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藥房”印度停擺,全球供應鏈崩潰?中國制造來了

文 | 華商韜略 莫莉
疫情嚴重沖擊“世界藥房”印度。
據媒體報道,由于疫情失控,“印度制造”面臨崩潰。
醫藥產業首當其沖。
新德里、北方邦、馬哈拉施特拉邦等醫藥大省,也都是疫情重災區。中間商和原料藥企業開工率僅為30%左右。德國媒體報道顯示,印度向歐洲等地區出口藥物的供應鏈,已處于崩潰狀態。
印度是“世界藥房”,供應了全球20%的仿制藥。全球3000多家原料生產商中,只有500多家符合歐美日本等國的規范要求,大規模出口原料藥,印度占了12%。

3月份以來,由于印度原料藥庫存告急,印度政府已經限制了撲熱息痛、替硝唑等大批常見抗生素的出口。
不止醫藥產業,因印度全國超一半的地方政府封城,多個支柱產業都受到了重創。
印度本地最大的汽車制造商,總部位于新德里的馬魯蒂鈴木汽車公司,近日宣布,為了維持氧氣罐,宣布繼續關閉工廠。
同時,上汽名爵、豐田、本田、福特等車企業也紛紛宣布暫時關閉部分在印工廠。斯柯達明銳等則推遲或取消了原定在2022財年進行的新品發布。印度的汽車行業的產銷能力,至少要2023年才能恢復。
同樣受到沖擊的還有手機行業。
據路透社消息,蘋果公司在印度的工廠已經有100多人確認感染,該廠生產的蘋果手機,已減產50%;OPPO工廠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削減全球訂單。

此印度紡織業相關產業也受到沖擊,有紡織交易商稱,至少九成生意泡湯。
近年來,受中國人口紅利消失等影響,世界產業鏈發生變化。因為有7、8個億的廉價勞動力,大量制造業轉入印度,印度在全球供應鏈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基地。蘋果、三星,國內的OPPO、vivo、小米等,都在印度設有工廠。2020年三星在諾伊達的手機制造能力達到了1.2億部。蘋果曾希望把中國10%的產能轉移到印度,富士康還投資了10億美元在印度蓋工廠。

印度也是重要的芯片生產基地之一。2014年,三星曾斥資超百億美元在印度建立儲存芯片廠。疫情造成的“缺芯”,不僅導致全球汽車減產,或也導致印度錯失了進一步搶占相關市場,甚至成為全球半導體代工廠的機會。
在全球化高度發達的今天,印度制造業崩潰影響的不止是本國,對全球供應鏈都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事實證明,印度提出“世界工廠”計劃只是徒有其表。
印度制造業并沒有經受住疫情的考驗。不僅紡織、電子行業受到重創,藥品、疫苗等也難以實現自救。日產氧氣7000噸的大國,卻無法迅速將工業氧氣轉為醫用氧氣,保障臨床供給。

受疫情影響,世界對于中國制造的態度也發生了180°轉變。
2020年3月以來,各國民眾已經從最初的抵制中國貨,轉變為瘋搶。
今年1月份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長27.4%。
小到紡織服飾,大到車廂、輪船,大量海外訂單涌入國內。
國新辦數據顯示,2020年8月份,中國的紡織品出口額同比增長了47%,到年底,訂單已經達到滿負荷產能的90%以上。同期,小家電出口訂單增長了600%。
在醫藥領域,2020年底以來,撲熱息痛,增加國內原料藥企業的訂單量呈現出30%-50%的增加。多家原料藥企業表示已與跨國藥企建立合作關系。
據央視報道,今年4月中國國產芯片生產商訂單暴增10倍。訂單銷售量達到3億顆。

麥肯錫調查顯示,得益于中國對疫情的控制,有13%的采購主管計劃增加中國采購量。訂單回流,歸功于中國強大的價值鏈整合能力和強大疫情控制能力。
對于原料供應商,中國的穩定、全球最完整產業鏈是關鍵性的優勢。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