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京約談40家商場超市電商企業,確保春節消費維權正常開展
在春節來臨之際,2月13日,南京市工商局行政約談蘇寧易購、五星電器及大洋百貨等近40家商超企業和電商平臺,以規范其經營行為,確保春節期間消費維權工作的正常開展。
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從南京工商局獲悉,在過去的2014年間,該市共接收12315各類信息228067件,較2013年同期增加130390件,幅度達133.49%。其中,接到投訴信息68232件,約占總數的3成,較去年增長71.83%,涉及爭議金額1.2億元。
該市工商局消保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盡管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新《消法》”)出臺已近1年時間,在企業經營行為中仍有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比如商場強行存包的要求,這是侵犯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權,老《消法》就有嚴格規定,新《消法》更強調了法律責任,商家一定要不斷學習。”
該負責人還表示,在家裝行業、家居超市中,還存在較為嚴重的霸王條款情況,“有的竟然要收取消費總價款50%的定金”,而按照法律規定,最高只能收取20%。并且,商家在收取定金的同時,并不告知消費者收取定金的法律意義和概念,“它是一個帶有懲罰性質的擔保意義的法律概念,消費者有知情權,必須要交待清楚”。
此外,消保處處長喬曉明還在約談會上指出,南京工商將推進消費維權工作的開放、透明,“有的商家、平臺,(跟我們說)千萬不要跟媒體說,千萬不要在網絡上曝光,這些方法都行不通。南京工商局平臺和12315消費網將會重新改版,對外公布所有平臺工作的消費維權信息。”
喬曉明告訴澎湃新聞,該局將在今年通過技術手段改進12315消費者權益保護網,建立一個“工商和企業的互動空間”,屆時,每一位投訴的消費者,都能從網上獲知投訴處理的進展。
“同時讓企業(被投訴)的數量,也逐步公開出去,讓它公開透明化。”喬曉明對澎湃新聞說。
喬曉明也坦言,針對目前在對企業的通報中仍有“某平臺、某企業”等不點名的情況,“要有一個過程,逐步地推進開放”。他告訴澎湃新聞,這種做法“并沒有保護,而是各個單位、地區的情況比較復雜”。
喬曉明說:“我們目前在做進一步開放的準備和努力,但它是系統工程,一步步推進需要一個過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