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14
金磚銀行需要何種新戰略

金磚銀行合作協議簽署后,一度引發中外媒體廣泛關注,并熱議這一金融合作安排對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代表的既有國際金融秩序所構成的潛在競爭和替代。不過,這一立論并不是金磚銀行設立初衷,也不會是該銀行未來的發展方向。金磚銀行合作協議明確提出:“支持金磚國家、其他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項目,并同其它多邊及區域性國際金融機構一起惠及全球的增長及發展。”目前,金磚銀行正處于籌建初期,很有必要集思廣益深入地探討其戰略目標、發展原則、業務領域及組織建設等重大問題。
一、金磚銀行的三大特質
在全球范圍內,國內及國際層面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其實并不缺乏,比如金磚五國均各自擁有一家或多家政策性開發銀行,國際層面更是有著世界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美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更不用說中國目前正在籌建的亞投行、絲路基金以及醞釀中的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等金融組織。因此,金磚銀行首先需要尋找與其它開發性金融機構的差異性,并根據自身特質來進行更準確的戰略定位。
金磚國家蘊含著巨大的社會能量,五個國家占了世界GDP的21%、世界國土面積的29.6%,以及世界人口的42.5%,過去十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了50%。更重要的是,金磚五國在地理區劃上各有占位,橫跨了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概括而言,金磚銀行主要有下述三大特質:一是金磚國家五個發起方同為發展中新興市場國家,它們面臨著類似的國家發展境遇,在國際層面有著相同或近似的政治、經濟訴求,這使得五國能夠成為一個緊密的合作共同體;二是金磚五國在各自地區內都有著重要的地緣影響力和經濟輻射力,都有著大國雄心和領袖國家氣質,這使得金磚銀行成為了一個由重量級伙伴參與的國際俱樂部;三是金磚國家之間除了商品貿易有一定合作基礎之外,彼此之間在市場準入、商業投資、金融合作、人員往來等領域的聯系均不夠緊密,這與發展中國家與歐美發達國家形成的全方位經濟合作關系形成了鮮明反差,這決定了金磚銀行在相當長時間內會投入更多精力進行金磚國家內部的資源整合。
二、金磚銀行的愿景和原則
金磚銀行以“新開發銀行”為名,從命名立意上便突出了其前瞻性和探索性。那么金磚銀行究竟“新”在哪里,又應該遵從何種“開發”原則呢?就此討論之前,有必要參考一下國家開發銀行的開發性金融理念。國開行建行21年來,其不良資產率從1997年的32.63%一路降至2014年的0.65%。多年來,國開行一直是世界上實力最為雄厚的開發性金融機構,2014年底其資產總額達到了10.3萬億人民幣。國開行的成功運作離不開一套行之有效的開發性金融理論體系。它以“增強國力,改善民生”為宗旨,以“學習的銀行、專家的銀行、干部的銀行、人才的銀行”為定位,國開行前任董事長陳元先生提出了開發性金融“二十字方針”,即“政府熱點、雪中送炭、規劃先行、信用建設、融資推動”,這些精要的戰略思想科學地指導了國開行“一體兩翼”的業務發展格局及其金融實踐。金磚銀行在創建初始階段,有必要在國際范圍內充分借鑒各家開發性金融機構的經驗。只有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它才能夠看的更高、行的更遠。
通過對金磚銀行的特質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金磚銀行主要有以下三大愿景:一是發展,也即促進金磚國家以及其它發展中國家及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這是金磚銀行最重要的初始目標;二是聯通,也就是實現一國之內、各國之間以及各區域之間的互聯互通,這不僅包括了能源、水電、路橋、港渠、工農生產、城鄉建設等基礎設施硬件的開發建設,也包括了人力、金融、通訊、互聯網、知識信息、科學技術等各種軟性資源的共享和互通;三是創新,也即青出于藍、以變應變,金磚銀行作為最新設立的國際金融機構,必須要對新的市場訴求及技術革新做出有力回應,并在金融產品、市場手段及組織結構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
2012年,陳元先生出版了一本名為《政府與市場之間——開發性金融的中國探索》的著作。從某種意義上說,開發性金融就是為了最大化實現公共福利目標,通過銀政合作和銀企合作,在政策和市場兩種經濟調控手段之間尋求動態平衡,努力減少和克服“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鑒于金磚銀行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定位,它在籌建過程中可以有下述三大原則:一是“政策性”,金磚銀行可以有效調動各國的政策性資源,比如在巴西、印度、南非等具有“小政府、大社會”特征的國家,強化其政府能力及公共職責尤其重要。金磚銀行具有多邊、跨國、政府間的政治屬性,這種獨特優勢是常規意義上的商業銀行所難以企及的;二是“市場性”,金磚銀行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公益組織和慈善機構,必須要保障其合作項目的本金安全和預期回報。此外,金磚銀行還具有市場機制的建設和引導功能,是合作國市場規則和經濟秩序維護的中堅力量;三是“一體化”,金磚銀行從設立之初就不是以商業性和盈利性為主要目的,它還有更為高遠的政治抱負和國際定位,那就是推動金磚國家的區域一體化合作,也即通過金融手段,促進各金磚國家間各種資源要素的自由流通,推動各國經濟、社會各領域的相互連接,并為各國人員的商旅合作及跨境交往提供新增性機遇和機制性平臺。
三、金磚銀行的業務領域
金磚銀行的制度設計者非常富有遠見,他們為將來的金融安排預留出了足夠大的拓展空間。合作協議提到,金磚銀行將對基礎設施及可持續發展項目進行支持,而可持續發展項目則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協議還提到,金磚銀行的項目合作對象不僅包括金磚五國,而且還包括了所有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并且該銀行未來的新成員可以來自任何一個聯合國成員國。金磚銀行還將與各國開發銀行、國際金融機構及其它國際組織開展廣泛合作,并接受來自國有和私營等不同權屬領域的合作項目。該行還確定下了包括貸款、擔保、參股在內的多種金融手段,并為今后各種專項基金的設立預留了位置。
金磚五國作為新興市場國家,各國的經濟結構和社會形態都還處在一個快速發展變化的時期,并不斷釋放出巨大動能,這些新的動態場景給這些國家的政府應對能力帶來了諸多挑戰,但也因急速擴大的市場空間而提供了極好的商業機遇,金磚銀行能夠從中選擇的金融手段及業務領域其實極為豐富,這就需要該機構更為敏銳地捕捉市場需求變化,并能夠綜合運用互聯網時代的前沿信息技術。當然,這一方面會考驗金磚銀行決策者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會考驗金磚銀行的實踐操作能力。
如果要問外界對這家新的開發銀行有什么特別期待,那么最大期望莫過于希望它能夠將那些有利于社會進步的重大創造性思維、創新性成果及可行的金融方法全都納入其視野范圍。我們期待金磚銀行能夠“知行合一”,成為一個出色的思想者、傾聽者、演說者、合作者和行動者。
金磚銀行除了在政治層面上需要與各國政府保持密切溝通之外,還應與廣大的企業家和社會民眾保持近距離接觸,并對那些極具成長性的中小型企業進行特別關照和支持。值得金磚銀行重點關注的業務領域至少包括:交通物流、清潔能源、信息技術、文教醫療、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小微金融、眾籌、公募等。此外,金磚銀行的特別之處還在于,它可以像航空母艦一樣,有效發揮其重要的集成性和平臺性金融功能,比如它可以在區域開發、跨境合作、城鄉一體、智慧城市、社區改造、各種園區及特區開發建設等領域有所作為。
四、金磚銀行的組織建設
對金磚銀行的任何戰略性設計,最終都要通過組織機構來實現,招兵買馬、建章立制就是籌備金磚銀行過程中一項迫在眉睫的艱巨任務。當前,金磚銀行總部已定址于上海浦東世博園區,而首任行長是來自印度頗具傳奇色彩的卡馬特先生,有消息說今年7月份他將奔赴上海赴職履新。不過,對于一家新機構而言,金磚銀行面臨的各種挑戰和矛盾又是非常突出的,比如各成員國不同的制度和法律、語言和文化、供應和需求、地域和時差、保守與創新、政策與市場等。總的來說,金磚銀行組織建設過程中有以下四個方面值得關注。
首先,決策機制。金磚國家選擇了高度均權的機構組織方式,金磚銀行特意安排了總部定址于中國、區域中心設于南非,銀行行長、董事會主席、理事會主席則分別由印度、俄羅斯和巴西三國委派,并且其行長人選今后也將由金磚五國輪流擔任。金磚銀行當前制度安排的最大挑戰在于其決策機制,也即它要確保權力的高度的分化不會讓該行在實際運行中遭受過多政治干預,并由此導致決策效率低下。金磚銀行需要一個高度授權并能夠進行自我管理的組織設計,擁有一位富有企業家精神的最高決策者以及一支精干高效的高級管理團隊。
其二,組織管理。金磚銀行的組織結構和管理形式將直接決定其市場表現。一方面,金磚銀行準智庫型的戰略使命,需要它在國際各領域積累強大的專家資源,而銀行自身也需要擁有一支研究能力出眾的戰略研究團隊;另一方面,在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該銀行的組織機構需要進一步扁平化,業務部門更加貼近項目前沿,在具體業務領域可更多采用服務采購、業務外包以及戰略伙伴合作等方式加以靈活解決。南非的專家馬丁·戴維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金磚銀行要正常運轉就必須使官僚化降低到最小,他還認為金磚銀行必須要以比世界銀行更加簡潔有效的方式運作。
其三,人才隊伍。金磚銀行的有效運行離不開一流的國際人才隊伍。總部定于北京的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發言人日前向媒體表示,他們正在加緊制定人力資源政策以及員工選聘程序和標準,并將在全球范圍內擇優選聘包括管理層在內的各級員工。相比之下,對于總部位于上海的金磚銀行來說,其機構的員工隊員同樣需要在全球進行招募,匯聚最優秀的青年力量并進行高效的工作動員和組合。金磚銀行籌建縱然會面臨諸多艱難,但這都算不上真正的挑戰。還記得唐三藏西天取經的故事嗎?他最初也只是單槍匹馬地硬闖天竺,因為得道者多助,唐三藏在路上逐漸擴編出了一支精英敢死隊。所以,有了偉大志向,再加上名師、高徒所形成的組織團隊,無論去哪里,基本上可以做到不畏懼任何里程和任何路況。
其四,組織形象識別系統建立和公共關系管理。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國際機構,其組織建設和運行已是一項高度系統化和成熟化的管理科學,其中有兩個重要概念需要清晰樹立。其一,形象識別系統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包括了理念識別、行為識別和視覺識別三個子系統,它是對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哲學性思考和全息性定位,包含了那些最為核心的要素,比如歷史、文化、傳統、戰略、價值觀、方法、技術、人員等,這一系統構建了內部和外界對一個組織的整體認知和評判。其二,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ons), 它專注于組織機構與外部世界良好關系的構建,通過與公眾環境的有效溝通和傳播來使得企業獲得知名度、美譽度和信任度。在全球范圍內,國際組織在形象識別和公共關系其實有許多經典案例可供借鑒。比如,國際奧委會在四年一度奧運會籌辦中便積累下了大量的成功運作經驗。而中國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似乎也可以從側面印證:中國及其金磚伙伴共同籌建金磚銀行這樣定位于國際一流的金融機構,同樣具有足夠的信心和實力。
就金磚銀行總部駐地而言,上海絕對是獨一無二的最佳選擇。早在上個世紀初,上海就曾經是亞洲的金融中心,甚至一度與紐約、倫敦共同被視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在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靜默期并再次復蘇之后,金磚銀行作為首家國際金融機構總部落戶上海,著實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義。金磚銀行的進駐就像一支吹響的集結號,奏出了上海志在重登國際金融舞臺的澎湃心音。當然,這一過程中,需要上海在體制上與國際社會實現更大程度接軌,并提供一個包容、開放、多元,以及更具國際文化氛圍和商務便利性的外部環境。
俗話說“一葉知秋”,透過金磚銀行這家國際金融機構的創立,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個單體機構的發展前景,而且還看到了上海在全球的金融新定位,以及中國在全球新興市場國家中的歷史新使命。而且,我們還切身感知到了世界新興市場力量同舟共濟、推陳出新的決心和勇氣。區域一體化以及各國的聯通、共享和融合是歷史大趨勢,而金磚銀行就是當前時代大潮中揚帆啟程的一艘旗艦。
(作者系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國際戰略問題學者、中拉青年學術共同體研究員。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白宫争吵后首度碰面
- 新版国家卫生监督抽查计划发布
- 广西:6月30日前交代问题从宽处理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AI推动金融生态变革
- 新高教集团:2025财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6%,就业服务中心扩展至川渝地区

- 中国的一部传统儿童启蒙读物,第一句是“人之初”
- 上海的一所985高等学府,是中国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