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品牌的崛起,宣告丁磊寄予厚望的網易嚴選模式終局

本文系深潛atom第249篇原創作品
自2016年4月正式上線以來,5年多的時間里,網易嚴選似乎已經漸行漸遠漸無書,變得慢慢安靜了。這種安靜,體現在網易嚴選,不再參與電商大戰,盡管對外的話術是要提供更好的服務,但都是千年的狐貍,談什么聊齋呢?618臨近,市場上也鮮少有網易嚴選的聲音。
這一切到底怎么了?為什么之前被普遍看好的嚴選模式,現在卻泯然眾人矣了呢?是因為網易嚴選的線下策略,導致它在線上的聲音變小了嗎?在深潛atom看來,不是這樣的,網易嚴選聲量的減弱,核心在于,以往被鼓吹的這種ODM并沒有那么香。
01
消費升級的前夜
以及敘事的討巧
網易嚴選的核心故事,和必要類似。整體的敘事套路,都是大牌工廠代工,在描述里明示商品和國際品牌同廠同源。網易嚴選開始攀升的階段,正值消費升級被鼓吹最甚的階段,而對于相當一部分認可大牌品牌價值,但卻在價格上比較猶豫的消費者而言,網易嚴選的調性和營銷讓他們正中下懷。
網易嚴選滿足了他們對品牌試水的需求。但這種消費行為的吊詭之處在于,每一次其實都是在強化對于已知品牌的認識,說直白點,就是為大品牌做嫁衣裳,在幫著他們培育客戶。

△網易嚴選
網易嚴選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竄起,跟網易主站對網易嚴選的流量支持關系密切。在幾年前,網易體系內游戲、郵箱和新聞各條產品線都有關于嚴選的推廣,丁磊甚至曾以全身嚴選的造型亮相烏鎮互聯網大會。同理,當這部分流量被透支完又發現電商沒有那么賺錢,那么整體佛系,不愿意在流量上花預算的網易嚴選的增速就開始下滑。
去年雙十一,在這場一年一度的電商狂歡戰中,網易嚴選卻發布了一篇聲明宣布退出。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在線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就指出,“網易嚴選面臨流量問題,退出雙11是它的營銷手段,過去幾年來,網易嚴選做了很多類似的反向營銷。”

△網易嚴選退出雙11
梳理網易嚴選五年來的發展史,類似的反向營銷很常見。網易嚴選剛成立沒多久就曾蹭大品牌的知名度,打出CK、新秀麗等大牌制造商的標簽,雖然充滿爭議,還出現“一口鍋”、“G20毛巾”等事件,卻增加了網易嚴選的知名度。此外,網易嚴選還曾經“碰瓷”過京東618。
但這種營銷能帶來多少新客,要打上問號。一位曾在網易嚴選購物的消費者稱,他已經忘了上次在網易嚴選購物是什么時候。而從過往網易嚴選做的反向營銷看,想要轉化成實實在在的銷售并不容易。與大電商平臺相比,網易嚴選的用戶基數還很低。這是中小電商平臺的尷尬。
曾經丁磊對電商板塊是寄予厚望的,認為能“再造一個網易”,2015年網易考拉和2016年網易嚴選剛問世時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高增長背后拖累的是網易整體的業績表現。電商板塊的毛利率只有個位數,與網易整體高達60%以上的毛利率形成了鮮明對比。2019年Q2之后,網易再也沒有披露過電商業務成績單。
眾所周知,網易老板丁磊每花一分錢都精打細算,更不喜歡追風口燒錢。從社交到直播,每到燒錢時,丁磊就會抽身離去。2019年,網易考拉就被丁磊以20億美元賣給了它的老對手阿里,網易漫畫等沒人接盤的項目更是被關閉。而網易嚴選只能接受轉型的陣痛,畢竟電商還是沒有游戲來錢快。
招商證券(香港)曾經對網易各條業務線進行加總估值,如果網易每股價值559美元,其中只有3美元為嚴選貢獻的價值。
02
國潮的崛起,
說明商業不能背離品牌的建設
消費領域,當下最火的概念,毫無疑問是“國貨”和“國潮”。但拋開這些概念化的表達,背后真正崛起的其實是品牌意識。因為只有品牌才能決定議價能力。這才是消費升級跟ODM開的巨大玩笑,網易嚴選試圖通過相對的價格優勢,來獲得用戶,用戶雖然購買了網易嚴選的產品,但加深的是對品牌商品的認知,而當有一天,更具品牌優勢也更具價格優勢的產品出現時,他們自然會選擇這類叫好又叫座的產品。

△國潮產品
電商發展到今天,其實邏輯已經越來越清晰。以淘寶天貓為例,現在基本能看出的清晰的戰略方向,就是品牌化。整個淘寶天貓,都在不斷地助推商家通過用戶的消費行為來獲得店鋪關注,也就是對于商家而言的私域流量。爆品的脈沖式邏輯,穿透的只是一個單品,而不能形成用戶對于品牌的完整認知。對于商家而言,也形成不了真正的積累。而這才是真正良性的商業邏輯。
相比于品牌之于用戶的記憶,“網易嚴選”幾個字,對于用戶心智的影響其實非常含混。在2019年的一場內部回憶中,網易嚴選內部討論過網易嚴選到底是什么,網易嚴選CEO梁鈞回憶,“第一個變化是,行業內的商品正越來越同質化。第二個變化是,一二線城市的紅利在減少,大平臺開始向下沉市場發展。”這就說明,ODM策略已經顯得很疲乏了,它的門檻在降低,而這類商品對于下沉市場,也毫無吸引力。不上不下的狀態,很容易導致一鍋飯夾生。
但其實以往大家對中產的認知是存在嚴重偏差的,很多人認為“中產”是一線城市的互聯網從業者或者收入在一定水準線之上的人群,但放在更廣闊的人口結構中,公務員群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產”。這波國貨和國潮的興起,跟他們的接納和助推,其實密不可分。這就使得網易嚴選過去過分借勢國際品牌的策略顯得蒼白無力,因為“相似”并不是等于“就是”;更重要的是,網易嚴選基本沒有下沉能力,開店也只能優選一二線城市。反倒是國產品牌的崛起,更能支撐這個群體的振奮,因此趁勢崛起。
一家原生的互聯網公司,硬是在裹足不前的情況下,把自己逼成了一家線上無力,線下無聞的四不像電商。這是網易嚴選的遺憾之處。希望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是網易嚴選的宿命。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