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侮辱字眼赫然在目,個人征信報告想咋寫就咋寫?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5月25日消息,5月24日,“個人征信報告現侮辱字眼”的新聞沖上熱搜。據人民網報道,南通市民房女士在查詢個人征信報告時發現,“工作單位”一欄中竟被寫上了“專業做雞十年”!經人民銀行南通中心支行協調,涉嫌上傳不當信息的晉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晉商消費金融”)已刪除,至今房女士未收到涉事公司的正當說法。
個人征信報告內容涵蓋豐富,包括基本信息、信貸記錄、非金融負債信息、公共信息、查詢記錄等。它直觀反映了個人基本的信用狀況,被形象地稱為“信用檔案”,是人們開展社會經濟活動的“通行證”。如果個人缺乏良好信用記錄,存在“污點”,那么“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大到住房貸款,小到辦理一張信用卡,均會受到負面影響。
侮辱字眼是如何進入征信報告的?人民銀行南通中心支行稱,央行征信系統數據由相關金融接入機構傳送,誰傳送誰負法律責任;當事人如有異議,可走征信異議處理程序。當事人房女士正是通過依法維權,刪除了侮辱性信息。然而,在此之前,對當事人的負面影響已經產生。金融接入機構如果“想咋寫就咋寫”,將對個人信用權益構成威脅,有損征信報告的權威性、公信力。
《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從事征信業務及相關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誠實守信。征信機構應當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信息的準確性。侮辱房女士的信息,很難歸類到信貸消費記錄等內容中,而只能被放到“工作單位”一欄。這種擅自更改是否符合征信規范、操作流程?金融機構提交征信信息,有沒有基本的內部審核?
房女士和晉商消費金融之間存在借貸關系。據報道,去年2月,房女士提出因疫情影響延期還款,后者為其辦理延期還款服務。算下來,房女士尚需償還本息7萬余元。公開報道顯示,晉商消費金融曾“踩雷”租房、汽車和旅游分期,面臨多起涉及征信問題的客戶投訴。這讓人懷疑:該機構是否僅因對客戶還款方式不滿,就出此不堪下策?
此事究竟如何發生,仍需該金融機構給出詳實有據的說法。隨著越來越多金融機構接入征信平臺,對征信的監管必須加強。金融機構對客戶的信用評價添油加醋”或“無中生有”,有損信用評價體系的客觀和公正。對違反征信業務規則,侵害信息主體合法權益的行為,監管部門要適時打擊懲治,讓金融機構形成良好的自我約束,使其評價客戶信用的“信用”過得了關,恪守誠實守信的行業準則。
(原題為《侮辱字眼赫然在目,個人征信報告想咋寫就咋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