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 +111
國內氣價9月有望下調,各方正在博弈具體調價幅度

繼今年4月份國家發改委發布天然氣價格并軌調價后,天然氣價格有望在今年9月份迎來第二次調整。
安迅思、卓創等油氣咨詢機構稱,此次調價幅度由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牽頭制定,依據2015年以來的國際油價走勢,非居民用氣價格下調幅度在0.4元至1元/立方米之間,目前各方正在博弈,具體調價幅度需看最終結果。
國內成品油調價有完整的計價周期和調價窗口,相比之下,國內天然氣價格改革自2013年以來,并無確定的調價周期,但從以往調整時間來看,一般以半年為期限。今年2月28日公布的價格政策距今一個多季度,具體執行時間則是4月1日,9月份調價的可能性更大。
由于油價不斷下跌,國內成品油價格已經迎來“四連跌”。天然氣價格與替代能源相比在工業、車用領域的經濟性能越來越低,導致天然氣消費增速出現放緩,天然氣定價機制也遭到質疑。
天然氣價格下調,下游企業受益
今年2月份,國家發改委宣布,4月1日起,中國天然氣價格正式并軌。各省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下降0.44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上調0.04元,這也是國內天然氣價格改革中,首次大幅下調天然氣價格。
按照國內天然氣定價采取的“凈回值測算”方法,天然氣價格與燃料油和LPG掛鉤。依據發改委公布的計算公式,卓創資訊預測此次下調的幅度可能在0.4元/立方米。
關于此次可能的調整,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劉廣彬在接受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采訪時說,本次下調落實后將對工商業天然氣用戶、終端用戶產生利好。“對于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工廠,比如玻璃廠、陶瓷廠,以及大型飯店來說,天然氣價格下調意味著成本的降低。同時這種利好也會傳導到天然氣終端,刺激需求上漲。這樣一來,對于天然氣的工程建設和設備制造商來說也是利好。”
有受益的一方,就會有受損的一方。“三桶油等上游的天然氣勘探和開發商受到的影響最大,天然氣價格下跌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銷售和盈利收入。”劉廣彬說,“對于城市燃氣公司來說,作為連接上游和下游銷售的中間商,利益不一定會受到影響。它可以通過下游將影響轉嫁到消費用戶。”
“價格的調整肯定是買家歡喜賣家愁了,不過這次調整可能對需求和經濟性有所提振。”安迅思中國研究總監李莉告訴澎湃新聞。
天然氣定價機制逐漸向市場放開
國內天然氣價格改革自2013年開始進行門站價格調整后,于今年4月份完成最后一步:存量氣、增量氣的門站價格并軌。按照現行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將各省份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提高0.04元。同時,放開直供用戶(化肥企業除外)用氣門站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
雖然對天然氣價格進行了改革,但國內天然氣的需求仍然疲軟。
2014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1800億立方米,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長7.4%,是近10年來同比增速首次出現個位數增長。同時,發改委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天然氣產量65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8%;天然氣消費量906億立方米,增長2.1%。
有分析師認為,當前天然氣已經基本喪失經濟性。這與中國提倡清潔能源利用的規劃不符,也與國家期待提高天然氣應用、提高一次能源消費占比的愿景相背離。
“國家希望能逐步從天然氣政府定價逐步走向市場定價,激活天然氣需求,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目前市場還沒有完全消化原有定價機制帶來的影響。現在著急地完全向美國、英國學習放開競爭,還不實際。我認為未來國家可能會逐步放開某些天然氣品種的定價權。”劉廣彬告訴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