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市政廳|論文大燜鍋:從集體到個人,非洲土地所有權怎樣轉變

燜鍋主廚
2015-02-21 09:25
來源:澎湃新聞
? 市政廳 >
字號

        和傳統糧食作物相比,木本作物的普遍種植是非洲土地制度變遷的重要推動力。在以傳統糧食作物為主的時期,土地一般歸集體所有,農戶僅擁有短期土地經營權。在木本作物引入非洲之后,農戶逐漸獲得了長期土地經營權及私人處置權。這一轉變的原因及影響是什么,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貝寧帝國一度曾是西非海岸最古老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非洲文明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牛津大學經濟系的學者James Fenske(詹姆斯?芬斯克)教授在刊發于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的最新論文“Trees, Tenure and Conflict: Rubber in Colonial Benin(樹,土地經營期限與糾紛:殖民期貝寧地區的橡膠)”中,以西非原貝寧帝國地區為研究對象,考察了橡膠種植對土地制度變遷的影響以及由土地制度變遷引發的社會沖突。

        貝寧帝國位于今尼日利亞境內南部的森林地帶(并非毗鄰尼日利亞的貝寧共和國),是近代非洲歷史上極為發達的一個國家。該帝國建立于11世紀左右,在1897年被英國征服并歸屬于英屬尼日利亞殖民區。

        
貝寧帝國今所在地。白色邊界即今尼日利亞國界線,黑色陰影部分即原帝國所在地。

        在帝國時代,貝寧實行集體土地所有制。國王是全國土地的名義所有者,他將土地劃分給各個村社,并委托酋長和長老進行分配與管理。于是,這一制度下的土地便為村社集體擁有,村社成員則無償、平等、自由地享有土地經營權。村社成員一般先通過刀耕火種開辟空地,然后種植糧食作物。由于這一時期地廣人稀,農戶不會在同一塊土地上連年耕作,而是在收獲期結束后讓土地進入休耕狀態,同時另辟新地。

        總結起來,帝國時代的土地制度有如下特征:(1)土地集體所有。(2)村社成員可無償獲得土地經營權,而且只作短期考慮。具體來說,由于這一時期農作物以傳統糧食作物為主,而糧食作物的生長周期較短,因此每一塊土地的使用周期也較短,一般自開墾至休耕,前后不超過兩年。再加之土地資源充裕,農戶可以隨意開墾新地,故而沒有人會覬覦某一塊土地的長期經營權。(3)不存在私有化土地流轉市場。因農戶沒有土地處置權,一旦耕種結束,土地收歸集體,農戶并不能出售、轉讓或抵押土地。

        然而,自1897年淪為殖民地以來,原有的土地制度逐漸瓦解。但有趣的是,這一變化并不能歸因于殖民者的所作所為,而是源于天然橡膠的引入與種植。天然橡膠于1895年引入貝寧地區。由于該經濟作物既能增加農戶的家庭收入又能提高殖民者的稅收收入,因此種植橡膠逐漸成為農業生產的新風尚。到1948年,貝寧地區超過1/4的土地成為橡膠種植園。橡膠的迅速蔓延加速了農業從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轉型,同時也改變了原有的土地制度。這種變化過程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土地使用期限延長。不同于傳統糧食作物,橡膠作為多年木本植物具有較長的生長周期(至少超過30年),在這段時期內土地無法挪作他用。因此橡膠種植戶自然而然地獲得了長期土地經營權。

        第二,土地經營權的獲取由無償變為有償。在殖民初期,橡膠種植戶依舊是以社員身份無償獲得土地經營權。他們一般會先在土地上種植糧食作物,待收獲期結束后再種上橡膠,而非像過去一樣休耕拋荒。然而,隨著橡膠種植面積的擴大,以及生產力提高帶來的人口劇增,人地關系變得緊張,酋長開始對新增土地和已耕作的土地征收使用費。

        第三,農戶逐漸取得私人土地處置權,土地流轉市場出現。在以糧食作物為主的自然經濟階段,土地在收獲期結束后便沒有任何價值,因此農戶自愿將土地歸還集體。然而,在以經濟作物為主的商品經濟階段,私人所有的橡膠“綁定”在土地之上,并賦予土地以私人商品屬性。這時,農戶不再愿意無償交出土地,而是以繼承、買賣、抵押貸款等方式處置土地,逐漸擁有土地的私人處置權,土地流轉市場也相應出現。

        由此可見,橡膠的種植完全顛覆了舊土地制度。一方面,土地經營權從短期變成長期,從無償變成有償;另一方面,土地的集體屬性弱化,私人屬性出現,農戶獲得土地處置權。然而,無論帝國時期還是被殖民時期,貝寧地區都沒有將土地制度寫入正式的成文法規里。這使得新制度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備受質疑,并在與舊制度的沖撞中引發了大量土地糾紛。

        通過整理85起土地沖突記錄,作者仔細分析了制度變遷引發的土地沖突。這些沖突有如下特征:(1)原因:主要由土地流轉過程中的糾紛引起,尤以繼承和買賣過程中的糾紛為甚。這85起沖突中,30%發生在土地買賣過程中,6%屬于遺產問題;(2)嵌入性:有12%的土地沖突與其他社會沖突(如:離婚)交織在一起;(3)參與主體:在貝寧地區的土地沖突中,酋長和外來移民是重要的參與主體,分別占85起沖突的16%和9.6%。

        就原因而言,貝寧地區的社會沖突主要導源于土地買賣和遺產爭奪,而土地買賣是首要因素。由土地買賣導致社會沖突,主要包括如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起源于賣方企圖重新奪回土地經營權。在面臨重大資金需求時(如結婚、建新房、子女上學),賣橡膠地是農戶最便捷的籌資手段。但當經濟情況好轉后,部分農戶會宣稱自己仍是土地使用者,并要求強行買回土地,進而引發了新舊使用者之間的矛盾。

        另一種情況產生于農戶對買賣權的質疑。土地經營者是否有權出售土地?這一點一直備受爭議。雖然橡膠的廣泛種植弱化了土地的集體屬性,但大部分農戶還是秉承傳統觀念,堅持認為土地歸村社所有,社員沒有權利將土地作為私人商品進行買賣。在部分地區,談論土地買賣甚至被視為禁忌。因此,當某一個農戶想出售土地時,村社內其他農戶會強烈反對,同時要求酋長或長老們制止這種行為。

        子女對父輩土地遺產的爭奪也是重要的沖突之源。在以糧食作物為主的時期,子女只能繼承正在耕作的土地,且耕作結束后,土地依舊收歸集體,也就是說,子女實際上只繼承了糧食而非土地經營權。但在以木本作物為主的時期,作物的生長周期長達幾十年,因此子女在繼承作物所有權的同時,也得到了土地的長期經營權。一旦農戶擁有多個子女,土地遺產在子女中的分配便很容易引發矛盾。如1947年的一起糾紛,就源于被告對遺產分配的不滿。糾紛雙方是姐弟關系。父親將三塊橡膠種植地劃分給姐姐(原告)作為嫁妝,弟弟(被告)對此非常不滿,于是在橡膠地上放上一種名為“juju”的符咒,以進行巫術詛咒,干擾橡膠園的正常運作,由此引發了沖突。慶幸的是,法院最終將土地經營權判給原告,并令被告撤回放置在橡膠地上的符咒,從而結束了這出鬧劇。值得注意的是,貝寧地區推行的是長子繼承制,而非洲其他地區多推行共同繼承制,這使貝寧地區因遺產劃分而引發的糾紛相對較少。

        嵌入性是貝寧土地沖突的重要特征。由于缺乏成文的土地制度,因此當產生糾紛時,農戶會依賴非正式社會關系(如血統、種族、婚姻及精英-大眾關系等)來維護自己的利益,這使得土地糾紛常與其他社會沖突交織在一起。例如在1944年的一起沖突中,原告認為被告故意破壞其橡膠園。原因在于被告的女兒嫁給了原告的前夫,被告由此對原告心懷怨恨,并借破壞土地發泄怨氣。

        此外,就參與主體而言,酋長和外來移民的特殊地位,也使貝寧的土地沖突更具地方特色。酋長在土地沖突中的參與性高于非洲其他地區。在非洲其他地區,酋長并不參與到橡膠種植中,其收入主要來自于村社成員的貢賦。然而在貝寧地區,酋長沒有貢賦收入,他們與普通農戶一樣,是橡膠種植者。與此同時,酋長還擁有集體土地分配權與管理權,因此當發生土地糾紛時,酋長有責任協助法院進行協調。

        雙重身份提高了酋長卷入糾紛的可能性。一方面,酋長有利用公權力謀取私利的動力,因此往往成為被告方。如在1942年的一起沖突中,農戶將酋長告上了法庭,原因是酋長企圖霸占他的橡膠園。另一方面,在法院之外,酋長是農戶間沖突的重要協調者。如在1940年的一起沖突中,原告在將侵犯者告上法庭之前,先尋求了酋長的幫助與指導。

        外來移民在土地沖突中的參與度則低于其他地區。貝寧地區的移民分為種植者和割膠工人兩類。在非洲其他地區,移民主要是種植者。但在貝寧地區,外來移民不能種植木本作物,僅能種植糧食作物。這是因為,農戶們擔心,當移民離開村社后,他們遺留下來的橡膠地會引發當地人的爭奪,造成混亂。因此,由外來種植者引發的土地糾紛很少。

        另一類移民——割膠工人引發的沖突多由雇傭關系引起,如違約、拖欠工資等,與土地本身關系不大。一方面,割膠工人為較省時地完成雇主的產量任務,會在同一株橡膠樹或者同一片橡膠林中過度榨取,這給植物的生長造成了毀滅性破壞,也就損害雇主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割膠工人都是外來臨時工,受本地制度的保護較少,雇主有足夠的動機拖欠工人工資。因此,在短期合作中,雇傭雙方這種為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犧牲他人利益的行為往往引發矛盾。

        綜上所述,本文討論了貝寧地區土地制度轉變的原因及影響。作者發現,橡膠的引入及大量種植推動了貝寧土地制度變遷,農戶逐漸獲得了長期土地所有權及私人土地處理權。但與此同時,由于新制度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備受質疑,土地制度變遷過程中也出現了大量土地糾紛,這些糾紛受貝寧地方性因素的影響而表現出獨特性。

注:微信公眾賬號論文大悶鍋(ID:PaperExpress)主要介紹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以及自然科學等學術期刊的最新內容。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单机百家乐破解方法| 乐享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赌百家乐庄闲能赢| 百家乐官网百家乐官网游戏| 百家乐发牌靴8| 周易24卦| gt百家乐官网平台| 博彩旅游业| 财富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哥大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华硕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绥阳县| 大发888交流心得| 百家乐赌博信息| 网上百家乐官网的赌博网站| 巫溪县| 利来娱乐网| 缅甸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一拖三| 百家乐官网压分技巧| 德州扑克计算器| 百家乐庄闲的几率| 百家乐最新套路| 3U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棋牌室装修效果图| 真人百家乐软件博彩吧| 百家乐官网技术辅助软件| 威尼斯人娱乐城澳门赌场| 百家乐大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视频下栽| 发中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骰子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免费路单| 百家乐概率投注| 百家乐真钱牌九| 百家乐必胜下注法| 太子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平台网| E乐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马牌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