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 +184
【社論】扎緊征信報告的籬笆

個人征信報告中被金融機構寫進侮辱字眼的事,有了處理結果。
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決定,從即日起暫停“晉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征信系統查詢權限,責成其內部整改,切實落實各項監管要求。
2018年4月,南通的房女士和晉商消費金融公司有一筆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去年因為疫情原因,房女士提出了延期還款,雙方有了糾紛,想不到晉商消費金融直接用卑鄙的手段來報復她,將子虛烏有的“專業做X十年”寫進央行征信報告當中。寥寥幾字,侮辱性極強,傷害性也極強,傷害的不僅是房女士本人的名譽、借貸信譽,更是對征信報告公信力的嚴重傷害。
原來,下流臟話,也能上征信報告;原來,持牌照的金融公司可以這么濫用征信報告誹謗、侮辱消費者。這事讓人細思恐極,征信制度作為被寄予厚望的社會管理手段,卻在個別機構濫用之下,儼然成了打小報告的“黑箱”,可以直接置當事人“經濟性死亡”。
《征信業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征信機構應當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征信報告不能成為個別金融機構構陷、要挾用戶的道具。
要看到,征信作為新型社會管理手段被公眾寄予了厚望,“誠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難行”成為社會共識。但在認識層面上,公眾和金融機構之間也有偏差。有人想當然認為,征信就是傳統的檔案制度,甚至要求征信承擔“道德警察”職能,將公民的輕微劣跡、普通違規違法都裝進征信報告中。
但是,就金融征信報告(特別是央行版征信報告)來說,其本職是表征公民“欠債還款”能力的經濟指標,其數據來源也比較復雜,除了司法機關、稅務機關之外,還有從事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等。眾所周知,這些年中國金融創新活躍,除了傳統銀行之外,為了更好控制金融風險,新興金融機構、網貸機構也被納入了征信系統中,但是很多金融機構良莠不齊,甚至本身就是在從事一些“灰色”的金融服務。這些金融界的“野蠻人”被納入征信系統中,征信管理也應該跟上,不能任他們胡來。
這次晉商消費金融被逮個正著,但是,還有沒有金融機構也這么“玩陰的”?怎么防止類似的問題重現?央行怎么做好信息的審核?央行作為征信行業的管理部門,應該及時“亮劍”,這次只是約談、暫停晉商消費金融使用系統,并沒直接的嚴厲懲罰,這暴露出征信管理的短板,缺乏“刀刃向內”的約束機制。這一課應該及時補上。
征信報告,誠信為先,首先寫報告的必須誠信!這次事件也給大家提一個醒,征信報告要“瘦身”、要回歸本職,口子不能開得太大,籬笆要扎緊,否則,很多商業公司出于利益驅動,會把征信報告搞成“打小報告”,那會毀了征信的社會公信。



- 男乒失守,“狼”来了
- 丢冠不稀奇,谁来扛起男乒大旗
- 重大偷税骗补案涉700余名主播

- 现货黄金站上3400美元/盎司,再刷历史新高
- 杭州:大力支持缴存职工购买保障性住房,加大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力度

- 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纪念日,在每年4月22日
- 中国南北朝时期传唱的乐府民歌,后人把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