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金代蒿里老翁等七幅壁畫現身山西盂縣
山西省陽泉市盂縣發現一座泥河金墓,2021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陽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和盂縣文物管理所對該墓葬進行搶救發掘時,發現墓室墻面7幅完整壁畫,包括夫婦端坐、童子嬉戲、鹿獻林芝、獅戲繡球、蒿里老翁等。考古人員認為, 此次墓葬發現的蒿里老翁是目前所見山西境內保存最好的此類壁畫形象之一,完整地再現了金代蒿里老翁形象及保護亡魂、蔭佑生人的用意。
泥河金墓位于山西省陽泉市盂縣秀水鎮泥河村北150米處,系村民修路時發現,根據報批,2021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陽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和盂縣文物管理所對該墓葬進行了搶救發掘。
該墓為仿木構壁畫墓,由墓道、墓門、墓室等部分組成,平面略呈凸字形,方向19°。墓道位于墓室南部的下一級臺地上,平面呈長方形,南端有四級臺階,在靠近墓門且距開口0.5米處,發現有一扣蓋青瓷碗的黑釉罐,俗稱“衣飯缽”,罐內有腐朽食物。

墓葬俯視圖
墓門呈拱形,其內采用方磚、條磚、不規則砂巖石塊混合封門,外側采用片石二次封堵。
墓室位于墓道北部上一級臺地上,墓壙開口呈圓形,其內磚室保存基本完整,主體采用條磚錯縫平砌。墓室內除墓門外,共有七面墻體,墻體之間設轉角立柱,并以闌額相連,其上設單抄手四鋪作,上承普柏枋,再覆仿木構的磚雕瓦壟、檐椽、滴水。
墓底北部設置近似梯形棺床,棺床采用五層方磚平砌而成。壁畫裝飾見于墓門、墓室內主體墻面、仿木建筑構件和券頂。

蒿里老翁
墓門兩側為羽翼紋和纏枝花卉裝飾。墓室主體墻面繪制壁畫七幅,均為白地,繪制手法以黑彩描邊,灰、黑彩填充。包括夫婦端坐、童子嬉戲、鹿獻林芝、獅戲繡球、蒿里老翁等。建筑彩繪主要見于立柱、斗拱、拱眼壁、普柏枋、椽頭等。墓頂涂抹一層黃泥,其上點綴白彩圓點,東西殘留零星紅彩日月,以示星象。
該墓葬具及隨葬品未被擾動。墓底共發現死者4人;其中2人位于棺床偏南部,頭朝西,面向上,南側死者為一次葬,北側死者為二次葬;另外,在墓門兩側,以側立方磚圍合棺床與墓壁之間的夾角,其內各平放一火葬罐,口朝墓壁,罐內各有一具經灼燒的人骨殘留。出土器物共計8件,其中陶罐2件、瓷碗2件、瓷罐1件、銅釵1件、開元通寶2枚。

墓室東部壁畫(西南-東北)

蒿里老翁(西側)

蒿里老翁(東側)
墓葬形制及建筑彩繪裝飾風格與盂縣皇后村“大定八年”的金墓特征相近,兩者相當。墓門兩側發現并立的仗人及伴犬,是目前所見山西境內保存最好的此類壁畫形象之一,完整地再現了金代蒿里老翁形象及保護亡魂、蔭佑生人的用意。

童子騎鶴
墓內童子騎鶴、鹿獻靈芝、獅戲繡球等祥瑞圖像,也為以往該區域發現金墓壁畫所不見,豐富了對晉東山地金代民間信仰的認識。
(本文轉載自“文博中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