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87歲李嘉誠再次出手重組,名下上市公司注冊地全部遷離香港

繼長和系世紀大重組之后,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長江基建集團,01038.HK)提議以116億美元的換股形式合并電能實業有限公司(電能實業,00006.HK),尋求合并其公共事業業務,以便進一步擴張。
合并后,電能實業將會退市。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關注到,隨著電能實業這個香港本土注冊公司的消失,87歲的李嘉誠通過去年以來的一系列大規模資產騰挪,最終完成了其名下上市公司注冊地的全部遷離香港。
海外擴張平臺
根據9月8日下午的公告,長江基建與電能實業將通過電能實業協議安排方式進行合并。每持有1股電能實業股份的投資者,將可換得1.04股長江基建股份;方案的代價將由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在9月4日的5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來定,并沒有任何溢價或折讓。長江基建將派發每股5港元的特別股息;長江基建將在合并之后維持上市地位;長江基建英文名將改為CK Infrastructure Assets (Holdings) Ltd.。
此番合并后,長和依然是長江基建的控股股東,并持有長江基建49.19%的股份,長江基建的公眾持股量上升,長江基建的流通性大大提升。電能實業在合并完成后將退市。
長江基建為長江集團旗下主營交通基建、能源基建及基建材料等業務的公司,10多年前,李嘉誠一手創辦長江實業,將旗下的基建業務分拆上市,組成了“長江基建集團”,并交由長子李澤鉅打理。
電能實業自1999年開始投資海外,目前業務遍及英國、澳大利亞及加拿大等,2011年海外盈利首次超越香港本土業務。
近年來,李嘉誠加速推進業務轉型。一方面,拋售香港和中國大陸資產。一方面積極在歐美收購基礎設施企業。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則是海外投資的重要平臺。由于兩者積極并購海外公用設施業務,被稱為“海外公用股”。統帥長江基建的李澤鉅近年來不斷向歐洲拓展公用設施業務。歐債危機后,擴張速度更是加快。由于天然氣正在成為新的投資天堂,李澤鉅以此為契機,開始加速擴張抄底歐洲。
翻查長建近年進行的海外收購,其通常會與母公司長實(00001.HK,現已改名長和)、李嘉誠基金會及附屬公司電能聯手進行。比如,2014年,由長江基建、長江實業以及電能實業牽頭的財團以23.7億澳元(約22.2億美元)競購澳大利亞天然氣配氣商Envestra。三者聯合收購,除可攤分收購資金外,由于各收購方均不持有控股權益,毋須將收購企業負債合并申報,令各上市公司在財務報表上可保持低債務水平。
名下上市公司注冊地已全部外遷
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注意到,在合并電能實業后,隨著最后一家香港本土注冊的電能實業被退市,李嘉誠名下上市公司注冊地已經全部遷離香港。
李嘉誠被譽為資產拆分和售賣的絕頂高手。
2015年初,李嘉誠宣布經將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進行重組,新成立的長和持有長江實業集團及和記黃埔集團的所有非房地產業務,包括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零售、基建、能源和動產租賃業務(飛機租賃)。另設一家長江實業地產,已經于今年6月在香港上市。
2014年,李嘉誠宣布將電能實業的香港電燈(02638.HK)分拆,后者當年單獨上市,成為香港最大IPO之一。
可以看到,李的一系列拆分舉動之后,都涵蓋了注冊地的變更。在今年1月的長和系大重組中,兩家新公司——長和與長江實業地產全部在開曼群島注冊。這引起了世界范圍媒體的關注,但李嘉誠在發布會上否認變相從港遷冊,李嘉誠解釋稱,在開曼注冊是為企業獲得更大財務彈性。
記者翻閱資料顯示,去年拆分上市的香港電燈的注冊地位于開曼群島。長江基建的注冊地則為百慕達群島。
在今年完成世紀大重組后,電能實業實際上是李嘉誠名下唯一一個在香港本土注冊的公司,此次退市后,李嘉誠通過一系列龐大騰挪,最終完成了注冊地址的全部更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