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攪局百億公有云市場,字節跳動直面云計算下半場“淘汰賽”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有牛財經”(yncj_cn),作者:長江中下游學者
風起云涌的中國云計算市場,似乎即將迎來一位新玩家——繼阿里、騰訊之后,新晉互聯網巨頭字節跳動也開始了它在公有云賽道上的長跑。
根據晚點LatePost報道,字節跳動火山引擎部門將在今年9-10月正式發布包含計算、存儲和網絡的云計算l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服務。據報道,該將交由字節跳動旗下容器云服務商“才云科技”創始人張鑫負責,向現火山引擎總經理譚待匯報。另外,字節跳動還計劃在上海、深圳等地建立大型數據中心,用于對外提供laaS服務。

圖片來自字節跳動官網
字節跳動“上云”,圖什么?
有關于字節跳動進軍云計算的傳聞和跡象,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了。
早在2019年7月,字節跳動就提交了名為“字節云”的商標申請。從天眼查信息可知,這一商標包含社會服務、科學儀器、教育娛樂、社會服務等分類,如今狀態仍顯示為“未公開”。
此外,名為bytecloud.com的商標也已經在工信部完成備案,備案主體為字節跳動的全資子公司——北京飛書科技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字節跳動還擁有另外兩個域名:cloud.bytedance.com以及larkcloud.com,而這兩個域名都指向一個名為“輕服務”的網站。從描述來看,這個網站提供頁面托管、數據存儲等服務,屬于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
同時,字節跳動也在去年于各大招聘平臺上線了云計算相關招聘需求,崗位達到數十個之多,包括私有云架構師、laaS解決方案工程師等。一位接觸過字節跳動招聘需求的求職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字節跳動的云業務“不像是對內業務”,且“大部分崗位具有對外特征”。
今年5月24日,字節跳動做出了或許是成立以來最重大的決策——與合作多年的伙伴阿里云做切割,終止在其服務器上存儲數據的交易。這被多數人認為是它進軍云計算的前兆。
看上去,字節跳動在這條賽道上的決心已定,那么它的目標又是什么呢?
和大部分人的認知不同,字節跳動并非完全的云業務新人,它只是較少涉足偏向底層的laaS服務——在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方面,字節跳動累積了不少經驗。例如其基于SaaS的企業辦公軟件飛書,以及另一項SaaS服務“靈駒”(ByteAir),兩款產品分別對標阿里旗下釘釘和百度智能推薦。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SaaS服務都有著來自統一體系下底層基礎設施的強力配合,例如釘釘就能得到來自阿里云的云服務器支援,而百度智能推薦背后則是百度云。顯然,這種模式能夠使企業在云服務方面的商業模式更加完整,對于想在SaaS上分一杯羹的字節跳動來說,laaS是它不得不進軍的方向——即使這條路上布滿荊棘。

圖片來自Canva可畫
公有云這塊蛋糕,好啃嗎?
最初接觸laaS時,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它是一門極為賺錢的生意。以亞馬遜的AWS為例,其營業收入高達45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96.23億元),在全球排名第三的谷歌云,其同期的營業收入也達到130.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33億元)。
細分到國內,公有云市場規模依舊在不斷增長。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達到689.3億元,同比增長57.6%。
但不同于其他行業,laaS絕非一門簡單生意,在獲取回報前,它還需要大量資本開支以及研發投入的積累,像是亞馬遜、阿里和騰訊,它們手中的服務器數量經過十數年積累,目前都達到了百萬級別,這是字節跳動短時間內難以追上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當下全球公有云市場格局非常穩固——亞馬遜、微軟、谷歌以及阿里占據行業top4的地位已經數年之久,依舊沒人能夠動搖它們的地位。
在國內,這一格局雖然有所變化,但行業頭部選手的統治地位依舊非常明顯。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阿里云、天翼云、騰訊云占據了國內公有云laaS市場份額前三,所占份額分別為36.70%、12.80%和11.40%。華為云、光環新網則位于第二梯隊,市場占有率合計為14.80%。按此計算,這五名玩家合計占據了75.7%的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極高。
在字節跳動之前,并非沒有巨頭嘗試挑戰過這一格局,但它們的結局多以慘敗收場。典型的例子是美團云——曾經意氣風發想要“以技術突破邊界”的它,在2017年后就屢屢陷入員工離職、掌門人“跑路”的風波之中,最終在2020年3月被關閉。而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蘇寧旗下蘇寧云商城也宣布停止銷售服務,并在4月30日正式停止運營。

圖片來自Canva可畫
一位云計算從業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云計算市場客戶正加速流向頭部玩家,新入局者想要再分到一杯羹很難。“早期那些巨頭做云業務除了拼資源、拼技術和拼服務之外,最大的優勢就是它們處在互聯網的增長期,能找到很多企業客戶。現在市場基本都固化了,新人能拿到的增量除了大型企業就只有政府客戶,但政企市場上也是狼多肉少?!?/p>
字節跳動的下一個增長點在哪里?
話雖如此,但找到一個全新的增長點仍是字節跳動不得不做的事——在它引以為豪的廣告變現模式觸及天花板之前,對新業務的探索是極為必要的。
在字節跳動的收入結構中,廣告占據了很大一部分,而廣告收入則來源于它旗下的各類內容聚合平臺,除開“三板斧”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外,皮皮蝦、懂車帝等App也屬于此列。這些平臺依仗字節跳動強大的推薦算法,在持續吸引大批用戶的同時,也以信息流廣告等方式進行著高效的商業變現??梢哉f,只要用戶們還抱著對碎片化資訊(新聞、段子、小視頻、短視頻)的渴望,字節跳動就很難陷入虧損,這是不爭的事實。
此外,字節跳動還有電商這一變現方式,但由于發展時間不長,其仍然很難承擔起字節跳動變現的重責大任——對比來看,抖音電商在2020年的GMV達到了5000億元,而同期阿里GMY為7萬億,京東則為2.61萬億,抖音在量級上仍和三者有不小的差距。同時,抖音電商還面臨著貨物和供應鏈薄弱的問題,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可不只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目前來看,字節跳動仍需要依賴廣告變現業務創造營收,而這項業務的發展前景,與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拳頭產品”的用戶增長能力不無關系。然而,這些拳頭產品的用戶數量既然已經增長到了如此龐大的地步(一個例子是,抖音2020年日活用戶數量已經超過6億),還要面對快手、B站等對手的競爭,那么再保持高速增長就會變得很難。
要避開主營業務的增長天花板,字節跳動只有兩條路可走——持續優化自身的廣告變現效率,或者持續開拓新業務,找到另一條增長曲線。

圖片來自Canva可畫
所以我們能看到,字節跳動在2019年就加快了投資腳步,時下熱門的賽道幾乎被它投了個遍——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教育、新消費、電商、醫療等。而且,字節跳動已經先行進入了其中幾條賽道,并以它一貫的高舉高打、多頭并進手段開始擴張。
然而,字節跳動還遠遠沒有成長到投資哪個領域就一定會勝利的程度,仔細觀察它目前在主業務外的賽道,能夠稱得上是成功的產品真的是寥寥無幾,失敗的例子卻很多。
多閃和飛聊沒能打贏微信和QQ,悟空問答和微頭條也無法徹底取代知乎,前者甚至還落得了關停的下場。在線辦公市場仍由釘釘占著大頭,飛書也只有在張一鳴拿它來批評員工的時候才有了那么點存在感?!安怕都饧饨恰钡男『傻拇_還不能妄下定論,但誰知道它會不會被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湮沒在時代浪潮里呢?
適者生存,不適者必須退出,這便是互聯網叢林中的弱肉強食法則。字節跳動最終會成為前者還是后者?時間自會證明一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