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波普偶像之外,“安迪·沃霍爾”是如何煉成的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2021-07-04 09:33
來源:澎湃新聞
? 藝術評論 >
字號

7月3日至10月10日,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呈現展覽“成為安迪·沃霍爾”。展覽從匹茲堡安迪·沃霍爾美術館的館藏中精選近400件作品,其中包括首次于安迪·沃霍爾美術館之外展出的攝影作品和文獻物品,特別聚焦安迪·沃霍爾身為攝影師和實驗電影制作人的藝術實踐。

澎湃新聞獲悉,這是迄今為止,傳奇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的藝術人生在中國最為全面的呈現,之后將巡展至尤倫斯上海空間UCCA Edge展出。

安迪·沃霍爾在拍攝電影

“成為安迪·沃霍爾”展覽現場

“成為安迪·沃霍爾”展覽現場

安迪·沃霍爾曾一再聲稱“我不認為我的藝術具有任何價值”,曾輕描淡寫地判斷“未來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并以自己全部的創作來破除“藝術高于生活”的神話。他將日常生活中最平凡和瑣屑的內容——比如可口可樂瓶身、貨架上整齊排布的一切消費品、濃湯寶罐頭、美元鈔票等基本元素用繪畫、攝影,特別是絲網印刷等創作手法轉化為藝術作品,以一種樂觀、詼諧的態度對待消費時代,以復制這個行為本身來反思消費時代通俗、商業化、以流水線來實現無限擴張的文化特征。

安迪·沃霍爾的攝影作品:安迪·沃霍爾在各種介質的創作中體現著關于“復制”的鮮明主題

安迪·沃霍爾的攝影作品:安迪·沃霍爾在各種介質的創作中體現著關于“復制”的鮮明主題

提到安迪·沃霍爾,我們總要提到他那種有意的重復和單調性,比如他著名的《金寶湯罐頭》和《瑪麗蓮·夢露》呈現出的稍作變化的千篇一律與藝術市場的傳統是相悖的,后者把價值—金錢的與藝術的—置于表面的稀缺性和獨特性上。《現代藝術150年》中關于安迪·沃霍爾論述道:“他不創造自己的圖式風格,而是模仿,這一決定具有社會和政治層面的意義。它既是對藝術界把藝術家拔高為無所不見的天才的一種杜尚式的非難,也是對在大規模生產的同質化世界中個體工人的地位不斷消減的一種關注。”

《金寶湯罐頭》

《瑪麗蓮·夢露》

“一個往里張望的局外人”

雖然現在安迪·沃霍爾已經成為“波普藝術”的同義詞,但他并不是波普藝術的首創。

“波普藝術”一詞最早出現在評論家勞倫斯·阿勞威(1926-1990)發表于1958年的一篇文章中。但在此前,由理查德·漢密爾頓作于1956年的一幅拼貼畫已呈現出這一風格,并在由倫敦的“獨立團體”舉辦的展覽中展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消費主義、大眾媒體、大批量生產和大眾娛樂活動迅速激增,這些社會現象被統稱為“波普”文化(pop culture,即流行文化),以此區別于高雅文化(high culture)。倫敦的藝術家們率先將這些新鮮元素運用到作品中。

開創了波普藝術先河的理查德·漢密爾頓創作的拼貼畫《究竟是什么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

短短幾年間,類似的元素也在紐約激起了美國波普藝術的產生。不僅如此,美國的波普藝術家們還與新達達主義結盟,公開反對抽象表現主義。大西洋兩岸的波普藝術家們以廣告、商場和媒體為靈感,創造出色彩鮮艷的圖像作品,以此贊美或批判新出現的消費主義。他們使用從未出現在高雅藝術中的場景、主題材料和技法,例如明星、漫畫、包裝以及絲網印刷。他們認為,這些物品是每個普通人都可以接觸到的事物,而不再是富人和精英階層的特權。

生于1928年的安迪·沃霍爾直到1950年代末期,尚未找到自己的主題和風格,彼時,他作為一個廣告界的商業藝術家,通過布置迷人的商店展示窗賺了不少錢,也嘗試了各種流行的主題,然而他仍只是一個往里張望的局外人。

此次展覽中也尋根溯源地從安迪·沃霍爾的早期創作開始講起:安迪·沃霍爾來自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普通家庭。他的藝術創作與檔案資料收藏在當地以其名字命名的美術館—安迪·沃霍爾美術館。他出生于今屬斯洛伐克、宗教氛圍濃厚的移民家庭。沃霍爾一家在大蕭條時期生活困苦,依靠拜占庭天主教與東歐社群維持生計。

盡管生活困窘,沃霍爾依然獲得了卡內基理工學院(今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繪畫設計學位,1949年畢業后移居紐約,從此開啟了其商業藝術事業。他很快成為頂尖商業插畫師,在經濟狀況得到改善的同時也形成了自己標志性的前波普風格。

年輕時的安迪·沃霍爾

18歲的安迪·沃霍爾的速寫作品

18歲的安迪·沃霍爾的速寫作品

母親朱莉婭·沃霍拉在她兒子的藝術生涯中扮演了積極的角色。她鼓勵年幼的安迪畫畫還給他買了照相機和投影儀。1952年,她遷居紐約與兒子同住,兩人相處融洽,沃霍爾迅速將母親古靈精怪的繪畫筆法加入到他的商業插畫中。雖然他們經常合作,朱莉婭也創作了許多自己的作品。作為一名自學成才的藝術家,她熱衷繪制自己最愛的兩個主題:貓和天使。

安迪·沃霍爾與母親

朱莉婭·沃霍拉的繪畫 她的古靈精怪影響到了兒子安迪·沃霍爾的創作

朱莉婭·沃霍拉的繪畫 她的古靈精怪影響到了兒子安迪·沃霍爾的創作

如上文所述,安迪·沃霍爾的成功始于涉足商業藝術。1947年的夏天,他幫忙為匹茲堡市中心的奢侈品商場——約瑟夫·霍恩百貨公司設計了櫥窗。這使沃霍爾開始介入商業廣告設計,并在大學畢業后成為了一位插畫師,在后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沃霍爾都以此為生。

安迪·沃霍爾設計的邦威特百貨香水櫥窗展示

安迪·沃霍爾設計的邦威特百貨香水櫥窗展示

安迪·沃霍爾為蒂芙尼公司設計的圣誕賀卡

安迪·沃霍爾的“銀色工廠”

后來如我們所知的,安迪·沃霍爾選擇了以消費社會作為主題,并以消費社會的法則對其進行利用。他甚至走到了把自己變成一個品牌的極端。他試圖對這個貪婪而癡迷于名聲的世界進行評論,他自己卻成了他要評論的這一切的化身。當他聽到人們談論“買一個沃霍爾”時一定非常高興。不是購買由安迪·沃霍爾制作的這幅或那幅畫,而是“一個沃霍爾”。這意味著,藝術作品,即他們購得的物品,與智力或審美無關。唯一重要的是,它是一個具有社會聲望的品牌產品,并且具有經濟效益。

不是沃霍爾親自制作某件物品,不要緊,只要他證明這東西是從他的工作室里走出來的就行。對他的工作室,他坦率而愉快地稱其為“工廠”:對他商業化生產模式的一種直接指涉。

從安迪·沃霍爾的早期生涯走出,觀眾將感到“豁然開朗”:銀色的地面和座椅,向遠處延伸的巨大的展陳空間,不同的展覽主題區域被涂成不同的顏色,因為展覽的規模過于大,展館里穿著黑衣服的高大的保鏢成隊地逡巡在展廳里,一再向觀眾指出不許錄像。

展覽現場,銀色的地面和座椅,向遠處延伸的巨大的展陳空間。

在展廳的最高空,是許多張如今已經成為超級明星的大人物在他們年輕時拍攝的影像,作為本次展覽的“電影作為客體”章節的一部分,是安迪·沃霍爾于60和70年代在“工廠”工作室拍攝的實驗性電影,這些電影作品通常需要在單獨的劇院中播放,但觀眾在展覽中可以在大展廳的開放空間自由觀看。

安迪·沃霍爾攝影作品

安迪·沃霍爾自童年時就癡迷電影,一直以秀蘭·鄧波兒、伊麗莎白·泰勒、朱迪·加蘭等好萊塢明星為偶像。60年代初,沃霍爾的波普事業剛開始后不久,就著手拍攝電影。他著名的工作室名為“銀色工廠”或簡稱“工廠”——成了他的影棚,他把所有走進“工廠”的人都打造成了明星。

“超級明星”是沃霍爾影片中的常駐角色表演者在攝影機前本色出演各種怪異角色。整個60、70年代,作為藝術家與導演的沃霍爾拍攝了一系列前衛影像,其中既有敘事松散的電影,也有長達五小時的靜幀鏡頭,甚至還有一些被聯邦調查局認定為色情的作品。這些作品在沃霍爾生前很少展出,直到近年數字修復工作重新賦予這些膠片電影以活力,也讓我們得以進一步了解作為波普藝術的影像。80年代,沃霍爾的創作轉向更為傳統的波普影像,拍攝了肥皂劇、電視節目以及音樂短片。

《帝國大廈》長達八小時,安迪·沃霍爾以單一固定的鏡位拍攝紐約帝國大廈在天黑到清晨8小時內的變化,再將底片一段段剪接起來。

安迪·沃霍爾重塑名人

很少有人像安迪·沃霍爾一樣癡迷于名人。

安迪·沃霍爾繪制過一系列的名人肖像作品,將全世界有影響力的名人的肖像如瑪麗蓮·夢露、伊麗莎白·泰勒、史泰龍等好萊塢明星以及藝術、科學、政治界的名人如蒙娜麗莎、愛因斯坦、英國女王等作為創作素材,透過絲網印刷技術和不斷重復的方式創作,將名人的肖像轉化成視覺商品,得到大眾的矚目,收藏家們紛紛向他訂購,取得了很好的經濟價值,一時間令他變成美國最賺錢的藝術家。

安迪·沃霍爾名人攝影

安迪·沃霍爾名人攝影

安迪·沃霍爾名人攝影

展覽的“沃霍爾重塑”章節集中展出了沃霍爾的商業藝術創作。作為一名商業藝術家,沃霍爾將此前作品中的圖像和品牌與20世紀80年代的紐約文化重新混合,創作了諸如金寶湯、布里洛盒子和可口可樂等作品,彰顯了其對現已成為標志性商業圖像的敏銳洞察。

從20世紀60年代強調運筆的手繪,到80年代光滑平整的美國典型風格,沃霍爾藝術表現手法的改變體現了藝術家根據美國時尚潮流及社會規范的變化,以及自身藝術發展需求而進行的技術創新和風格轉變。

沃霍爾的商業藝術創作

沃霍爾的商業藝術創作

沃霍爾的商業藝術創作

“攝影師沃霍爾”章節則完整呈現了其職業生涯從拍攝主題到各種實驗探索在內的攝影藝術實踐,其中包括眾多與其同時代的人物和合作者的肖像照,這些肖像照為藝術家的絲網肖像創作提供了素材。

此外,這一章節還展出了沃霍爾的拼合攝影、快照亭照片、寶麗來照片,用較為傳統的黑白照片拍攝的電影場景和都市夜生活,以及集藝術家和攝影師于一身的沃霍爾用相機記錄下的個人生活。與沃霍爾的絲網印刷作品如《花》(1964)和肖像系列共同展出的,還有此前鮮少展出的沃霍爾曾使用過的設備,如寶麗來Big Shot相機、輔助手繪波普作品底稿的投影儀、16毫米電影鏡頭、投影膠片和其創作中挪用的源素材。

安迪·沃霍爾拍攝的史泰龍

《花》

安迪·沃霍爾在北京

展覽最后的“非物質”章節探討了沃霍爾步入生命最后階段與靈性的抗爭,并通過“迷彩”(1986)和“羅夏墨跡測驗”(1984)系列作品展現了沃霍爾向抽象和概念藝術轉變的創作實踐。這一章節同時還展出了沃霍爾70年代末的多幅自畫像與80年代初創作的“神話”系列。在沃霍爾1987年意外離世之后,沃霍爾因“神話”系列而被譽為美國神話和波普圣徒。

安迪·沃霍爾《神話》系列

安迪·沃霍爾《神話》系列

安迪·沃霍爾“迷彩”系列

“成為安迪·沃霍爾”為了解沃霍爾橫跨藝術、商業插畫、實驗電影制作等眾多領域的巧妙挪用、大批量生產的創作方式與當代流行文化、社會交際和年輕文化的特殊關聯提供了嶄新的視角,突出展現了在美國戰后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時期,沃霍爾將藝術融入城市生活,憑借其對都市夜生活、好萊塢、時尚和音樂的觀察與參與,在其塑造文化的過程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這位不斷自我創新,堪稱美國夢典范的年輕人,最終成為了安迪·沃霍爾,其影響和精神也在通過改變這個世界得到新的延續。

(除特殊標注外,圖片均由澎湃新聞記者攝于展覽現場。)

    責任編輯:陸斯嘉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官网最佳投注法下载| 百家乐官网最好的投注方法| 百家乐必胜赌| 大发888游戏官方下载| 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sz全讯网网址xb112| 百家乐官网推饼| 金盛娱乐| 大发888怎么找| 百家乐官网五湖四海娱乐| 大发888娱乐场官网| 金三角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衢州市| 万宝路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tt娱乐平台| 百家乐官网定位膽技巧| 大发888备用网| 博彩百家乐网址| 百家乐官网和的几率| 大发888登录| 大三巴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旺门打| 瑞昌市| 大发888集团| 澳门百家乐现场真人版| 王牌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巢湖市| 永利国际| 百家乐园云鼎娱乐网| 百家乐的关键技巧| 老钱庄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在线百家乐策| 天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天玉经24山水法| 网络百家乐官网骗局| 澳门百家乐官网真人娱乐场| 星河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娱乐城注册送钱| 百家乐破解赌戏玩| 百家乐优博娱乐城| 百家乐注册优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