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問答】多吃大蒜是否能抗癌?

答: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的態度是“不推薦任何膳食補充劑預防癌癥,但認為大蒜是一種具有潛在抗癌特性的蔬菜”。
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大蒜除了食用,都有著許多傳說中的藥用。其中,是否能“抗癌”特別引人關注。世界上許多地方進行過癌癥與飲食結構的調查,不少結果顯示大蒜可能對消化道相關的癌癥有一定幫助。比如在中國,上世紀70年代在山東的調查發現,棲霞的癌癥死亡率是蒼山的12倍。這兩個縣相距只有300公里,地理環境、生活習俗都比較相近。不同的是,蒼山是大蒜之鄉,人均每年吃掉6公斤大蒜 ,而棲霞只有0.5公斤。此外,蒼山的大蒜含硒比較多。于是,有人猜測大蒜和硒有助于抗癌。有兩項“病例-對照”研究也支持了這一猜想:吃蒜多的人胃癌的發生率要低一些。但這些證據都還是不足以“證實”它。比如棲霞盛產蘋果,總不能因此說吃蘋果多是棲霞癌癥多發的原因。
日本也有一項三十多個志愿者參加的小規模實驗,顯示大蒜提取物可能對結直腸腺瘤的發生有一定抑制作用。不過北京大學和北京腫瘤醫院等機構進行的一項大型研究則顯示:短期幽門螺旋桿菌治療能降低胃癌前病變的出現,而維生素和大蒜補充劑都沒有效果。
面對這些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的研究結果,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的態度是“不推薦任何膳食補充劑預防癌癥,但認為大蒜是一種具有潛在抗癌特性的蔬菜”。對大多數人來說,除了把大蒜弄在皮膚上會很不舒服之外,吃起來是安全的。大蒜有抗凝血的作用,這對于一般人來說也不是什么問題,但如果在手術前后或拔牙之前,以及對那些容易流血并且止血困難的人,這種“副作用”就值得注意了。
總的來說,蒜作為一種蔬菜或調料都是不錯的。世衛組織推薦:一般成年人每天吃2到5克鮮大蒜,對于健康具有積極作用。2到5克鮮蒜,大致相當于一瓣,其中含有2到5毫克大蒜素。如果接受不了鮮蒜的氣味,那么0.4到1.2克大蒜粉、2到4毫克大蒜油、0.3到1克大蒜提取物,也大致相當。
(云無心 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
問:平時用的購物袋需要經常清洗嗎?
答:環保袋上滋生出為數眾多的來自食物的微生物,建議每周洗一次,以免交叉污染。
我們自幼被教育要勤洗手,原因就是環境中有很多可能危及健康的東西,看似干干凈凈的地方,或許正是致病微生物肆意生長的溫床。想必你能說出不少這樣的案例:公共場所的各種扶手、遙控器、鼠標、鍵盤……英國衛生部特別針對醫生打領帶提出禁令,理由就在于領帶“幾乎沒人洗過”、“在治療患者方面毫無益處”,同時“已證明容易滋生大量病原體”。美劇《豪斯醫生》的粉絲肯定記得,院長卡迪醫生也曾經在院內出現感染病例之后,憤怒地剪掉一個實習醫生的領帶。領帶并不是唯一的幾乎不洗的東西,想想自己家的廚房吧,那里還藏著用于購物的環保袋。
有研究小組發表過了一篇研究報告。內容是對美國舊金山、洛杉磯、圖森這三個城市里環保袋衛生狀況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全新的環保袋與全新的塑料袋一樣安全,但經過重復使用,環保袋的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有97%的受訪者從未清洗環保袋。這一做法將導致環保袋上滋生出為數眾多的來自食物的微生物,它們給公眾健康帶來了潛在的風險。
生鮮食物上最常見的三種菌群是沙門氏菌、彎曲桿菌和大腸桿菌。它們都能引起腹瀉腹痛等癥狀,嚴重時可致患者死亡。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在環保袋上找到了大量的全部三種菌群。這些病原體可能是因為生鮮食品的包裝破損而擴散到環保袋中的,有些則因為生鮮食品包裝環節中的疏失而存在于包裝表面。
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你用某個環保袋裝過生肉,不久又用它裝零嘴、熟食、衣服、玩具……那么,交叉污染幾乎無可避免。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亞利桑那大學教授Gerba建議消費者至少每周給自己的環保袋消一次毒。他還認為政府應該做些宣導廣告,告訴消費者使用環保袋的注意事項,或者干脆強制制造商把相關提醒印刷在袋子上。
也別把“給環保袋消毒”想得太復雜。研究者發現,手洗或機洗就能除去99.9%以上的細菌。當然,把環保袋和衣服放在一起洗,看起來也不是什么好主意。
(游識猷 科學松鼠會成員、遺傳學碩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