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產品牌開始崛起,外資品牌跌下神壇,這是為何?

文 | 華商韜略 靜涵
近幾年,一場醞釀已久的國貨颶風席卷華夏大地,國人對國貨的關注度持續上升。
今年4月,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國外品牌天貓旗艦店銷售額下滑嚴重,均較上年同期腰折。而李寧、安踏作為國貨運動服飾巨頭,銷售額不斷創新高,市場一片繁榮。
2000年安踏年利潤只有幾百萬元,和國際大牌的吸金能力比猶如就一毛。但安踏的掌舵者丁世忠敢賭,在悉尼奧運會期間,“大方”砸下近千萬元的廣告。
也許是命運使然,其代言人孔令輝恰好在那屆奧運會上實現了大滿貫。這對安踏品牌來說,是一次史詩級的轉變——一夜之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安踏這個品牌。
后來,體育賽事營銷已是安踏品牌的“常規操作”,CBA、NBA、奧運會、冬奧會等凡是體育大賽,安踏都是最耀眼的自主品牌之一。

在民眾對體育的熱情和國潮聲量漸長之下,國產運動服飾品牌正穩定上升,曾經耐克和阿迪達斯兩家構筑的“兩超多強”的格局,也逐步被中國品牌突破著。
容易被記住的是安踏營銷,容易被忽視卻是他超強的技術實力。因為,驅動國貨復興的,除了營銷,還有技術。
早在2005年,同行還在潛心研究營銷時,安踏就斥資千萬攜手清華成立了運動科學實驗室,這是國內行業首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該實驗室主要致力于運動生物力學、運動醫學、體育工程學等相關技術的研發。
實驗室配備超過300位專家和200臺先進的測試研發設備,進行專業運動裝備的材料測試與核心運動科技的研發,實現產品材料與設計上的功能優化。
安踏的核心科技——智能分子吸震;比傳統中低回彈率提升25%以上的超臨界氮氣回彈科技;全掌碳板定位專業跑者的星巒跑鞋等等都被稱為安踏的“黑科技”,同時它也是專利最多的中國體育用品品牌。

在實驗室和清華大學的技術支持下,安踏正用創新技術一點一點填補中國在運動科技的空白。無論是專業運動員還是普通老百姓都能享受兼具安全性和功能性的體育用品。
據了解,安踏已累計投入約30億資金,為28支中國國家代表隊提供自主研發的比賽裝備。截至目前,安踏累計申請了1800項以上的國家專利,專利數量位居市場領先。且安踏的技術研發投入力度還在加大,以2020年為例,安踏集團研發成本達到8.71億元,同比增速超10%。
今天,中國運動品牌開始被其他國家的代表隊大量采購,科技創新成為“反向輸出”的重要因素。國貨崛起,靠的不只是營銷,還有中國技術。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