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溫州昆明出現“注膠蝦”產地均指向廣東湛江,官方開始檢查

一周前,浙江溫州市一位市民100元買回三只斑節蝦,在蝦體內發現疑似膠狀物質;7月21日,云南昆明市同樣發現類似“注膠蝦”。 短短一周時間,國內兩地出現“注膠蝦”蹤跡,且產地均指向廣東省湛江市。
7月22日上午,湛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針對近期出現的“注膠蝦”問題,該局于7月21日上午已開始進行檢查,檢查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開。
此前,《溫州都市報》報道稱,7月13日,浙江省溫州瑞安市的鄭女士在城區的南門農貿市場,花費100元買了三只大蝦。清洗時,從蝦頭與身體里發現疑似膠狀物質。經當地有關部門初步調查,鄭女士購買的蝦是瑞安商販從溫州市蒼南縣浙福邊貿水產城購進;而浙福邊貿水產城的涉事商販稱這批大蝦是從廣東省湛江市購進,拖運至蒼南縣銷售,并否認自己對蝦注膠。
7月21日,在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15年全省肉品和水產品安全專項整治“百日會戰”行動新聞發布會上,浙江食藥監局副局長陳智慧就此市民購買到“注膠蝦”一事回應稱,近期確實在市場上檢查出涉嫌注膠的問題蝦,目前已對查扣的疑似“注膠蝦”抽樣送檢,正在追蹤溯源中。
另據《錢江晚報》報道,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蝦體內的膠狀物質進行了包括DNA在內的多項檢測,確定膠狀物質是人為注入。
無獨有偶,7月2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也發現了“注膠蝦”。據當地媒體《春城晚報》報道,在該市和平海鮮市場發現“注膠蝦”,產自廣東湛江。經云南大學化工學院實驗室檢測,“注膠蝦”內80%為明膠,初步判斷不屬于工業明膠,但剩余20%不溶物屬性不明。
公開資料顯示,湛江目前已是全國最大的對蝦種苗繁育、養殖、飼料生產和加工出口基地。湛江蝦聞名遐邇,有“中國市場每三條蝦就有一條湛江蝦,而美國人的餐桌每五條蝦,就有一條來自湛江”之說。
事實上,“注膠蝦”數年前就已出現,不法商販在鮮蝦體內注入明膠,一方面為了增加重量,另一方面是防止運輸途中蝦頭與身體脫落,圖個好賣相。公開報道顯示,2012年2月,天津水產市場上發現“注膠蝦”,注膠后蝦的重量可增加三成。不過,當時查處的“注膠蝦”體內注入的是可食用明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