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疆暫停“觀獸天堂”卡山保護區第六次調減,曾因開礦縮面積
7月10日,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廳自然生態保護處獲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本周發文,暫停對此前做出的第6次調減卡拉麥里保護區面積的決定。
卡拉麥里保護區全名為新疆自治區級卡拉麥里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它位于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東北部,生活著蒙古野驢、鵝喉羚、金雕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
今年4月17日,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其第六次調減保護區面積。按照這個方案,總面積為18908平方公里的保護區將“瘦身”為12825.35平方公里,削減近1/3。本次的調整方案,將從保護區北緯45°以北的區域中間劃出3塊以開采金礦和石材等資源,而這個調整方案正因為破壞了保護區的完整性而備受質疑。

澎湃新聞6月9日曾報道《新疆卡山自然保護區因開礦6次瘦身,曾被喻為“觀獸天堂”》。作為新疆環保廳保護區調整評審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楊維康給出的評審意見之一是,“(調整后)保護區將形成3個大窟窿,違背保護區建設原則,嚴重影響保護功能的實現。”他認為,此次削減出去的主要區域是一個重要的動物越冬場所,“這塊凹地在冬季的平均氣溫比其它地區高,而且北風吹不進來,在它們失去準東的越冬地之后,如果再沒有這一塊區域,就是雪上加霜。”
卡拉麥里保護區此前分別在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被調減,它北緯45°以南一塊如今已經被建設為大型煤炭基地。
諸多研究表明,準東本為有蹄類動物的主要越冬地。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王虎賢等人2015年發表的《卡山保護區野生動物適宜性生境變化》表明,由于受到公路、礦區、工業園區干擾和影響,卡山保護區的適宜性生境已經從2000年開始至今減少了45%,尤其是2007年準東煤炭基地開始建設以來呈加速下降趨勢。
《卡山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亦證實,多年的觀測表明,準東現在已經見不到有蹄類活動。
澎湃新聞的調查表明,在保護區調整方案正式獲批前,礦產勘查、采石等活動都早已存在。2015年2月27日新疆自治區環保廳上報給自治區人民政府的卡山保護區面積調整審查意見透露,從2008年到2015年,在此次調整的區域內已經設置礦權36個,投入勘探開發經費1.2億元,引進了山東招金集團、招遠昌林實業有限公司等。
這份意見還說:“以上區域采礦權和探礦權已成事實,該區域已不適合野生動物棲息,實際上已失去保護功能。”
推動第六次調整的力量主要來自于管轄這塊區域的新疆富蘊縣。富蘊縣所屬的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專員曾經在評審會上表示,礦產開發是阿勒泰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所以這個資源必須合理的利用,合理的保護,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富蘊縣簡史》介紹,礦業發展在富蘊形成了新的經濟產業鏈,使全縣的經濟發展發生了巨大變化,財政收入從上個世紀50年代的幾十萬元,發展到近年的上億元。富蘊也因此被外界稱為“礦業新星”。
根據新華網報道,卡拉麥里保護區曾經在2005年嘗試申請成為國家級保護區,當年11月這一申請已在國務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會上獲得通過。澎湃新聞調查了解,后來這一決定在自治區未獲得通過,保護區始終停留在“省級”,最大的阻力正是來源于后來準東開發區所在的地方政府。
來自新疆林業廳和卡山麥里保護區管理站的消息說,報道刊發后,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目前保護區內所有的開發均已暫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