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勝千言·決戰東京|為夢想而戰!奧運賽場上的感動人生
東京奧運賽場有激情澎湃,也有感動人生。褪去冠軍光環,忘卻鮮花掌聲,還有一份堅持的夢想,超越自我,用行動闡釋“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
這是六位外國運動員的勵志故事。
丘索維金娜:像29年前那樣站上體操臺

1992年7月,巴塞羅那奧運會,烏茲別克斯坦選手丘索維金娜出戰體操平衡木資格賽。
她是第八次征戰奧運的傳奇選手。她曾為患白血病兒子籌集醫療費重出江湖。

走下賽臺,丘索維金娜再也無法再抑制自己的情緒,躲進教練懷中,失聲痛哭。這是她參加的最后一屆奧運會。
北京時間2021年7月25日,東京奧運會女子體操資格賽開戰,烏茲別克斯坦46歲高齡的傳奇選手丘索維金娜參加了跳馬單項的角逐,在比賽中她挑戰了高難度動作,但得分非常低,最終排名第十一位無緣單項決賽。
完成最后一跳后,丘索維金娜走下賽臺,和同自己兒子一般大的選手們碰拳握手相互鼓勵。走到場邊后,再也無法再抑制自己的情緒,躲進教練懷中,失聲痛哭。情緒平復后,丘索維金娜再次走上賽臺,向全場所有人飛吻致意,并對著鏡頭揮手告別。這是她參加的最后一屆奧運會。

2008年8月17日,北京奧運會,女子體操跳馬決賽中,丘索維金娜獲得銀牌。人民視覺 圖
丘索維金娜體育生涯走得十分艱辛。從代表獨聯體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奪得女子體操團體金牌,到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后因傷退役,再到為籌集兒子的醫療費無奈復出,為報恩德國醫生加入德國籍,并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幫助德國取得了62年來首枚體操銀牌。在兒子痊愈后,丘索維金娜依然放不下對體操的熱愛,第七次征戰2016年里約奧運會,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從1992第一次出征奧運到29年后的東京奧運,丘索維金娜依然站在那里。7月25日,46歲的丘索維金娜參與東京奧運會跳馬單項的角逐,這是她參加的第八屆也是最后一屆奧運會。新華社 圖
追求自我的道路上,年齡只是個數字。從1992年第一次出征奧運到29年后的東京奧運,八屆奧運見證者——丘索維金娜依然站在那里,為自己的熱愛和夢想。“丘媽”,再見!
納塔利婭·帕爾蒂卡:乒乓球場上的“斷臂維納斯”

納塔利婭·帕爾蒂卡先天殘疾卻敢于在球場上與正常人PK詮釋著奧林匹亞精神。
她是同時參加奧運會和殘奧會乒乓球比賽的第一人。

2021年7月25日,波蘭選手帕爾蒂卡在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第二輪比賽中。新華社 圖
生于1989年7月27日的納塔利婭·帕爾蒂卡,是一位來自波蘭的乒乓球選手,一出生她就沒有右前臂和手掌。她曾以殘疾人的身份挑戰王楠、張怡寧等世界頂尖球員,她的實力已經超出了殘疾人的范疇。她曾參加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成為同時參加奧運會和殘奧會乒乓球比賽的第一人。
回顧過去三屆奧運會,帕爾蒂卡的表現完全可以用驚艷來形容。2008年北京奧運會,首次參加奧運賽事的帕爾蒂卡盡管只獲得了乒乓球女團的參賽資格,但她最終隨隊歷史性地挺進四強。4年后的倫敦奧運會,帕爾蒂卡如愿獲得了單打和團體兩項比賽的參賽資格,結果她在女單比賽中連勝兩輪,晉級32強,“斷臂維納斯”在奧運舞臺上創造了屬于自己的奇跡。5年前的里約奧運會,帕爾蒂卡代表波蘭隊出戰了女子團體比賽,雖然最終以總比分0:3不敵女乒團體季軍日本隊,但其實力得到了國乒教練和隊員們的認可。

帕爾蒂卡以2比4不敵埃及選手迪娜,無緣下一輪。

生活中的帕蒂卡也是一枚積極樂觀的少女。
2021年7月25日,在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第二輪比賽中,波蘭選手納塔利婭·帕爾蒂卡不敵埃及選手迪娜,無緣下一輪。她就先天殘疾卻敢于在球場上與正常人,也與殘疾人競技的精神詮釋著奧林匹亞精神。
賈瓦德·福魯吉:是夜班護士也是奧運冠軍

北京時間2021年7月24日,東京奧運會男子10米氣槍決賽,福魯吉奪冠后含淚下跪。人民視覺 圖
他是本次伊朗代表團中年齡最大的運動員,本屆奧運卻是他的“處子秀”。他曾是一名夜班護士。

獲得奧運金牌,福魯吉被教練高高舉起。人民視覺 圖
東京奧運會首日,41歲的伊朗選手賈瓦德·福魯吉第一次站上奧運賽場,在男子10米氣槍決賽中一舉奪冠,打破奧運會紀錄的同時為伊朗奪得奧運首金。摘金后“福魯吉含淚下跪”沖上當日熱搜。他對祖國的熱愛、對夢想的執著、對體育精神的敬畏穿透屏幕感染著每一位觀眾。

????伊朗使館發布的賈瓦德·福魯吉工作時的照片。伊朗駐華大使館微博 圖
福魯吉本是一名夜班護士,在偶然的機緣巧合下才進入競技體育領域。經常是下了夜班去練習,比賽結束后又直接去上夜班。一年多前,他把社交媒體賬號頭像設置為奧運金牌照片,以此激勵自己,最終,福樓吉在男子10米氣手槍決賽中一舉奪魁,圓夢金牌。

伊朗使館發布的賈瓦德·福魯吉的照片。疫情對訓練的影響很大,他很多時候在家里完成一些日常訓練。 ????伊朗駐華大使館微博 圖
伊朗使館在微博上寫道:讀著中國網友發來的暖心祝賀,我們笑著笑著眼眶就濕潤了。看到有網友說,福魯吉扎針一定“快準狠”,我們哭著哭著又笑了。
亨得·扎扎:戰火紛飛中的乒乓少女

東京奧運賽場上,亨得·扎扎向著夢想更近一步。人民視覺 圖
她是自1968年冬奧會以來最年輕的奧運選手。她生于戰火紛飛的敘利亞。

雖然最終0比4不敵奧地利選手劉佳止步女單首輪,但她向她的終極目標又進了一步。人民視覺 圖
代表國家參加奧運會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對于生于一個戰火紛飛的國度的運動員而言。
生于2009年1月1日的亨得·扎扎(Hend Zaza)今年剛滿12歲。她是敘利亞國家代表團6人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敘利亞有史以來第一位拿到奧運會入場券的乒乓球運動員,同時還是本屆奧運會上年紀最小的參賽選手,也是奧運史上最年輕乒乓球運動員,同時刷新自1968年冬奧會以來最年輕奧運選手的記錄。

在得知獲得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的那一刻,扎扎哭了。約旦奧委會官網 圖
眼看著白日焰火般的火箭彈一次又一次劃破哈馬的夜空,籠罩在煙塵中的故鄉早已千瘡百孔。在每一個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的日子里,乒乓球是扎扎唯一的快樂和希望源泉。
2020年2月問鼎東京奧運會乒乓球西亞區預選賽女單冠軍后,亨德·扎扎獲得奧運參賽資格而激動落淚。“這是獻給我的祖國敘利亞,我的父母和所有的朋友們的一份禮物。”

北京時間2021年7月23日晚,扎扎(左)代表僅6人參加本屆奧運會的敘利亞代表團在開幕式上擔任護旗手。她是6人中唯一的女性。人民視覺 圖
東京奧運會首日,這位年僅12歲的敘利亞女孩終于登上夢寐以求的奧運賽場。她在世界最大的體育舞臺上與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對抗,雖然最終0比4不敵奧地利選手劉佳止步女單首輪,但她向她的終極目標又進了一步。
“在過去的五年里,我經歷了許多不同的經歷,但我不得不為之奮斗。為夢想而奮斗,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你都會達到你的目標。”她在戰火中堅守乒乓夢想的故事激勵著所有人。
倪夏蓮:乒壇常青樹的“祖孫大戰”

年輕時的倪夏蓮
她是奧運乒乓球史上年紀最大參賽者。這是她第五次征戰奧運。

北京時間2021年7月25日,在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第二輪比賽中,58歲的盧森堡隊選手倪夏蓮與17歲的韓國新星申裕斌鏖戰七局。最終,申裕斌以4比3戰勝倪夏蓮。人民視覺 圖
倪夏蓮,或許是至今活躍在海外乒乓賽場上最為國人矚目的一位。曾經,她為中國增光添彩,遠嫁盧森堡后,她為這個歐洲小國也贏得不少榮譽。
作為上海培養的優秀乒乓球運動員,倪夏蓮代表中國出戰的高光時刻,是在1983年第37屆世乒賽上拿到了混雙冠軍,并幫助中國女隊拿到團體冠軍。2000年悉尼奧運會前,倪夏蓮在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后,選擇前往德國俱樂部打球。在2019年歐洲運動會上,時年56歲的她代表盧森堡出戰,以第三名的成績獲得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這是倪夏蓮參加的第五屆奧運會。她是本屆奧運會年齡最大的運動員之一,也是奧運乒乓球史上年紀最大的參賽者。

1983年,倪夏蓮(右二)代表中國隊獲得世乒賽女團和混雙兩項冠軍。

1995年5月2日,倪夏蓮參加天津第43屆世乒賽。人民視覺 圖
在北京時間2021年7月25日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第二輪比賽中,倪夏蓮對決韓國新星申裕斌。由于年齡之懸殊被外界稱為“祖孫大戰”。58歲的倪夏蓮與17歲的申裕斌鏖戰七局,雖然最終出局,但在賽場上的倪夏蓮依然拼盡全力,也享受乒乓比賽帶來的快樂。賽后倪夏蓮對記者說:“雖然我不能為中國隊再拿金牌了,但我的一言一行還是代表中國人的形象。”

北京時間2021年7月25日,倪夏蓮(左)在比賽中與丈夫兼教練托米交流。新華社 圖
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上是否還能看到倪夏蓮的身影,我們無從知曉。但在里約奧運會上,倪夏蓮曾在采訪中說道,“這真的是最后一次了,可不能再打到2020年了。”結果她還是一路堅持到了今天。畢竟夢想不會老!
安娜·基森霍夫:“業余”自行車手

在距離終點40多公里處,安娜就已經把其余選手遠遠甩身后。人民視覺 圖
數學博士、奧運冠軍,這兩個看起來不可思議的身份在她身上完美結合。

北京時間2021年7月25日,奧地利選手安娜·基森霍夫高舉雙臂慶祝在女子公路賽中奪冠。人民視覺 圖
奧地利選手安娜·基森霍夫 (Anna Kiesenhofer) 在2021年7月25日東京奧運會女子公路賽中擊敗了荷蘭四人組,以3小時52分45秒的成績完成比賽贏得了金牌,震驚了世界!然而戲劇性的一幕是,由于安娜的速度過快,在距離終點40多公里的地方就已經把其余選手遠遠甩在身后,導致賽前奪金熱門的荷蘭選手范費羅騰沖線后,以為自己得了冠軍。
這位現年30歲的自行車選手并非一名職業選手,而是一名數學家。安娜畢業于劍橋大學和加泰羅尼亞大學的安娜,分別拿到了數學碩士學位和數學博士學位。現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做研究員,研究方向主要是非線性偏微分方程,自行車只是她的業余愛好。不僅如此,天賦異稟的她還會說5種語言:德語、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和加泰羅尼亞語,也在多個學術期刊上留名……

安娜在女子公路自行車比賽中。人民視覺 圖
自行車運動并不是安娜的首選。她在2014年前是一名鐵人三項選手,但由于受傷無法繼續跑步,無奈之下才決定轉向自行車。盡管安娜為備戰奧運會進行了廣泛的訓練,但她仍屬于自學成才。她也不屬于任何一家俱樂部,沒有團隊,沒有教練,訓練全靠自己。
她在這次比賽就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比對手更強的計算能力獲得了優勢。賽后,她對記者說:“我對比賽做了規劃,我查看時間,計算可能會在何時完成多少公里,我必須吃多少食物等等。我計劃從一開始就發起攻勢,我很高興我能保持領先。”

這枚金牌創造了奧地利國家自行車的歷史,這是奧地利女子自行車首枚金牌。人民視覺 圖
向所有實現夢想的運動員表示最熱烈的祝賀!更要向所有勇敢追夢的運動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