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189
上海人類精子庫向大學生發“英雄帖”:誰最濃?誰活力最強?
7月12日,“上海市人類精子庫”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即日起,為期45天的“暑你最強”活動開始,將廣泛邀請上海大學生參加免費體檢“精子大比拼”,比一比誰的濃度最濃、誰的活力最強等,活動將評選不同的“無敵”選手。同時活動提示,所有參加這場比賽的人均為匿名形式參與,即使“獲獎”也是“無名英雄”。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設有上海市唯一的國家衛生部門批準的人類精子庫。本文圖片均為 受訪者供圖
“這一活動開展以來,已經有不少大學生參與其中,他們的信息我們都會保密。”7月18日,上海市人類精子庫負責人、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副主任醫師陳向鋒在接受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的活動并非是向大學生“募集”精子,而是想通過活動讓他們更早地關注自己的生殖健康,“不要等到了育齡期才開始關注,只有及早關注,才有意識及時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那些不良生活習慣和作息方式等。”

上海市人類精子庫的冷凍精子儲存庫。
體態顯得特別粘滑的動物都富含精氨酸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市人類精子庫是上海市第一家人類精子庫,于2003年3月20日由原國家衛生部正式批準在上海仁濟醫院建立。
陳向鋒介紹,近五年來,上海市人類精子庫捐獻精子的人群中,一半是大學生,一半是社會人士,而從捐獻的精子質量來看,總體的合格率在25%-35%之間,并未單獨對捐獻精子的大學生做過精子質量的統計。
“近年來,上海市人類精子庫的捐精合格率正在下降,我們的活動就是想讓年輕人能更早地關注到生殖健康的問題,免費幫他們做一次精子體檢。”當澎湃新聞記者問及影響精子質量的因素時,陳向鋒表示,主要是受到社會環境、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精子庫對捐獻者的精子質量要求高于平均水平,所以經體檢篩查后符合捐精入庫標準的,往往這些人的精子質量都是很不錯的。
陳向鋒舉例說,上海市人類精子庫的精子濃度需要達到每毫升6000萬個精子,而一般情況下,精子濃度只要達到每毫升1500萬個精子以上都屬于正常水平。“即使篩查不合格,沒有達到我們入庫的標準,也不代表不能生育。”
此次活動,“獲獎”的捐精者,他們的精子將作何用?
對此,陳向鋒表示,除了評選之外,采取自愿入庫的方式,如果對方愿意,我們也會與他們簽訂協議,將他們的精子納入我們的精子庫,給予他們一定的補貼,“由于整個捐精過程需要分多次進行,需要往返醫院多次,持續約半年左右時間,這些補貼包含交通費、營養費等,補貼金額根據捐獻次數、精子質量等不同,最高可給予7500元,但必須明確的是,整個捐精的行為則是無償的,并不是讓大學生來賣精子,我們對捐獻者的信息也是絕對保密的。”
如何提高大學生精子質量?上述專家建議:除了養成早睡早起、多運動、不抽煙等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外,還要避免高糖、多油、煎炸等食物,多攝入含鈣、鋅、維生素等食物,譬如牛奶、花生、谷物、水果蔬菜,此外可以攝入一些動物內臟、含精氨酸的食品。
“動物內臟,含有較多的膽固醇,而膽固醇是合成性激素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含有腎上腺素和性激素,能促進精原細胞成熟。”上述專家還建議多攝入一些含精氨酸食物,這是精子形成的必要成分,“此類食品在自然界有一個特征的表現,體態顯得特別粘滑的動物都富含精氨酸,如鱔魚、鯰魚、泥鰍、海參、墨魚、章魚、蠶蛹、雞肉、凍豆腐、紫菜、豌豆等。”

精子被裝入-196℃的液態氮氣瓶進行凍存。
精子庫不買賣精子
除了提高大學生的生殖健康認知,陳向鋒還表示,活動的舉辦也是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精子庫,了解它存在的意義。
“社會上有不少人會誤解,以為精子庫就是一個可以買賣精子的地方,這是完全不對的,精子庫并非是一個市場化的機構。”陳向鋒解釋稱,上海市人類精子庫出庫的精子直接供給全市17家生殖中心,最終服務的是那些無精癥、少精癥或家族遺傳性疾病患者等,這些生殖中心都為正規的醫療機構,“無論是患者還是一般人,都不能直接到精子庫購買精子。”
陳向鋒還提到,除了上述這種情況外,上海市人類精子庫還提供精子凍存服務,這是面向社會個人開放的,但這種情況下不允許精子外供,只能自用。
“這主要滿足一些有未來生育需求但現階段由于諸多原因還不能生育的男性,這些患者中很多是腫瘤患者,害怕一些化療對生育帶來的影響,我們可以幫助這類人群保存生育力。”陳向鋒坦言,要確保凍存在精子庫的精子質量,一般他們會先與客戶簽訂5年合同,5年后會對凍存的精子進行復蘇、質控,去了解精子的最新活躍度等質量問題,如果沒有問題就會考慮下一個周期的凍存。
陳向鋒進一步介紹,男性的精子質量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呈現下降趨勢,最好是在20-25歲冷凍保存精子。“精子的質量會受到環境、溫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果能在精子質量最好的狀態下選擇凍存,未來如果出現生育困難,也能通過復蘇凍存的精子,嘗試輔助生殖的方式孕育孩子。”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