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1超級體育大年,賽事成短視頻新寵
原創 柳牧宗 鈦媒體
鈦媒體 TMTPost.com
|科技引領新經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短視頻平臺的到來,在內容層面及傳播層面給體育行業帶來了更大的變量。
鈦媒體編輯丨柳牧宗
2021年下半年,美洲杯足球賽、歐洲足球錦標賽、日本東京奧運會、全運會等多項頂級賽事相繼開打,不少視頻巨頭紛紛加碼體育賽事版權,意欲在體育大年之中收割一波流量紅利,尤其是短視頻平臺。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快手已拿下CBA聯賽版權,成為2020東京奧運會及2022北京冬奧會持權轉播商,獲得2021年美洲杯全場次(28場比賽)直播及短視頻版權,成為體育媒體界的一匹“黑馬”。
抖音則在3月4日宣布成為本屆歐洲杯賽事官方合作伙伴,歐洲杯官方抖音賬號“UEFA歐洲杯”也入駐抖音,分享幕后故事、球星球隊動態以及歐洲杯相關精彩視頻等。
另外,騰訊作為2020東京奧運會和2022年北京奧運會的持權轉播商,通過騰訊體育、微信、QQ等數字產品矩陣,為用戶帶來奧運點播與短視頻內容。
與傳統電視、視頻平臺的賽事轉播相比,短視頻平臺究竟有何不同?快手相關負責人告訴鈦媒體App,常規體育賽事擁有時間長、間隔遠、內容密度高等特征,傳統呈現形式傾向于完整、全面的內容奉送。而短視頻、直播平臺的優勢在于可以更靈活、濃縮更簡練的內容呈現。前者對于專業體育迷和觀眾更有吸引力,后者除了可以提供精彩賽事內容之外,還有利于擴大體育賽事的傳播廣度和深度。她強調道:“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去完整看一場90分鐘的足球比賽?!?/p>
短視頻平臺的到來,在內容層面及傳播層面給體育行業帶來了更大的變量。
短視頻帶來哪些變量?
短視頻的上一次出圈,還是在2018年的世界杯。
當時,騰訊微視攜手梅西、卡洛斯、貝利、孫楊等體壇巨星拍攝獨家短視頻,另外101團體、NBA主播、企鵝號與短視頻網紅們也生產了大量賽事相關內容。優酷體育則聯動內容平臺UC,提供賽場精彩短視頻內容,PP體育在世界杯期間,制作了10000+的各類球星短視頻,網羅世界杯32強的全部736名球員……
當年這一新穎的賽事觀看模式,給整個炎熱的夏季帶來了不一樣的「溫度」,也讓短視頻這一全新媒介真正深入人心。
“體育短視頻擁有如此強大的魅力,恐怕還在于它往往聚焦于賽場上的精彩瞬間,比如足球、籃球場上的一記絕殺球,配合短視頻博主高燃的解說詞,讓這一瞬間更具‘荷爾蒙’氣息,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年輕人往往喜歡這類燃爆的內容,尤其是適逢頂級賽事,這類短視頻內容更容易出圈?!币晃簧虡I觀察者告訴鈦媒體App。

「進球」無疑是全場最燃爆的時刻
鈦媒體App注意到,隨著短視頻平臺影響力越來越大,世界足球先生C羅、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現役女排隊員朱婷等體育巨星們紛紛入駐進來,分享生活點滴,這對于體育迷來說無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如今翻看短視頻,體育明星在熱搜榜上的存在感相當強,今年3月,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UFC 248站女子草量級世界冠軍衛冕戰,“張偉麗衛冕”一躍成為當日抖音熱搜榜第一,后續張偉麗在與羅斯的對陣中被KO也登上熱搜話題榜。
這與不斷激增的體育內容及受眾不無關系,快手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快手體育內容的生產和消費有明顯提升,截至2020年,體育粉絲受眾超過1.5億。”鈦媒體App注意到,抖音體育負責人葉覺明也在去年年底分享過一組數據,「過去一年抖音體育類內容的投稿量增長了92%,而內容的累計播放量增加了110%?!?/p>
對于短視頻平臺來說,隨著存量市場的爭奪愈演愈烈,體育資源或成為破局的關鍵。尤其2021年作為體育大年,多個頂級賽事的加持,能夠為平臺帶來的用戶規模不可小覷。更何況,體育短視頻也帶火了很多小眾運動,比如冰球、馬術、跳傘等,不僅延伸了體育內容的豐富性,也進一步擴大了增量用戶群體。
事實上,優質的體育內容帶來的紅利正在顯現,據快手最新財報披露,截至2021年4月底,相較CBA直播推出前,快手體育垂類觀看人數增長超200%。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體育內容在短視頻平臺更加多樣化,比如一場賽事可以分拆成多個短視頻來挖掘,觀眾可以了解到比賽花絮、賽事集錦、戰術解析等,這些優質內容也將起到客戶留存的作用。
當然,也不必過于夸大短視頻平臺的「魅力」,畢竟體育迷們在電視媒體、視頻網站上觀看賽事直播已成為一種習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體育短視頻與電視媒體、視頻網站還是共生、互補的關系,誰也無法取代誰。
能夠預見的是,隨著各大賽事的臨近,短視頻巨頭將比三年前的世界杯擁有更多的內容玩法,體育迷們可以期待一個更有趣、更燃爆的賽季。
國內體育版權市場新格局落定
短視頻巨頭的入局,也帶來了體育版權格局的重構。
據鈦媒體App了解,一直以來,在全球體育版權領域中,騰訊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015年,騰訊耗資5億美金,拿下NBA在中國區5年期的新媒體播放權益,2019年又豪擲15億美元拿下2020至2025年的NBA中國數字媒體版權,四年間砸下20億美金,奠定了騰訊在NBA賽事版權上的江湖地位。

正是借助NBA的全球影響力,騰訊體育獲得了更多國外賽事舉辦組織、機構的關注,拿下了多個國際頂級賽事的獨家新媒體版權。據鈦媒體App不完全統計,目前騰訊體育持有NBA、英超、中超、F1、NCAA、NHL、MLB等眾多國際頂級賽事內容,依靠多年來強大的社交基因和社群運營能力,成為海外頂級賽事首選的數字媒體機構。
而騰訊旗下的視頻平臺,成為體育版權運營的重要載體。
鈦媒體App注意到,今年4月騰訊進行PGC調整,其中視頻相關業務線開啟架構整合,騰訊視頻、微視、騰訊體育、應用寶、WeTV幾大產品線,整合為騰訊在線視頻事業部,在體育運營層面,長、短視頻平臺的重要性愈發顯著。
同樣,在長視頻平臺中,愛奇藝、優酷很早就展開了體育版權布局。
2018年,愛奇藝與新英體育成立傳媒公司,統一運營愛奇藝體育平臺,后者覆蓋了足球、網球、高爾夫等頂級體育賽事。優酷則與PP體育聯合打造“優酷PP體育”聯運頻道,囊括中超、亞冠、歐冠等近30項國內國際重大體育賽事版權。
不過,時移事遷,近年來PP體育陷入資金短缺困境,去年9月因無力支付英超版權被單方面終止合作,今年2月初,意甲聯賽和英格蘭足總杯相繼停播,同時因拖欠版權費用與中超的合作也告終結,這也讓優酷的體育之路走得愈發艱難。
中國移動旗下平臺咪咕視頻的入局,則讓體育版權賽道更顯擁擠。據鈦媒體App了解,咪咕視頻在獲得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新媒體版權之后,在體育賽道上一路狂飆,目前所拿下的賽事權益,包括2020東京奧運會、2020歐洲杯、2022北京冬奧會以及2022卡達爾世界杯,合作權益包含全部直播和點播內容。
也正是在2018年,短視頻平臺的入局,讓既有的體育版權格為之一變。
2018年11月,NBA宣布與字節跳動達成合作,合作期為2019-2020賽季,字節跳動旗下的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都可以獲取與NBA相關的短視頻權益。
彼時,字節跳動旗下中視頻平臺「西瓜視頻」,也引入了WWE、世乒賽、UFC等賽事版權,并與中網、北馬、上馬、昆侖決等體育賽事機構達成了合作,包括NBA聯盟和30支球隊也在西瓜視頻開設了官方賬號。
快手也在不斷加深內容護城河,包括與NFL職業橄欖球大聯盟達成深度內容合作、買下CBA版權,獲得2021年美洲杯全場次(28場比賽)直播及短視頻版權,以及成為2020東京奧運會及2022北京冬奧會持權轉播商等,走的是一條版權引進之路。
“目前快手體育內容覆蓋足球、籃球、搏擊、斯諾克、賽車、極限、戶外等多個類目,以及數百名海內外體育明星、行業名人入駐。截至2020年底,快手體育優質體育創作者近5萬。”快手相關負責人告訴鈦媒體App。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騰訊體育動輒數十億美元的版權費用,短視頻平臺的「門檻」更低。據《懶熊體育》報道,字節跳動每年支付給NBA的整體保底版權費為千萬美元級,且NBA中國還將自己的贊助商客戶帶至字節跳動平臺,雙方再根據約定進行分成。
經過數年間的「權力」更替,如今國內體育版權市場新格局落定:擁有眾多頭部賽事版權的騰訊體育一家獨大,愛奇藝體育平臺手中的不少優質版權讓它不至于掉隊,而“優酷PP體育”光環逐漸暗淡或退出賽道,字節跳動、快手、咪咕視頻則將存量市場分而食之。
之后擺在各大平臺面前的難題,就是如何「玩轉」手中的體育版權了。
體育版權運營之「難」
版權并不是視頻平臺體育業務的「萬金油」,需要更精細化的內容運營,在這方面樂視體育就是前車之鑒。
據鈦媒體App了解,早間年樂視體育旗下的版權接近300多項,過度沉迷于收購天價版權、羸弱的盈利能力讓它的現金流變得異常緊張最終轟然倒塌,孫宏斌曾在公開場合怒斥:“樂視體育2016年為中超版權花費了13.5億,一共才收回5000多萬,整整虧了13億?!?/p>
樂視體育給其他平臺敲響了警鐘,像騰訊體育在簽下NBA、FIBA等籃球獨家版權之后,都沒有再斥巨資跟進天價版權,而是選擇深耕IP運營,去年NBA版權成本中心改設到騰訊視頻旗下,就被認為是依托更強大的視頻內容生態來進行業務深耕。
據鈦媒體App了解,騰訊體育的「護城河」極為穩固,擁有圖文平臺騰訊網和騰訊新聞、視頻平臺騰訊視頻和微視以及社交平臺微信和QQ,多平臺、多業務的聯動讓它最大程度滿足用戶的內容需求,這也是備受海外頂級賽事機構青睞的原因。
快手在拿下體育版權之后,也是圍繞賽事內容做IP運營,比如推出“快手籃球光合計劃”,在一年內為籃球領域的優質創作者和內容,提供50億曝光流量扶持,大量草根籃球手也借助快手的平臺效應被更多人所熟知。
快手相關負責人告訴鈦媒體App,在體育賽事內容方面,版權變現并非快手最先考慮的問題,對平臺來說,UGC內容生態和長視頻、電視臺等模式還是有一定區別,現階段快手體育在內容側的目標主要是提供豐富的內容選擇、吸引頭部IP,以此來豐富快手的內容社區,而繁榮的內容生態本身就會給短視頻、直播平臺帶來一定收益。
“例如,在剛剛過去的CBA聯賽中,快手通過版權內容幫助平臺達人參與商業化內容變現,服務了多家客戶。此外,平臺也會探索其他方式來發揮這部分流量價值。這與傳統賽事版權方,通過整體售賣或者付費觀看的變現邏輯是不同的?!彼硎?。
抖音也有類似的打法,據《2020抖音體育生態白皮書》,抖音一方面集聚內容、作者和用戶的創作社群,帶來更強的用戶黏性,另一方面打通短視頻產業鏈條,通過與俱樂部機構、組織結構的合作,匯聚多方體育資源,拓寬體育IP的變現渠道。
即便短視頻平臺都持著「長期主義」的態度來供養體育內容生態,仍有不少業內人士對其商業化抱有悲觀態度,認為賽事版權跟影視版權差不多,優愛騰十幾年都沒有實現盈利,作為「后輩」的抖音、快手想要解決體育商業化難題,路漫漫而修遠。
據鈦媒體App觀察,作為「超級App」,其實抖音、快手在體育業務上變現的途徑還是非常多的。
比如正在風口上的直播帶貨,就是很好的變現途徑,據媒體報道,中國羽壇名宿鮑春來一場3小時的直播,引來154萬消費者圍觀的同時銷售額突破百萬。除此之外,基于抖音、快手對電商、本地生活業務的愈發重視,平臺上的體育消費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屆時電商分成、品牌商廣告贊助或將撐起變現重任。
另外,根據優愛騰自制劇、綜藝節目的經驗,抖音和西瓜視頻、快手也可以通過自制「體育文娛」內容,來構建更多體育內容消費場景,從這些層面來看,其商業化變現倒也不至于那么悲觀。
從現階段來看,騰訊仍是核心玩家,體育資源和運營資源都屬頂級,占牢橋頭堡位置,而字節跳動、快手等平臺正依托精品內容迎頭趕上,未來市場格局能否洗牌,也值得從業者跟進關注。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柳牧宗)
原標題:《2021超級體育大年,賽事成短視頻新寵》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