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二戰時佛朗哥為何保持“中立”

澎湃新聞實習生 張健
2015-05-12 07:53
來源:澎湃新聞
? 私家歷史 >
字號

        佛朗哥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幫助下贏得內戰,在西班牙建立了自己的獨裁統治,并與德、意、日簽署了反共協定。但歐洲爆發二戰后,西班牙政府卻于1939年9月4日宣布“嚴守中立”。佛朗哥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1892-1975)

內戰過后,西班牙無力再戰

        佛朗哥政府采取 “中立”,顯然是迫于嚴峻的國內局勢。剛結束的內戰給西班牙人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1939年7月29日的《西班牙向上》周刊承認,許多地區變成了一片廢墟。近百分之六十的房屋被毀,百分之四十的鐵路機車車輛損壞,許多橋梁和道路設施也遭到破壞。在商品匱乏的情況下,物價狂飆,投機倒把行為猖獗,致使供應和運輸總局不得不發布命令,規定提高價格不準超過1936年7月18日的物價的百分之二十五。

        當時德國駐西班牙大使斯托勒爾得出了如下結論:“由于內戰,西班牙無法在經濟上參加為時超過幾個月的戰爭,經濟上的進一步惡化,可能發生的饑荒,以及政治和軍事上的挫折都會導致內亂。”

        與經濟惡化相聯系的政局不穩是促使西班牙“中立”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佛朗哥法西斯獨裁政府實行白色恐怖,到1939年底,約50萬人被關押,一切民主制度均被取消,大批民主進步人士和共產黨人慘遭迫害,內戰后的西班牙國內政治氣氛十分緊張。政局不穩極大地牽制了法西斯分子的統治力量,“佛朗哥分子雖然取得了政權,但好像仍然生活在一個被占領的國家里,佛朗哥打算最終完全穩定局勢的希望落空了。正因為沒有一個鞏固的后方,他才下不了參戰的決心。”

        軍事方面,佛朗哥政權嚴重缺乏飛機、大炮等現代化裝備,軍官和士兵也因為內戰傷亡慘重。即使加入軸心國一方,西班牙也只能是德國的小伙伴,要唯德國馬首是瞻。希特勒看重的是西班牙的地理位置而非軍事實力。

        巴黎淪陷之后,佛朗哥曾在提交給柏林的備忘錄中宣稱,“如果有必要的話”,他準備放棄中立,立即參戰,但希特勒肯定地說,西班牙的中立是當時它能給予德國唯一可能的幫助。他斷言:“老實說,負擔一個意大利已經夠沉重的了,不管西班牙士兵的素質如何,考慮到西班牙的極端貧困和毫無準備,西班牙與其說是個難得的伙伴,不如說是個沉重的負擔。”

二戰形勢圖

以“中立”謀取最大利益

        如果說不具備參戰的物質條件是迫使佛朗哥“嚴守中立”的消極原因,那么,在同盟國與軸心國之間待價而沽,以期獲取最大的利益則是西班牙“中立”政策的積極誘因。佛朗哥也確實從“中立”政策中撈到了不少好處。

        英、美對西班牙的籠絡、牽制,對促成西班牙的“中立”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丘吉爾始終反對任何可能把西班牙推入希特勒懷抱的制裁行動。相反,通過對西班牙提供一定的經濟援助,英、美希望減輕它對德、意的依賴程度,擺脫德、意對它的控制。

        由于德、意缺乏必要的物資,尤其是糧食供給西班牙,西班牙便逐漸加強了與英、美的經濟聯系。1940年至1941年,英國為西班牙提供了兩筆總數為450萬磅的貸款,向西班牙出口100萬噸小麥。同時,英國在必要的時候切斷對西班牙的供給,使西班牙既不會因饑荒而陷入混亂或同軸心國合作,也不允許它積累足夠的資源。美國也向西班牙提供了一定的糧食和石油。

        經濟上,英、美的懷柔政策對極度虛弱的西班牙無疑起到了輸血作用,使它沒有完全倒入軸心國的懷抱。政治上,盡管國內的民主派對政府與獨裁政權合作頗為不滿,英美也盡量不去論及西班牙的法西斯政體,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軍事上,英、美在北非登陸時作了必要的防范,美國第五集團軍嚴陣以待,以防西班牙蠢蠢欲動。

        一方面,軸心國和同盟國對西班牙都不敢逼之太甚,希特勒聽任佛朗哥維持其軸心國的政治盟友地位,英、美積極采取籠絡、牽制手段,收效甚佳;另一方面,西班牙本身也不敢貿然行事,在保持親軸心的同時,又毫不猶豫地與英、美合作,采取腳踏兩只船的觀望政策,隨著戰爭形勢對軸心國越來越不利,佛朗哥更堅定了“中立”的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二戰后佛朗哥的獨裁統治能繼續維持下去,除了冷戰到來后美國的支持以外,也與二戰時西班牙的“中立”密不可分。

讓希特勒惱火的“兄弟”——佛朗哥

        1940年6月14日巴黎陷落,希特勒預計英國很快就會遭受與法國同樣的命運,所以對佛朗哥所表現出的積極姿態幾乎沒有表示任何興趣。但到了8月份,德國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沒有收到預期效果。德軍司令部制定了把英國人趕出地中海區域的計劃。希特勒打算只靠德軍的力量實現奪取直布羅陀海峽的意圖,西班牙要做的只是讓一個德國集團軍進入西班牙。

        丘吉爾曾說:“這些難纏的西班牙人,雖具有納粹和法西斯的意識形態,但是外國人不進來總要好一些。佛朗哥的這種情緒極為強烈,并且以極端詭詐的手段使這種情緒成為行動。”誠如丘吉爾所言,佛朗哥對德國的計劃極為不滿。

        1940年10月23日,希特勒為此專門與佛朗哥在法國南部的昂代舉行會晤,但佛朗哥提出了苛刻的參戰要求:1.擴大西班牙在北非的殖民地領土,將法屬摩洛哥和包括奧蘭在內的阿爾及利亞部分領土讓給西班牙;2.擴大西班牙本土,修改比利牛斯山的法西邊境,割讓法國的加泰羅尼亞,并將直布羅陀交給西班牙;3.德國給予西班牙軍事和經濟援助。幾天后,希特勒對墨索里尼說:“我寧可被拔掉三、四顆牙齒,也不愿再搞這樣的談判。”希特勒認為西班牙人的參戰要求是“與他們的實力絕對不相稱的”。

        此后,德國也曾要求西班牙參加作戰,但都被佛朗哥拒絕了。雖然西班牙最終沒有參加對英作戰,但是此次會晤至少表明,如果希特勒能夠滿足他的條件,佛朗哥很可能參加對英戰爭。畢竟佛朗哥可以派遣“藍色師團”參加德國對蘇聯的戰斗。

佛朗哥與希特勒會面

借蘇德戰爭,報一箭之仇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早在1939年12月31日就揚言要聯合所有中立國家去反對布爾什維主義的佛朗哥,此時十分興奮,他想趁此報蘇聯在西班牙內戰中支持人民陣線的一箭之仇。

        西班牙外交部長蘇涅爾請求德國政府,許可長槍黨志愿軍參加這場反對共同敵人的斗爭,以紀念在內戰時期德國給予西班牙的“兄弟般的援助”。這位部長解釋說:“作出這種聲援的姿態當然同西班牙全面和最終參加到軸心國一邊作戰是兩回事,西班牙要到適當的時候才能參戰。”

        6月24日,德國政府表示樂意接受長槍黨志愿軍部隊。在蘇涅爾等人的鼓動下,由641名中高級軍官、2272名下級軍官和15780名士兵組成了“藍色師團”志愿軍,它擁有三個步兵團、四個炮兵營、一個偵察營、一個工兵營、一個反坦克營、一個通訊營、一個醫療隊和一個參謀處。“藍色師團”志愿軍于7月離開西班牙,8月在德國集中后再前往蘇德戰場。

        盡管西班牙的“藍色師團”對德軍進攻蘇聯沒有起到太大作用,最終大敗而歸。但是,佛朗哥至少表明了他一貫的反共反蘇立場。與此同時,這也算是對希特勒的一種補償,此前他進攻直布羅陀海峽時沒有得到佛朗哥政權的配合。

佛朗哥雕像

不徹底“中立”的原因何在?

        西班牙不僅在二戰中一直與德、意保持政治上的緊密聯系,允許軸心國在本國設立情報機構,并且將從英、美等國進口的糧食、原材料等物資出口到德、意。可見佛朗哥政權在二戰時期并未采取完全的“中立”政策,而采取這種不徹底的“中立”政策的原因何在?

        首先,佛朗哥在西班牙內戰中能夠取勝得益于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幫助,而英、法對西班牙內戰采取了不干涉政策,蘇聯則積極支持國際縱隊和共和國政府。所以佛朗哥在二戰中始終偏向德、意,在德國和英、法之間保持中立,而積極配合德軍進攻蘇聯。

        其次,佛朗哥奉德、意為榜樣,西班牙在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方面都與德、意有更多的共同點。佛朗哥可以與標榜自由、民主的英、美合作,但無法容忍蘇聯的共產主義。

        再者,佛朗哥政權中的親軸心國派勢力較強,例如佛朗哥的主要顧問是他的姻兄弟拉蒙?塞拉諾?蘇涅爾,后者首先作為內政部長,然后作為外交部長,嘗試通過談判,讓西班牙加入大戰的軸心國陣營。

        無論如何,西班牙終究沒有直接參戰,這對大戰的進程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英倫之戰激烈進行,英國困守孤島,形勢岌岌可危之時,倘若西班牙出兵或協同德國攻下直布羅陀,英國與東方殖民地的聯系捷徑勢必被切斷,英國面臨的形勢將更加危急,“就英國而言,要守住直布羅陀原是很難的事,近幾年英國并沒有在那里加筑過什么工事……假如德國人控制了直布羅陀,那么,英國海軍將處于十分困難的境地,”丘吉爾在回憶錄中寫道:“當時的危險如此之大,因此,幾乎有兩年之久,我們經常準備一支五千人以上的遠征軍以及所需艦只……以備西班牙人不許我們使用直布羅陀港時,便可隨時奪取加那利群島,從空中和海上控制地方潛艇,并繞過好望角與大洋洲保持聯系。”但是,西班牙始終沒有切斷直布羅陀海峽,減少了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阻力。因此,西班牙的“中立”對英倫之戰和北非—地中海戰場產生較大影響,有利于反法西斯同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世界大戰的早日結束。

        

        參考文獻:

        伊?米?馬依斯基主編,中山大學外語系翻譯組譯:《西班牙史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北京,1972年11月

        金重遠:《評佛朗哥在二戰中的“中立”政策》,載《世界歷史》,1991年第6期。

        程有炳:《淺析二戰時期西班牙的中立政策》,載《歷史教學》,1994年第4期。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博彩网站源码| 宁蒗| 百家乐官网技巧秘| 澳门在线转盘| 百家乐网上真钱娱乐场| 最新百家乐官网电脑游戏机| 正网开户| 百家乐官网透明发牌靴| 澳门百家乐官网指数| 永利高倒闭| 真人百家乐输钱惨了| 华侨人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網絡博彩| 大发888下载官方网站| 百家乐心得打法| 杨筠松 24山 图| 百家乐官网神算子| 曼哈顿娱乐城信誉| 百家乐牡丹娱乐城| 澳门百家乐大揭密| 嘉年华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金臂百家乐官网开户送彩金| 玩百家乐官网技巧看路| 泗阳县| 绵阳市| 平遥县| 百乐坊百家乐官网游戏| 真钱斗地主| 棋牌类游戏| 大发888 34| 威尼斯人娱乐城演唱会| 网页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优博家百家乐娱乐城| 赌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德州扑克游戏| 棋牌室经营| 会宁县| 怎样看百家乐官网牌| 足球赌网| TT国际娱乐城|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