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我的父老鄉親|蕪湖老城:再看一眼,也許明年回家就不在了

黃俊如
2015-02-26 08:28
來源:澎湃新聞
? 快看 >
字號

        【編者按】

        2008年,蕪湖“古城改造”動遷工程正式啟動。就和很多其他城市古建筑的命運一樣,蕪湖老城區的很多老房子,包括“十里長街”的大部分都被陸陸續續拆掉。

        曾經的繁華終于化為塵土。

        許多“老蕪湖”不得不離開熟悉的老屋小巷和街坊鄰居,搬去安置房或者等待被安置。

        今天,我的父老鄉親是曾經或還在蕪湖老城居住的人。

        安徽蕪湖的老城區是從青弋江和長江的交匯處發展起來的,這里有許多磚木結構的徽式小樓,黑色的瓦、白色的馬頭墻、鏤空雕花的木窗。還有被稱為“十里長街”的綿延的青石板路,多年前曾是繁華的商業街。

        在小時候,老城區雖然繁華不及鼎盛時期,但仍然是個充滿市井氣息、生機勃勃的熱鬧地方,還常常可以用批發價在這兒買到文具、零食,日用品,和各種小玩意兒。我的初中三年也是在這里的儒林中學度過。

        我已經四年沒有回家鄉安徽蕪湖過年了。小時候,每逢除夕的下午,在家貼好春聯,噼噼啪啪放一陣炮仗,便隨爸媽來到老城區儒林街上的奶奶家見親戚,吃年飯。

        六年前,由于家鄉的“古城改造”計劃,老城區啟動了動遷的步伐,奶奶也不得不搬離了居住了半個世紀的老宅。我也沒有再回來過,直到今年的春節。

        鄰居老周手持著收音機散步,從奶奶家老宅門前走過。他是儒林街上為數不多的“釘子戶”之一。

        奶奶住的老宅有個很美的名字,叫“雅積樓”,是儒林街上頗具傳奇色彩的一棟建筑,有人說,湯顯祖當年在這里寫了《牡丹亭》。爺爺是附近中學的老師,大學的時候研究古典文學,據說文革的時候,他冒死埋了好幾箱古書在院子里藏起來。

        后來我上高中,學到《牡丹亭》,便來翻爺爺留下來的線裝書看。現在,老宅的門被水泥封住,據說得到這種“封門”待遇的老房子,便有保存下來作為“新古城”一部分被修繕的希望。

        汪阿姨原來住在老城區的“南門灣”,她聽說古城就快被拆完了,特地騎了自行車來看最后一眼。雖然從小在這里長大,但是故地重游的時候,她還是懵了,好半天才弄清方向,因為“真的拆得完全認不出來了。”

        一番周折,汪阿姨找到了自己曾經的家,她在老屋前留影紀念,說是要給自己的子孫們看看。

        從前熙熙攘攘的青石板路,只剩下了二十米左右的一小截。
        畢業十二年,儒林中學的教學樓變成了給老城區的動遷戶居住的動遷過渡房。住在里面的動遷戶們,紛紛裝了“鍋”接收電視信號。

        校門口的街道不復存在,變成了土路。學校的大門也不見了,只有這樣一個圍墻的豁口通往母校。

        

        從前的教室,也變成了一戶戶的人家。 每間教室有前后兩個門,被格成兩間住房,住兩戶人家。

        從老教室的窗外看去,是老城的斷壁頹垣。
        王愷昊是我的初中同學,他爸爸在老城區長大,也是在這里讀的書。自從上大學以來,他幾乎每年都要回老城一次,眼見著它一年一年地衰落下去。這是他初一時候的教室,現在也住進了動遷戶。他說:“十五年的時光,學堂變住房,不忍心也要再看一眼……”
        85歲的王奶奶和92歲的陳爺爺原來住在老城區的金馬門倉巷口。陳爺爺家幾代人都住在那兒,100多年的祖產老屋,還是說拆就拆了。

        現在老兩口在這里過渡,等新的安置房造好了再搬過去,高層電梯房,“新房子沒有老房子好!新房子,我們哪都不認得,下了樓也不敢亂跑!”

        57歲的葉叔叔原來住在老城區的笆斗街,由于老屋被拆,新的安置房又還沒有蓋好,只好住在這里過渡。

        他一人獨居,在醫院打雜為生,有一只小狗相伴。

        王愷昊在舊教學樓的頂層俯瞰曾經的校園,對面紅色的樓,是我們初三時候的教學樓。

        現在教學樓成為了“大礱坊公共服務中心征收指揮部”。

        “指揮部”的大門緊鎖,紅樓的橫幅上寫著“大征收,大建設,大發展,爭朝夕,時不我待”。門外的橫幅上寫著“百日會戰,攻克艱難,舊城改造,你我同行。”
        “就叫我輪椅吧。”這位腿受傷的動遷戶說。他也是從小在老城區長大的,現在住在這里過渡等待回遷,“我哪里也不去!都習慣了。以前我打車就說,到東門(老城區的地標之一),誰都知道在哪。”

        儒林中學的臨時住戶里,有一家人靠做女式內衣賺錢,把廣告寫到了圍墻上,地上還躺了一塊“蕪湖絲綢廠”的廠牌。該廠早在十多年前就關門了。

        “輪椅”把躺在地上的廠牌扶了起來,感慨道,“這個玩意有年頭了!現在什么都不在了。”

        王愷昊站在老城區弋江橋的橋頭眺望,曾經,這是他每天上學的必經之路。

        這里是蕪湖市青弋江上最早建橋處,舊為通津橋,建于16世紀,后來屢毀屢建,現在的這座建于1957年。

        附近,一座新的弋江橋已經開建,一旦建成,這座老橋也將被拆除。

更多澎湃新聞視覺產品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觀看方式” thepaperphoto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蓝盾百家乐官网网址| 博彩吧| 南通棋牌游戏金游世界| 百家乐官网群1188999| 网上百家乐真的假| 百家乐官网加牌规则| 圣淘沙百家乐官网游戏| 澳门百家乐赢钱秘诀| 博彩网| 金界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电脑赌百家乐官网可靠吗| 威尼斯人娱乐怎么样| 网上百家乐官网是假| 百家乐计划工具| 澳门百家乐官网娱乐网| 现金网系统出租| 属鼠跟属虎做生意| 娱乐城开户免存送现金| 澳门百家乐官网站| 百家乐官网有公式| 博发百家乐官网游戏| 百家乐平注法到65| 百家乐官网保单机解码| 新世纪娱乐城官方网站| 南宁百家乐赌机| 百家乐官网出千手法| 注册百家乐官网送彩金| 88娱乐城网址tlyd| 君怡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赌博代理荐| 莆田棋牌游戏中心| 大发888分析| 百家乐开户博彩论坛| 曲周县| 百家乐麻将筹码币镭射贴膜| 澳门百家乐走势图| 百家乐官网走势图解| 百家乐官网扑克发牌器| 博彩网络| 大发888娱乐城登陆| 大发888娱乐游戏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