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菌草之父”林占熺答澎湃:希望能幫助貧困戶脫貧,走出新路
6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宣傳部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脫貧攻堅領域黨員代表圍繞“弘揚脫貧攻堅精神,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在見面會上,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回答了澎湃新聞記者提問。

林占熺
林占熺出生于1943年,現任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聯合國菌草技術項目首席顧問、福建農林大學博士生導師,是菌草技術發明人和學術帶頭人。
“您的菌草技術不僅幫助全國各地的農民種菇致富,還推廣到世界上100多個國家,菌草技術是您在成千上萬種野草無數次試驗出來的,您卻沒有用它賺錢,是什么原因讓您這么坦蕩無私地把這項技術用于全世界?”
“為了讓貧困地區的貧困農戶能夠擺脫貧困,走出一條新路。”針對澎湃新聞記者的問題,林占熺表示,菌草技術獲得成功以后,科技部把這個技術列為“星火計劃”重中之重的項目,后來有一次一個美國華僑農場主給了高薪讓我到他的牧場工作,我為什么沒有去呢?因為我在那指導51個縣的貧困農戶脫貧。如果我到美國去,只是我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團隊的致富,我不能因為小家而不顧大家,我應該繼續為貧困農戶服務。也正因為我當時的這個正確選擇,也使得菌草技術能夠在我們國家14個深度貧困區都得到應用,而且傳播到全國各地。我當時這樣的選擇,從現在看,我認為是對的。
林占熺說,我們的脫貧攻堅完成以后,我一直和團隊總結我們幾十年菌草技術扶貧的經驗,提出了幾個新的思路,就是要把發展特色產業和生態治理結合起來,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結合起來。為了推動貧困地區以及各地菌草新興產業發展,我們提出在黃河流域建立若干個菌草科技創新產業園。今年4月份,已經在寧夏的石嘴山建了產業園,就是在鹽堿地上種植菌草。通過改革開放期間走出去的華僑來投資建立這個產業園,幫助附近居民就業。
林占熺還談到,今年6月1日,我們在內蒙古磴口縣推動第二個菌草科技創新產業園的啟動,首先是為了沙漠鎖邊、生態治理。同時,發展植物、動物、菌物“三物”綜合發展,這個月內還準備在延安南泥灣建立菌草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在河南武陟縣建立菌草科技創新產業園,以后還將在全國各地建立各產業園,推動生態建設綠色發展,服務鄉村振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