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實版“竊聽風云”,德國情報部門被曝幫美國監聽法國和歐盟

現實版全球“竊聽風云”里,美國一直是被嚴厲聲討的對象,而德國儼然一副受害者之相。但近日,有消息指出,德國其實是美國監聽行為的“幫兇”。監聽對象包括法國外交部、法國總統府、歐盟總部以及歐洲企業和政治家。
消息傳出后,德國政界一片嘩然,德國政府處境尷尬。
兩國有關部門自2002年起就開始合作
據德國媒體披露,德國聯邦情報局(BND)曾經協助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對法國政府和歐盟委員會進行情報刺探。
德國各大媒體都在報道中援引“情報局和總理府的內部調查文件”稱,德國聯邦情報局設在巴伐利亞州巴特艾布林(Bad Aibling)的監聽站曾被用于監聽法國外交部、法國總統府官員以及歐盟委員會總部。
而德國媒體在4月23日還曾披露,十多年來,德國聯邦情報局一直在為NSA提供協助,監聽歐洲企業家及政治家。事實上,德美兩國的有關部門自2002年起就開始合作。
德國聯邦情報局一直在根據美國人提供的一些包括計算機IP地址和姓名在內的搜索關鍵詞對數據流通進行監控。而在兩國有關機構的共同監聽協議下,通過這樣的方式,NSA可以有針對性的監聽空客所屬的歐洲航空防務與航天公司(EADS)、空中客車直升機公司(Eurocopter)亦或法國政府的信息。
據德國媒體披露,僅2013年這一年里,就有69萬個電話號碼和780萬個IP地址“榜上有名”。而其中關于4萬個搜索關鍵詞的內容被德國聯邦情報局認為是損害德國利益的,因此就被收入一個所謂的“拒絕數據庫”里,與之相關的信息不應該提供給美國方面。
德國之聲表示,這樣的監聽行為損害了德國乃至歐洲的利益。
德國政府默許監聽行為
德國《圖片報》27日披露,德國總理默克爾辦公室其實早在2008年就獲悉德國涉入美國的經濟間諜活動,但并未回應。
報道稱,美國監視歐洲企業是為了搜集“與非法出口相關的資料”,但聯邦情報局內部消息人士表示,“這一問題的核心是,德國針對歐洲鄰國和歐盟機構從事政治間諜活動。”
2013年時,德國總理默克爾就其手機遭到美國情報機構監聽一事做出回應時稱表示,“監聽你的朋友行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而德國政府長期以來田也一直把自己刻畫成美國監聽行為的受害者。
2005年時,德國方面的情報人員就發現,在美方提供的監聽名單上,不僅僅涉及了恐怖分子,還包括空客公司這樣的歐洲企業和法國政府機構等。因而德國聯邦情報局在一份報告中提到,NSA試圖將監控范圍“擴大到不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領域”。
然而,據德國之聲報道,對于這種違背合作協議的做法,德方僅僅是做出了微弱的抗議,并請求美方未來不要繼續這樣做。而且德國總理府也對這一警示信號視而不見,盡管聯邦情報局多次就此作了報告。
德國聯邦政府也因為這一情況被指責誤導議會。德國左翼黨議會黨團副主席科爾特(Jan Korte)表示,“議會顯然多年來一直受到刻意的蒙蔽。”而德國綠黨也感覺自己被政府欺騙了。
空客公司將提起刑事訴訟
作為受害者被卷入這場德國竊聽丑聞的空客公司在4月30日發表聲明表示,他們譴責德國當局的協助美國監聽空客公司以及其他歐洲企業的行為,并將提起刑事訴訟。
“我們已經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信息了。”空客公司的發言人表示,“我們將正式對涉及商業間諜行為的身份不詳的不法分子提出刑事訴訟。”
“我們意識到,像我們這樣產業中的大企業,我們會成為監聽活動的目標。”空客公司在聲明中表示,“然而,現在的情況令我們警惕,因為并沒有具體的嫌疑人。”
路透社表示,德國媒體有關德國政府協助美國監聽的報道在德國引起了恐慌。出于歷史原因,監聽行為在德國是一個敏感話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