努力方面也毫不遜色。
除了白天的基本功訓練,廣東輪椅籃球隊每晚的籃球訓練要從五點半練到將近十點鐘。“他并不是最有天賦的,但絕對是最刻苦的。別人吃飯的時候,可能他還在加練投籃,每天他都至少要完成50個三分球的訓練。”

在幼時,林銀海就因為小兒麻痹癥而失去了運動能力,但他從小就喜歡看籃球。“特別是NBA,像科比、詹姆斯、奧尼爾、還有保羅,都是我的偶像。但下課后,同學們都可以到球場上去狂奔,我唯一能做的卻只有靜靜地坐在輪椅上,充當一名看客。”
直到2005年,廣州組建殘疾人籃球隊,林銀海終于找到了實現夢想的機會。
2007年,林銀海憑借出色的表現第一次進入了國家隊,參加了次年的北京殘奧會,并且至今仍是中國輪椅籃球隊的絕對核心。
“開始自立,所有的都要靠自己。”林銀海如此評價輪椅籃球給自己帶來的變化,他也已經去過很多地方,“性格外向了很多,眼界也寬廣了許多。”

手上老繭的厚度和水平呈“正比”
這段視頻在網絡上傳播開后,有網友說“庫里坐著投籃肯定沒他準”,而這并不一定是夸張。
在一般的籃球賽中,下肢力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輪椅籃球中,不僅無法使用下肢力量,還要“分心”操作輪椅,這無疑讓比賽更加艱難。
而根據輪椅籃球的規則,比賽時,運動員的腳不能觸擊地面,臀部也不能離開輪椅。
“因為輪胎的滾動,輪椅籃球比賽的速度甚至超過了健全人的籃球比賽,不僅對我們的體能、爆發力和技術都有很高的要求,激烈的碰撞還經常導致受傷,不管是訓練還是比賽。”林銀海說。

本屆比賽期間,前四川男籃主力朱東就參加了體驗活動,坐在輪椅上投籃,結果出手就投了一個“三不沾”,隨后他也表示:“坐在輪椅上腰腿無法發力,全憑手臂力量,真的很難。”
而北京輪椅籃球隊教練也在接受《光明日報》采訪時表示,“我們打籃球,不但要掌握籃球技術,還要掌握輪椅技術,因此,遇到的困難也要多很多。”
林銀海手上厚厚的老繭也證明了訓練的艱苦。
“剛開始訓練,手被磨出水泡,日復一日就成了老繭。繭越厚,操作輪椅就越熟練。”據林銀海自己介紹,每天5個小時的訓練是家常便飯,在輪椅籃球界,手繭的厚度和技術水平呈“正比”。

為國出戰,爭奪里約奧運入場券
9月18日,林銀海就要去北京向國家隊報道,他將和隊友一起在亞錦賽的賽場上爭奪里約殘奧會的入場券。
在2008年的北京殘奧會上,中國男子輪椅籃球隊7場比賽皆負。但在2014年的仁川亞運會,女子國家隊在決賽中擊敗日本奪冠,這大大增加了輪椅籃球這一項目在國內的關注度,但即便如此,和歐美相比,中國的輪椅籃球普及程度還差得很遠。
“輪椅籃球運動員的黃金年齡是35歲,我現在才29歲,感覺自己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希望能繼續提高穩定性,為球隊做出更大貢獻。”林銀海說。

在奧運大家庭中,輪椅籃球歷史久遠。從1960年第一屆羅馬殘奧會起,輪椅籃球就一直是殘奧會項目,但中國直到1987年才將輪椅籃球列為殘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據《新華網》公布的數據,在德國有上千支輪椅籃球隊伍,在日本,僅名古屋一地就有200支,而在國內,從事這一項目的運動員全國也不過幾百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