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20個在建購物中心面積最大的城市,13個在中國

中國又創造了一項世界之最。
1月27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德勤中國等機構編寫的《2014中國購物中心與連鎖品牌合作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14至2016年間,全球在建購物中心面積最大的20個城市中,中國城市占據了13席,而且上海、成都、深圳包攬前三名,在建購物中心面積分別高達330萬、320萬和260萬平方米。
其余進入榜單的國內城市按照排名還有天津、武漢、北京、南京、廣州、杭州、沈陽和重慶等。
截至目前,全中國已擁有近3500家購物中心,但是建設熱潮還遠遠沒有結束。《報告》引述中國購物中心產業咨詢中心預測稱,從現在到2025年,中國還會有7000家購物中心建成開業,屆時中國大陸的購物中心將超過一萬家。
作為近年宏觀調控的“綠洲”,中國購物中心的迅速膨脹引發不少過熱擔憂。《報告》指出,從人均收入和購物中心面積來考察,中國部分城市已開始呈現投資風險。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核心城市,人均商業面積一般在1.2平方米,而我國部分城市甚至達到2-3平方米。
作為上海最大商業航母、百聯集團的第一位董事長,張新生對這種現象非常擔心。
正在舉行的上海兩會上,張新生和10位市政協委員一起遞交提案,表示上海人均商業面積已達2.8平方米,是香港、倫敦、紐約、東京等城市的2至3倍,且未來3年還有300多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要建成使用,這一不斷上升的趨勢,令大型商業設施的“死城”危局迫在眉睫。
上述 《報告》提供的信息亦顯示,沈陽、大連、寧波、青島、重慶和成都的購物中心租金呈現不同程度下滑,經營風險不斷加大。就空置率來看,很多城市零售物業空置率超過6%的警戒線。其中,沈陽為國內之最,2013年的優質零售物業空置率高達21.9%。
“中國購物中心是結構性失衡,存在局部過熱的問題,比如沈陽,肯定過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武瑞玲對此表示,但從整體來看并不過熱。
“2014年底,上海購物中心數量已超過130家,預計今年營業規模增長14%左右,增幅高于全市消費品零售總額。”上海購物中心協會會長馬銀芳告訴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上海購物中心近10年來平均每年新增9家,快速發展有目共睹,目前發展總體健康。2015年3月1日起,協會組織起草的《購物中心運營管理規范》將開始實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