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訪│加拿大省議員:安大略省如何成為北美第一個零煤發電區
【寫在前面】
從“綠色能源法案”到大多倫多城區“綠色地帶”規劃,加拿大安大略省正從傳統的制造業轉向經濟、環保的可再生能源行業上。
作為加拿大首位擁有大陸背景的省議員,董晗鵬近日接受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專訪時表示,節能減排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城市轉型發展過程中,真正讓百姓享受到節能和環保帶來的實惠,才能讓城市更持續地發展。面對城市的過度開發,城市規劃需要預見性,爭取為子孫后代留遺產。
董晗鵬,上海人,13歲移民加拿大。2014年贏得安大略省議員選舉。董晗鵬對加拿大城市規劃、教育、交通等有深入了解,曾經參與加拿大聯邦及省級政府的多項事務和競選活動。
安大略省位于加拿大東南部,北至哈得遜灣,東鄰魁北克,西接馬尼托巴,南部則與美國的明尼蘇達、密歇根、俄亥俄、賓夕法尼亞和紐約諸州為界。安省工業主要有制造業,東南部城市帶為加拿大工業中心,主要城市為多倫多、渥太華。

推綠色能源法案,淘汰煤發電
澎湃新聞:你談到現任政府上臺后加大油砂出口,這對加拿大在環保和傳統制造業的影響很大,具體是怎么影響的?
董晗鵬:2006年,加拿大換了個政府,開始推油砂出口,而油砂出口推高了加幣兌美元的匯率,安省的制造業首當其沖,這間接影響了安省的制造業。這種影響在2008年、2009年經濟危機的時候就體現出來了。安大略省的制造業出口因為加幣升值,在海外的競爭力減弱。

在這個時候,省政府順勢做出了一個新決定:投資基建,造路造橋。一方面是保證一定的就業機會,另外一方面,因為經濟有上有下,當經濟往上走的時候,基礎建設建好后,對制造業也好,IT行業也好都有一個烘托作用。
此外還執行了綠色能源法案。這對安省未來是一個很有遠見的法案。綠色能源法案的目標是要把安省打造成國際可再生能源的制造中心。當時預計這項計劃會創造5.5萬個就業崗位。現在已經超過5萬個崗位了。現在看起來推出這個計劃順理成章,2003年的時候,自由黨上臺,就做出承諾,計劃把煤發電淘汰掉。中國現在也在做,并對煤礦的開發進行了嚴格的管制,我覺得這個非常好。這是國家的資源,在國家的資源上謀利,你一定要保證資源的再生性和對環境的保護,這應該算在成本上的,但之前我們往往沒有打進去,掠奪國家的資源,但現在國家意識到了,我覺得這一點非常好。
澎湃新聞:淘汰煤發電,用再生能源取代,是不是意味著你們要開始轉換新的發展路徑?
董晗鵬:綠色能源法案,目標之一是將安省的電能生產變得更加可持續和節能。第二是創造新的綠色能源行業——風力、太陽能、地熱以及小型的水力發電。安省的地理條件沒有魁北克那么好,沒有那么多的水力發電。我們現在形成了風力發電的行業。風力發電建造需要大風車,而風車基座非常大,不便于運輸,要在當地生產。所以安省形成風力發電行業后,生產的風車基座可以提供給北美其他地區。綠色能源法案,在我理解,說白了是提供能源優惠,發展可再生能源,創造就業。也是為了填補因制造業衰退而消失的工作崗位。
居民節能裝修可最多獲近四成政府補貼
澎湃新聞:綠色能源法案的推出,對安省的能源使用效率有什么樣的改變?加拿大老百姓的節能意識現在怎么樣?
董晗鵬:安省在2014年已經完成了淘汰煤發電的計劃,安省也是北美第一個零煤發電的地區。煤發電淘汰后,我們用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發電來取代。對公民節能意識的培養,主要是政府投入了很多的資金來推廣節能節約計劃,培養節能習慣。
安省很多家庭現在都在用節能燈。節能燈要比一般的燈泡貴,一開始大家不愿意換。但就在這幾年里時間里,大家的習慣就發生改變了。主要是政府巨大資金補貼的投入。比如,你從一般的燈泡換到節能燈,你會拿到一個coupon,就是兌換券,你可以拿券去政府兌換,政府會承擔一部分費用。
另外,加拿大很多都是老式洋房,以前用的材料和門窗等設計都不是特別保暖和節能,會有很多能源的流失。政府就推出節能的暖氣爐、熱水器、洗衣機,在這方面你如果去做裝修,政府會有一定的補助。省政府會有一筆補貼,聯邦政府也有一筆。特別是如果你用節能的材料,聯邦和省政府加在一起,最多有裝修費用的40%退回。這一塊的投入非常大,現在因為聯邦政府削減開支,已經不再支持了。安省自己支撐了一年,后來也是因為資金問題,沒有繼續。但當時確實很多人受益,對安省節能的推進也很有幫助,人們的意識也是慢慢教育培養出來的。
在節能方面,還有個舉措——我們現在使用的電表都是數碼智控電表。它會告訴輸電公司你在什么時候用了多少度電,我們就可以錯開收費,輸電公司對電能的消耗也有更清晰的數據。中國也有這樣的收費方法,但中國是你使用超過一定數量后,收費不同。加拿大則是早上7點后是高價位用電,晚上9點之后是低價位用電,周末更加便宜。
為環保設預留地
澎湃新聞:聽起來,安省在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除了能源領域,你覺得安省還有什么規劃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
董晗鵬:我想說一說省政府在2006年時提出的 “綠色地帶”(green belt)計劃。我們在大多倫多區外圍外圈了一塊地,這塊地不允許做住宅開發。目的是為了保護農業用地,也為我們的子孫后代保留這塊土地。2006年,多倫多當地的住宅開發已經往外推得很厲害了。加拿大都是小洋房,小高層。人口增多后,小洋房往城市外圍推,對基礎設施用地的侵蝕非常厲害。所以有了這個計劃后,規定住宅開發只能往上發展。形成了一個個小社區,有點像衛星城。這是非常有預見性的城市規劃,未來這塊地可以讓子孫用作旅游、環保等規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