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戴季陶筆下的清末“上海十恨”
戴季陶是清末民初重要的媒體人,曾在上海《中外日報》、《天鐸報》撰文評論時事,因抨擊清王朝而受通緝。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創辦《民權報》,五四前后與李漢俊、沈玄廬等在上海創辦《星期評論》,并擔任主編,宣傳社會主義思潮。與陳獨秀等人一度過從甚密,并參與籌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中途退出。后來出任國民黨中宣部長、考試院院長等職。

上海有十大可恨事。印度奴敢欺侮中國人,恨一。入法界[上海法租界地區]見安南人充當巡捕,恨二。外國公園及黃埔江草地內沿,不許中國人行走,恨三。流氓滿地,舉步荊棘,恨四。坐馬車不能馳過西人馬頭,恨五。夜夜雛妓,四處拉客,恨六。車夫無故硬索車資,恨七。醫生故意裝腔做勢,久延不到,恨八。入城街道狹而且穢,洋車橫沖直撞,寸步難行,恨九。錢莊倒閉,市面蕭條,恨十。
上海人之自治力(1910年11月29日)
租界與中國管轄之地界,相隔僅一間耳。租界之道路如何整潔,租界之規則如何謹嚴,租界之行政如何敏捷,而一入中國街,則垃圾堆也,污穢也,糞坑也,隨處皆是,沿街曬衣者有之,隨地設攤者有之,種種腐敗之象,靡不令人見而生悲者。而彼自治公所也,警察局也,城廂議會也,亦何嘗不各有獨立機關哉?
敢告執事諸公,辦事在人不在法,雖有機關而無運用之人力,是與泥塑木雕之人物等耳。
有地不治,有人不興,有法不行,恥莫大焉,愿諸公力雪之。
可憐哉上海(1910年12月5日)
上海之繁華富麗,不特[不但]中國人稱之,外國人亦莫不稱之。雖然,上海之精華為何耶?
大公司為外國人,大銀行為外國人,大商人為外國人,行政權在外國人,司法權在外國人。而中國國民之所經營者,戲館也,菜館也,大菜館也,妓館也,書樓也,馬房也,凡銷[消]磨人類之精力,擾亂社會之風化者,無一不為中國人所作焉。其流氓滑頭之鬼混瞎騙者,無論矣。
由是觀之,上海之中國人,蓋不耕不織而徒攫內地農民工人之血汗資以供己揮霍者也,而人莫之問焉,豈一投身上海市場中,則良心盡喪歟?嗚呼,哀哉!
上海金融界整理談(1910年12月23日)
上海為中國最大之商埠,然細審其內容,則所謂商人者,多騙取他人之資財以自肥。小者勿論矣,錢業為金融之機關,而中國錢莊之信用一壞再壞,不特外國人不之信,即上海之市民與乎外埠之商家亦幾不之信矣。推其故,則皆經理者之罪也。
友人某曰:欲整頓上海之金融界,非由各商董事會同上海之執政者,制嚴密之清理法,定期清查各錢莊銀行賬款及出進情形,或責成其經理人,或召集其股東會。夫然后危險可防,而市面之恐慌亦可稍替矣。
雖然,其如商董及執政者之仍為騙財者流何?

最近兩怪事(1911年1月17日)
上海近來之怪事不勝枚舉,而尤怪者有二事。
一、中國商人之名譽,則中國商界之信用也。而上海道竟以外人之故,置中國商人之名譽于不顧,李徵五之事是也。
二、停止刑訊之明文非一日矣,政府中人雖至愚亦思念及此。而上海縣乃以如牛之本領而肆如虎之淫威,濫用刑訊,且以施之平民,請減房租之商人被懲是也。
嗟乎,上海道之奇特若此,上海縣之奇特亦若此。不遵公令,不全大局,不顧商艱,上海市面之壞,必將更有甚于今日者。
除夕之上海與元旦之上海(1911年2月2日)
除夕之距元旦僅十二小時耳。除夕之上海悲愁慘澹,元旦之上海歡喜快樂。一般商人其在除夕,無不相見道苦,而在元旦,則無不相見道賀。除夕之商人,十九多為生計要事忙碌奔馳,元旦,麻雀、牌九各逞所好。除夕之嫖客多視四馬路如畏途,而元旦則鮮衣新履駟馬高車招搖過市。除夕則店家皆極力營業,元旦則家家皆關門閉戶。其最奇者,除夕所最畏最厭之債鬼,元旦相遇亦無不曰恭喜恭喜。噫!此十二小時間,何其相異之若是耶?
一年之計在于春。除夕之苦,皆由元旦快樂所致。茍營業諸公尚憶及除夕慘澹之情狀,曷盡力圖謀?則去年除夕所畏之債鬼,至今年除夕或皆絕跡矣。
上海之人妖(1911年2月10日)
城內之城隍廟,大馬路之紅廟,皆上海之阿修羅場也。男女紊淆,大關風化,不急禁之,其為害治安實非淺鮮。而當局者獨放任之,奇哉!
紅廟之道士,有數十幢街房之產業,搓麻雀[麻將],推牌九,吸鴉片,無所不至。誨淫誨盜,罪浮流氓,是明明人妖也。
嗟乎!有用之金錢供此輩無用人之揮霍,是果何故耶?寄語有地方責者,宜重處治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