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又一行業鼻祖關店,這一1000億賽道何去何從?
原創 劉曉月 投資家

“又一行業鼻祖關店?!?/p>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作者 | 劉曉月
近日,著名連鎖品牌許留山登上熱搜,這個甜品行業的開山鼻祖,如今是“落草的鳳凰不如雞”竟然因為欠租遭債主申請清盤了!
據港媒報道,已有4名債權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對許留山食品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許留山)進行清盤申請。
首先小編先給大家解釋一下清盤是啥意思,代表著什么:清盤是一種法律程序,而被清盤的企業將停止生產,其所有資產包括生產工具的機械、工廠、辦公室及物業會在短期內被出售變現,然后按先后次序償還債權人未付債項,隨后按法律程序宣布公司解散。
這也就意味著,許留山或許即將面臨倒閉的命運,一代甜品之王徹底墜落神壇!
其實這些年來,許留山的經營一直很不樂觀。據天眼查官網顯示共有 200 多家許留山餐飲店,但近 150 家店鋪都顯示注銷。在北京,目前地圖和點評軟件能搜到的許留山僅有 3 家。
消息一出,引發了眾人的無限感慨。想當年,作為甜品店的老大,許留山可是熱度堪比如今茶顏悅色等網紅品牌的存在,當時甚至有人專門為了許留山而去香港旅游。特別是對于80后、90后這一代年輕人來說,許留山甚至代表了他們對于港式甜品的全部想象。
那么,我們就要問了,這家70年發展史的老字號、甜品行業的開山鼻祖,如何淪落到這種境地?
一
王老吉同行起家,后成“甜品天王”
其實許留山最早并不是做甜品的,而是以涼茶起家,可以說是王老吉的同行了,不過僅僅是個沒啥名氣的個體戶,推著小推車走街串巷。后來許留山的兒子許慈玉繼承了父親的衣缽,為了紀念父親,還將父親的名字印在了賣涼茶的手推車上。
后來經過許慈玉的苦心經營,終于在上世紀70年代開了第一家實體店。但由于競爭激烈,生意也并不好做。于是他另辟蹊徑,開始賣小吃,糖不甩、菠蘿糕等一系列甜品。

轉折點發生在1992年,許留山的新品“芒果西米撈”掀起了甜品的風潮,一舉奠定了許留山港式鮮果甜品店的頭部地位,從此芒果系列也成為了許留山的主打產品,比如芒果小丸子、芒果班戟等均成為了爆款。此外,許留山將港式甜品和港式點心的創新結合也備受好評,比如咖喱飛魚籽魚蛋、姜撞奶粒粒西多士等。
2000年許留山推出了“杯裝鮮果爽特飲”,開創了“邊走邊喝”的“外賣飲品”模式,可以說,許留山還是喜茶等奶茶店的“老祖宗”。
2011 年時,許留山曾參加了譽為香港飲食界“奧斯卡金像獎”的“飲食天王獎”的角逐,獲封“甜品天王”的稱號。

從此,“許留山熱”在社會興起,“去香港一定要去許留山”成為了旅行指南常見的推薦?;鸨脑S留山也成功“破圈”、走出香港,2002年在臺北開了分店,2004年將店鋪拓展至上海和廣州,2008年在深圳開設分店。
后來的許留山還吹響了向世界進軍的號角,在美國、新加坡、韓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開設分店。公開資料顯示,到2016年時,許留山在全球已經超過260家,步入顛峰時刻。
繼線下火爆之后,許留山還進入了各類影視、音樂作品,隨著作品的傳播進一步傳遍大街小巷。如在2000年發行的香港電影《小親親》里面,陳慧琳飾演的女作家和電臺DJ郭富城在曖昧時期,許留山就是他們的約會地點。2002年,正當紅的少女組合Twins在《友誼第一》中唱出,“讓我們結伴探訪許留山,感情不必分你高班我低班。”
對于大眾來說,許留山就像TVB一樣,構成了人們對于香港的想象。

不過正所謂水滿則溢出、月盈則虧。達到顛峰之后,許留山就走向了衰落。
2009年,許留山創始家族股東將全部股權賣給馬來西亞的一家投資公司Naivs Capital。2015年Naivs Capital以5億港元的價格轉手黃記煌母公司(煌天國際控股)。
2015年,Navis Capital轉手,黃記煌母公司、煌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交易價5億港元全資收購了許留山。但黃記煌并沒能經營好許留山,2017年,其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顯示,許留山的日均銷售額和翻臺率持續下滑。
2019年8月22日,隨著黃記煌被百勝中國收購,許留山再次被易主。不過,成功打造了肯德基、必勝客的百勝中國后來卻敗績連連,連黃記煌都沒能拯救,更別說許留山了。
2020年3月13日的時候,香港媒體就報道過許留山連續遭業主討租的消息;到2020年7月,已有債權人向法院申請清盤。此外,當時許留山位于廣東、深圳、上海等城市的門店也出現了大規模注銷情況。
那么我們就要問了,一代“甜品天王”,究竟為何隕落呢?
二
誰“殺死” 了許留山?
一是“外患”,不斷涌現的“后浪”,將“前浪”拍死在了沙灘上。
許留山的火爆,帶動了一大批新型港式糖水品牌的模仿跟風,其中有一個重量級的對手——滿記甜品。
滿記甜品以更快的速度擴張,曾在一年之內開店90多家。
如果只從市場門店數量來看,滿記甜品已經勝過許留山,有截至到2020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滿記甜品在全球共開店超過400家,幾乎是許留山的兩倍,僅在北京地區就有30多家店。
除了來自同類的競爭之外,許留山還面臨了各方對手的重圍。隨著市場的發展,繼中式甜品之外,法式、日式、意式甜品也在中國興起,分走了甜品賽道的一杯羹。
此外,新式奶茶、冰激凌店等層出不窮,也不斷地刷新著傳統“甜品”的定義。據美團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數據顯示,2017,我國飲品、甜品店鋪數量在各餐飲品類中位居第三,比火鍋還多,達43.7萬家,總產值達1000億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二是“內憂”,頻繁的“賣身”也讓許留山經營管理日益失控,自己把自己玩壞了。
盤點許留山的發展之路,總共經歷了三輪賣身,從Naivs Capital到黃記煌母公司(煌天國際控股),再到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頻繁的易主將會導致管理層流失、戰略不延續、業務線紊亂等一系列問題,讓許留山逐漸走向失控。
例如此前許留山本來走的是直營模式,保持公司對門店的掌控,但自打賣身煌天國際后,就出于迅速擴張的需求,走起了加盟的路線。
跑的太快,難免會跑掉了鞋。雖然門店數量是迅速增多了,但相應的管理卻沒有跟上,導致各個門店的質量良莠不齊,引發了數次品牌危機,甚至有消費者給出“羊城以北不吃許留山”的評價。

三
留給整個賽道的反思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整個消費市場的巨變,許留山雖然曾是這個賽道的開創者,但卻對后來的變化視而不見。就像柯達之于數碼相機、諾基亞之于智能手機一樣,縱然能夠戰勝所有對手,但卻一樣要被時代所淘汰。
尤其是許留山所在快消賽道,變化更是時時發生。對于90后、00后等Z時代人群,他們不僅追求味蕾的滿足,更要追求心理、情緒、社交等方面的維護。像許留山這樣的消費者,已經明顯跟不上了。
一方面,像許留山此類甜品賽道的消費場景過于局限。它雖然是“外賣飲品”的開創者,但是產品主要還是需要在門店消費的。
因為經過外賣顛簸后,一些本該分開的食材直接混在了一起,不僅品相無法直視,而且大味道與口感也會大大降低。
比如有網友點了芒果黑糯米,門店的畫風是這樣的:

但是到手之后發現是這樣的:

隨著現代人工作節奏的持續加快,大家已經很少有時間,在非正餐時間里走進餐飲店,享受一頓精致的下午茶了。尤其是是奶茶的出現,更讓大家隨時隨地,就能開啟一杯甜品的需求。
即使你自己不在乎品相,但是也要考慮給別人的影響,一杯精致奶茶放在桌子上,同事或者同學可能會覺得你還挺有小資情調。但是當一個芒果西米撈打開,恐怕會贏來的就是眾人驚異的視線了。
也因為場景的局限性,2020年疫情期間,許留山等在大部分傳統甜品店只能被迫停業,但奶茶店復工卻是早早通過“無接觸配送”等形式恢復經營,“報復性消費”的狂潮,也是從奶茶開始,當時據說有人一次下單了77杯奶茶。
另一方面,是傳統甜品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健康理念。
在當代女性為了瘦、為了美,甚至都有去做“小腿阻斷術”“全身抽脂”的了。像許留山這樣,芒果醬放大量糖熬煮的,班戟包著大團奶油,自然越來越不受待見了。
作為一家在物質水平相對貧乏、糖果都是奢侈品時期的起家壯大的老牌甜品店,許留山此前絕想不到,甜品店的最熱噱頭,竟然會是“無糖”。
相比之下,奶茶雖然也是熱量殺手,但一來裝在杯子里的芝士奶蓋畢竟更隱蔽,“眼不見為凈”,起碼可以自我欺騙;二來也確實在開發更多“低卡低糖”的新品,給予年輕人更多的選擇。對比之下,許留山明顯就有些落伍了。
總而言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痹谶@個創新迭代極其迅速的商業社會,如果不能緊抓潮流、,不管你曾有多風光,后來都會變得很凄涼。許留山如此,哈根達斯等亦是如此,漸漸被市場所淡忘。
原標題:《又一行業鼻祖關店,這一1000億賽道何去何從?》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