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鐘南山舉例“五個心臟支架”批醫德,政協委員霍勇:這不科學

“以(心臟支架)個數評價(有沒有問題)并不科學。從整個行業來說,心臟支架并沒有濫用的普遍現象。”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3月7日向澎湃新聞回應“心臟支架濫用說”時表示。
3月6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廣東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痛批當前一些公立醫院醫生不講醫德、違規創收的行為。他舉例說,“廣東某醫院的一個心臟導管大夫為病人做冠狀動脈照影,本來問題不大,但是最后給放了五個支架。”
被問及廣東的上述病例,霍勇稱,并未聽說,“但這個要核實,查實了可以處理,我們也發現過去有很多例子,最后查了之后發現并沒有問題。”
霍勇是知名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專家。他進一步解釋稱,“支架有一定長度,如果病變長的話,就需要多放。比如有一個曾經被媒體爭議的病例,因為兩根血管幾乎全部閉塞,一根血管病變,最后放了9個支架,這個專家后來去論證過,醫生的操作并沒有問題。”
心臟支架手術是目前全球普遍實施的一項心臟介入治療術,該技術被認為具備安全系數高、創傷小、見效快、恢復好等特點。據國家衛計委數據,2013年,我國共開展45萬余例冠狀動脈介入術,使用支架約68萬個。
霍勇稱,按衛計委的這一統計數據算,平均一例手術使用支架約1.5個,這個數據與國外大部分國家相比,并沒有太大差別。據統計,美國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間,平均每個患者使用支架數為1.4個;馬來西亞2007年至2009年間,平均支架使用數為1.58個。
“整個國家并沒有看到濫用現象。但不排除個別病例有問題是存在的,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的關系。”霍勇說。
2012年,原衛生部曾針對植入5個以上支架的300余個病例進行核查,其中92%的病例經專家組檢查后被認為是合理的。
心臟支架是暴利耗材?“客觀的講,從生產廠家到銷售價之間的差價是很大的。成本大概在銷售價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霍勇坦言, “這種情況存在,我個人覺得政府應該首先檢討,因為醫生不定價,把責任推到醫生身上沒有道理。”
在另一位臨床醫生,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邢念增看來,藥品、器械售價貴,與流通環節有關。“藥品出廠價并不高,一些醫院也取消了藥品加成,但為什么藥價還是貴?有必要調研到底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他此前對澎湃新聞表示。
邢念增的另一個身份是北京市食藥監局掛職副局長,他倡導“醫藥分開”,“要在藥品流通環節把價格降下來,讓患者得到實惠。”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